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签了退位诏书,却心中难安,终抑郁至死,死后葬礼很风光

隆裕的一生都是窝囊的,但却是这个窝囊的女人,亲手结束了大清朝的统治。

隆裕长的并不美,相反,还有点驼背,按理来说,是不足以成为皇后的,如果皇帝有选择权力的话。不过,她的姑姑是慈禧,而当时能做主的是慈禧,光绪虽然很不喜欢隆裕,还是不得不依照慈禧的意思,将隆裕立为皇后。

隆裕太后签了退位诏书,却心中难安,终抑郁至死,死后葬礼很风光

图片

按照隆裕以后的人生轨迹,或许,成为皇后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能够像一个普通女人一样,平凡的成亲生子,或许她还会幸福很多。

原本,皇后都应该要经过太和门再入后宫的。但是隆裕和光绪成亲的时候,太和门就被一把大火烧了,这是个很不吉利的兆头。慈禧当场决定,婚礼如期举行,但是用彩棚搭建一个假的太和门。于是,隆裕这个皇后,就这样从以假乱真的太和门进宫了。

隆裕太后签了退位诏书,却心中难安,终抑郁至死,死后葬礼很风光

图片

光绪虽然被逼着娶了隆裕,但是心里还是很不喜欢她,一方面隆裕实在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女子,另一方面他觉得隆裕是慈禧的人,所以光绪一直很冷落隆裕,反而很宠爱珍妃。隆裕名为皇后,实际上不受光绪喜爱,在宫中也得不到慈禧太后的欢心,平日与诸命妇王妃见面时也不太有威信,整个人都活的比较窝囊。

后来,光绪经历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被慈禧限制自由,后来又经历八国联军侵华的逃难,珍妃的死亡,光绪整个人的人生经历了很大的打击,身体也变得比较差。虽然珍妃死了,隆裕依然不得光绪的喜爱,只能照顾光绪一些日常琐事。

隆裕太后签了退位诏书,却心中难安,终抑郁至死,死后葬礼很风光

图片

后来,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幼小的溥仪登基,隆裕也顺利从皇后成为太后,并且担负起养育幼帝的责任。刚开始,隆裕还想巩固一下自己的势力,但是溥仪的生父载沣,就曾经警告过她,不要越位。于是,本来就没什么实权的隆裕,从此就很少直接出面干涉载沣,对于幼帝只能尽母亲的责任,而对这个国家她已是有心无力。

这样的日子也并没有持续很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呼吁清帝逊位的呼声越来越高,载沣等人都甩手不干,辞去了摄政王的职位,隆裕一下子就成了溥仪的代言人。在溥仪年幼,尚不能做决定的情况下,一下懦弱的隆裕,只能自己接过这个重任,召见袁世凯等人商量,表示自己将事情交与他们办,办的好不好都与他们无关,将来溥仪要怨恨,也是自己的责任。

隆裕太后签了退位诏书,却心中难安,终抑郁至死,死后葬礼很风光

图片

最后,在袁世凯等人的协商下,准备让溥仪退位,而隆裕作为溥仪的代言人,也是执行者,是她在退位诏书上盖章。隆裕在诏书中表示,清帝不因自己一姓之私利而违背全国之公利;希望以后天下太平,国家统一;自己和皇帝也可以修身养性,悠哉悠哉。

隆裕的决定,在当时来说,是势不可挡,也是必然,但是隆裕的做法,直接避免了流血,让退位以一种较为得体的方式结束,也因此,隆裕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

隆裕太后签了退位诏书,却心中难安,终抑郁至死,死后葬礼很风光

图片

但是隆裕本人却是饱受煎熬。虽然是大势所趋,终究是她亲手为清朝的统治划上了句点。签了诏书以后,隆裕内心难安,抑郁不已,没有多久就身染重病,后来就去世了,享年46岁。

因为隆裕太后以得体的方式结束了大清王朝,她死后也受到各界人士的爱掉。袁世凯随即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参议院除下半旗外,于2月26日休会一天。2月28日为祭奠之期。不唯如此,袁世凯还亲自臂戴黑纱,举哀致祭。当时的军政要员纷纷致电名义尚存的清室,各地还派入京代表在太和门召开了全国国民哀吊大会,哀悼大会还决定将要设立皇太后的铜像,以表彰她的功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