市中區:創宜居環境 建康養之城

市中区:创宜居环境 建康养之城

在第三屆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召開之際,市中區以全市著力打造“國際醫療康養名城”為契機,乘“第三屆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東風,突出“以科技創新托起康養名城”的目標,同步組織會議分論壇,積極宣傳推介市中區產業發展方向、營商環境和雙招雙引成果,推動市中區“雙招雙引”工作取得更新更大成效,助力“濟南國際醫療康養名城”建設。

市中区:创宜居环境 建康养之城

論壇會上,市中區區委副書記、區長韓永軍致歡迎辭,濟南市政協副主席劉夢海出席活動並講話,同時見證市中區政府與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啟迪桑德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建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工程院侯立安院士、衛生部北京醫院神經科主任許賢豪教授、瑞士水務公司CEO舒爾泰斯先生,分別結合各自專業領域圍繞活動主題進行了專題演講。

市發改委主任副張倩、市醫改辦主任成昌慧、市外僑辦副主任王雲國,市中區政協主席王其廣以及市中區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活動。

依託傳統優勢 助推“國際醫療康養名城”建設

作為山東省會濟南的中心城區,市中區區位優越、交通發達,是四面通衢之地;空間廣闊、載體豐富,是興業理想之地;環境優美、山明水秀,是生態魅力之地;配套齊全、生活便利,是品質宜居之地,在打造醫療康養名城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市中區委、區政府搶抓機遇、超前謀劃、勇於創新、敢於擔當,在營造生態環境、居住環境、營商環境、創業環境的同時,著力發展醫療事業,不斷推動健康產業發展,將傳統優勢變成現代優勢,將小優勢變成大優勢,將潛在優勢變成現實優勢,將現實優勢做大做強。這次“創宜居環境·建康養之城”高端論壇暨項目簽約會,體現了市中區在全市打造“國際醫療康養名城”進程中的主動作為與責任擔當,為濟南“國際醫療康養名城”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對接國家戰略 在產業轉型升級中開拓空間

濟南到北京一天87趟高速列車,一趟只需一個半小時左右,這種區位優勢大有文章可做。市中區積極對接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央企、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著重引進企業研發中心、財務中心、區域總部,全力做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工作,緊密跟蹤、精準對接、全力推動,制定承接方案和配套政策、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推進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提高北京企業落地“動力”和承接“引力”,實現與北京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這次簽約的中冶集團就是重要成果之一。

在本次大會上,德勤中國政府與公共事務行業主管合夥人馬炯琳對市中區產業發展情況和投資環境進行了主旨推介,市中區與德勤諮詢管理公司深入合作,對產業發展情況和投資環境做了全面、精準、前瞻的規劃,統領全區招商引資工作。今年以來,市中區已經引進國中巴新能環國際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山東藍海愛農生鮮超市、滴滴出行山東分公司、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分公司、大有期貨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

強化服務功能 激發企業深耕熱情

這次大會,既是一場招商推介會、簽約會,也是一場深化合作、共謀發展、互利多贏的高峰論壇會。近年來,市中區提出了建設“國內知名、全省一流的品質之區”的發展目標,秉承“人人都是投資環境、人人都是招商形象、人人都是服務品牌”的理念,誠信言諾,厚德至善,扮演好“店小二”角色,為入駐企業提供優質、誠信、高效的服務,落地企業深耕市中的熱情高漲。

具體而言,市中區將確保市級層面“一次辦成”35項措施條條落地、項項見效,探索創新以企業承諾為核心的“拿地即開工”“標準地出讓”“企業投資項目建設承諾制”等審批改革,變“先批後建再驗”為“承諾就建過程驗”;嚴格落實好“零跑腿”事項、“只跑一次”事項、“你不用跑我來跑”事項三個清單,進一步優化“一口辦結”審批流程,實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全面探索“反向跑”改革,依託區企業服務局,開展精準上門服務、雙向證照寄送和全程代辦服務,讓政務環境更加精簡高效。

截至8月份,市中區招商引資“百花齊放”:新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668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89個,濟南暢贏金安投資合夥企業、山東省財金創投新舊動能轉換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山東泉潤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相等一批優質企業繼落戶,新註冊外資企業19家,達到近5年最高水平……“發展品質更好”全面破題起勢。

在全市“雙招雙引”大潮中,市中區將以更加昂揚飽滿的狀態、更加務實過硬的作風、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推動“雙招雙引”取得新突破、新成績,為加快“品質市中”建設、在“大強美富通”現代化省會城市建設中走在前列做出新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