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賺錢的B站?漫漫崛起路,二次元成爲一把雙刃劍

不賺錢的B站?漫漫崛起路,二次元成為一把雙刃劍

國內的互聯網公司不乏劍走偏鋒的,其中有三家非常讓我敬佩。一家是知乎,一家是豆瓣,還有一家則是嗶哩嗶哩(bilibili)。

這三家網站的用戶也存在著不小的重合,儘管現在都在朝著大眾化的方向發展,但依舊保留著許多小眾特性。

其中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都不掙錢。

就拿嗶哩嗶哩來舉例,北京時間8月28日凌晨,嗶哩嗶哩發佈了Q2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儘管營收保持了快速增長,但依舊不可避免淨虧損了7030萬元人民幣,摺合美元約1060萬。

然而商業化所面臨的困難,卻並不足以阻礙嗶哩嗶哩的崛起。儘管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多次圍剿,並藉著背後的BAT三大巨頭在版權上對嗶哩嗶哩的UP主們進行了多次打擊,但嗶哩嗶哩還是在逆境之中崛起了。

而回顧嗶哩嗶哩的崛起之路,我們可以負責任地說,是國內的二次元愛好者們一把屎一把尿將它養大,並抬進了納斯達克。

1 玩票玩出來的上市公司

九年前,徐逸剛剛創辦B站的時候肯定想不到,這個小破網站有朝一日會成為國內的視頻行業巨頭之一,並且在納斯達克上市。

不賺錢的B站?漫漫崛起路,二次元成為一把雙刃劍

那時候的彈幕視頻網站裡面,最火的還是A站(AcFun),而徐逸則是A站的一名UP主,因為受不了A站的垃圾服務器,憤而出走創辦了嗶哩嗶哩。然而在創辦以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嗶哩嗶哩都只能充當A站後花園的角色,很多A站用戶只有在自家服務器崩潰的時候才會光顧一下B站。

江湖上一直流傳,當初徐逸為了從A站挖UP主和用戶,使用了許多卑劣的手段。因為這個原因,還有謠傳甚廣的官二代背景,在創辦嗶哩嗶哩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徐逸都在被黑。在嗶哩嗶哩上市那天,敲響納斯達克的鐘聲之後,徐逸哭了,他說道:自己總算熬出了一口氣。

不賺錢的B站?漫漫崛起路,二次元成為一把雙刃劍

關於徐逸,其實也有不少可以說的,比如說他身上的中二氣息,當年給自己的公司取名就喜歡叫“上海中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呵呵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

不過嗶哩嗶哩的上市,可不是這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所能撐起來的,如今他的背後還有一個更大的BOSS——嗶哩嗶哩的現任董事長陳睿。

很多人瞭解到徐逸不是B站董事長之後都喜歡用一個詞來形容他的遭遇,叫“退位”,過分一點的就說他是被“奪權”和“架空”。

但實際上,這名董事長,可是徐逸花了不少功夫請來的。

在加入嗶哩嗶哩之前,陳睿另一個更知名的身份是獵豹移動的聯合創始人,曾經還是金山網絡的副總裁。

2011年的春天,在杭州的一個毛坯別墅,徐逸第一次見到陳睿。那時候的徐逸還是一個喜歡二次元的草根創業宅男,而陳睿則是一名事業有成的高級職業經理人,這一次談話怎麼看都有一點違和感。

不賺錢的B站?漫漫崛起路,二次元成為一把雙刃劍

然而當身著西裝與二次元格格不入的陳睿問道:“選擇bilibili這個名字,是因為《某科學的超電磁炮》裡的炮姐嗎?”的時候,徐逸才發現,原來這是組織內部的人。

《某科學的超電磁炮》是當時嗶哩嗶哩很火的一部動畫,徐逸因為很喜歡裡面的炮姐這個角色,於是把B站的名字從原來的MIKUFANS改成了bilibili,而bilibili這個擬聲詞,正好是動畫中炮姐使用超能力時發出的聲音。

能夠知道這個梗,至少證明了陳睿也是二次元領域的同道中人。

在第一次見面以後僅僅兩週,陳睿又飛了一次杭州,並明確向徐逸表達了自己對嗶哩嗶哩的投資意願。當時的嗶哩嗶哩還屬於個人站點,連經營許可證都沒有,所以徐逸多少有點慫。

“錢投進來虧了怎麼辦?”徐逸反倒替陳睿打起了算盤,並兩次拒絕了他的投資。

但是當年年中的時候發生了一點意外,嗶哩嗶哩的新番非常給力,網站的用戶量激增,囊中羞澀的徐逸迫切地需要錢來買服務器。所以最終,徐逸還是接受了陳睿的投資。

對於這個投資人,當時徐逸的感覺非常的奇特:“是那種,給了別人錢,就把事兒給忘了的人。”

實際情況當然不是陳睿把錢扔進去不管,而是有更長遠的計劃。

兩年以後,嗶哩嗶哩正式把陳睿加進了股東列表,2014年,獵豹移動成功上市以後,陳睿全職以董事長的身份加入嗶哩嗶哩。事情發展到這裡,大概沒有人還會再說陳睿是錢多了沒地兒放亂扔了吧。

話雖如此,但陳睿加入嗶哩嗶哩倒也真算不上奪權。

那時候的陳睿經歷了金山和獵豹兩次上市,早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只想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大概從2012年開始,徐逸就一直在勸說陳睿加入公司,所以這次嗶哩嗶哩的入主嗶哩嗶哩,陳睿也算是順水推舟。

當時陳睿提出來,希望像雷軍和求伯君一樣,兩個人平均股權。但是徐逸很乾脆,直接說道,你只要對公司貢獻足夠大,股權比我多都行。

2 上市的征程,道阻且長

嗶哩嗶哩的成功上市,陳睿功不可沒。

在加入嗶哩嗶哩以後,陳睿將之前十幾年的互聯網從業經驗以及兩次參與上市的經驗一起帶到了公司。

陳睿在加入嗶哩嗶哩之前個人經歷就已經非常亮眼,他是金山軟件最早期的員工之一,早在2001年就加入了金山,員工號是89,還曾擔任過雷軍的助理。他更是獵豹移動的聯合創始人之一,曾擔任獵豹移動的副總裁,員工號是3。這樣滿身光環的陳睿,說他是投資人最喜歡的創業者也不為過。

所以當他選擇來嗶哩嗶哩,很多投資人投的不是這家公司,而是陳睿。

君聯資本曾經先後三次投資嗶哩嗶哩,共6000萬美元,這是其TMT板塊裡面投資額最大的項目。對此,君聯資本的董事總經理靳文戟是這麼說的:“陳睿做的哪怕不是B站,是C、D、E、F站,我們都投。”

大概在2014年左右,靳文戟曾先後兩次去考察B站,但是兩次考察完了還是看不懂這家公司。不過這依舊沒能阻止他在後續的投資中一路跟進,這其中對陳睿的信任是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後來君聯資本算是看懂了一點B站了,它極強的用戶黏性和不背靠任何一家巨頭的獨立運營能力成為被看重的資本。

不賺錢的B站?漫漫崛起路,二次元成為一把雙刃劍

陳睿在嗶哩嗶哩,做過很多艱難的決定。比如說,在視頻行業的版權大戰打響之前,他就一直主張大力購買服務器和版權,由於對動畫版權方面發力較早,嗶哩嗶哩以相對便宜的價格佔據了動畫版權領域的一席之地,沒有被後來三大視頻網站的版權大戰中直接被擊垮。

國內的視頻網站,5年以前還是優酷一家獨大,而後來隨著BAT的入局逐漸變成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優酷三足鼎立。

這個過程中,第二梯隊的搜狐視頻、PPTV、樂視視頻等逐漸被擊垮。但是卻有一朵奇葩,硬生生在BAT的嘴巴里搶下了一塊肉,那就是嗶哩嗶哩。

其實在2014年剛加入嗶哩嗶哩的時候,陳睿也不知道B站究竟可以做多大。當時他遊說自己在獵豹的同事李旎加入嗶哩嗶哩的時候說道:“你太累了,人生還是需要一份做得開心的工作。你過來,我們可以做一些快樂的事情。”

不賺錢的B站?漫漫崛起路,二次元成為一把雙刃劍

就是這個快樂的初衷,最終支持著嗶哩嗶哩一路走到了達納克斯。

對於嗶哩嗶哩的崛起和上市,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隻怪獸,互聯網上隱形的生物。2013年,當時嗶哩嗶哩的用戶數已經突破千萬,但是百度指數依舊為零,也就是說沒有一家媒體報道這個暗中成長起來的新物種。

2014年,陳睿和李旎加入以後,開始對嗶哩嗶哩進行公司化運作和商業化的探索。對於B站的商業化,其實早在剛認識徐逸的時候,陳睿就問過他一個問題:B站的未來是什麼?

當時徐逸的回答是,至少要像盛大那麼大,因為我們有商業價值。

當時已經有一些二次元周邊的淘寶店給我們投廣告,1個月3000塊,特別便宜,就掛個小banner,但他可以把銷量提個七八倍的樣子。從我們這過去的客戶,幾乎十個人裡面有三四個會買,轉化率高得可怕。

可以說,用戶黏性就是嗶哩嗶哩最大的商業價值和核心競爭力。日後面臨版權大戰中三大視頻網站的圍剿,忠實用戶群的不離不棄是嗶哩嗶哩最終可以活下來的重要原因。

但是這群用戶曾經卻也是B站商業化的最大阻礙,比如說“貼片廣告”,這個視頻行業最普遍的商業變現模式就被直接堵死了。

在上市的招股書中,B站將自己的核心用戶定義為Z世代,也就是90年以後出生的人,這部分人群佔了B站用戶群體的81.7%。

Z世代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從小在優渥的環境中長大,並且大多具有版權意識,付費意願強烈。這使得B站的商業化道路至少比起豆瓣要順暢許多,豆瓣當年的過億用戶則被稱為最不具商業潛力的用戶群。

然而他們也有自己的驕傲,比如說,不看廣告。

不賺錢的B站?漫漫崛起路,二次元成為一把雙刃劍

B站吸引用戶的一個點在於,沒有貼片廣告。而被B站培養起來的用戶,對廣告的容忍度也相當之低。

2015年的時候B站曾經承諾,永遠不給新番加貼片廣告。然而第二年,B站就在5部新番的片頭加了貼片廣告,引起眾多用戶反對。

當時B站給這幾部新番加的廣告都是自制的趣味廣告,並沒有用作商業用途,但是沒想到還是遭到巨大的用戶反彈。嚇得陳睿和徐逸趕緊發表聲明,加貼片廣告的原因是版權方的強制要求。

如果大家不願接受這種可跳過的廣告,B站會尊重大家的意見,寧可不上線番劇。B站未來有可能會倒閉,但絕不會變質。

曾經關注此事的小爆還曾聽過一個傳言,當年之所以東京電視臺要求嗶哩嗶哩必須加貼片廣告,是因為愛奇藝也買了這幾部番劇的版權。

嗶哩嗶哩如果沒有廣告的話,愛奇藝的動畫觀眾可能就全都跑到B站來了。所以愛奇藝採購這些動畫版權的前提是嗶哩嗶哩必須加廣告,而東京電視臺為了不失去愛奇藝這個大客戶,在出售給嗶哩嗶哩版權的時候便提出了這項附加要求。

時隔幾年,這個傳聞的真假已經無法鑑別,不過也算是嗶哩嗶哩遭受巨頭排擠的一個縮影吧。

貼片廣告的路被堵死了,沒想到嗶哩嗶哩卻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2016年,B站代理的一款名叫FGO的遊戲火了,在iOS暢銷榜上,一度超過了王者榮耀。在那之後,遊戲逐漸成為嗶哩嗶哩最大的收入來源。根據8月28日發佈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今年嗶哩嗶哩總營收10.265億元人民幣,其中移動遊戲業務營收就佔了7.910億元。

不賺錢的B站?漫漫崛起路,二次元成為一把雙刃劍

嗶哩嗶哩是一家視頻網站,但是卻靠遊戲撐起整個公司營收的大頭,這樣的商業化模式也算是另闢蹊徑。

3 阿宅們的力量,是臂膀也是深淵

嗶哩嗶哩一直有一個二次元的標籤,儘管現在B站的內容不只是和二次元相關,還多了時尚、紀錄片、生活等各個分區,但是B站身上的二次元烙印終究是不可能洗去的。

不賺錢的B站?漫漫崛起路,二次元成為一把雙刃劍

嗶哩嗶哩初創的時候沒有錢,很多事情都是靠著這群用戶在自發完成。比如說,當年有香港的用戶為了提高自己的瀏覽體驗,直接花錢幫B站在香港租了一臺服務器,後來成都的用戶、甚至美國的用戶都幫B站在當地租了服務器。而B站APP當年的WP版本,則是一個微軟員工利用業餘時間寫出來的。

我們很多人買一個愛奇藝會員都捨不得,然而B站的忠實用戶,卻願意用實打實地用更多的人民幣為嗶哩嗶哩充值。例如嗶哩嗶哩的大會員,由於B站沒有廣告,也就不存在什麼去廣告特權,當初大會員剛推出就淪為雞肋。但是很多真愛粉,還是抱著信仰充值的念頭,紛紛花兩百多塊錢去做“公益”。

和其他視頻網站相比,B站更像是一個社區,將更多志趣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使得用戶之間,用戶與平臺之間產生強烈的認同感。

如今的嗶哩嗶哩,隨著內容的多樣化,正在變成同一個萬花園,人氣up主裡面囊括了跳舞的,彈古箏的,甚至是很多外國人。

不賺錢的B站?漫漫崛起路,二次元成為一把雙刃劍

小爆前面說過,嗶哩嗶哩是二次元愛好者們一手抬進的達納克斯,這絕非妄言。我身邊就有不少嗶哩嗶哩的忠實用戶,即使困難重重也買進了不少嗶哩嗶哩的股票。

這部分用戶的數量沒法做精確統計,但至少證明了,嗶哩嗶哩的用戶很多都是真愛粉,並且也實打實地在為B站的市值助力。

但是這群用戶,既可能是嗶哩嗶哩最大的資本,也可能成為未來嗶哩嗶哩最大的危機。儘管現在嗶哩嗶哩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了8000多萬,但是我們依舊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小眾軟件。它小眾的點不在於用戶數量少,而是用戶屬性強。

在嗶哩嗶哩,你要想註冊成為會員,首先需要答對一百道題,這基本上就將很多Z世代以外年齡段的人直接拒之門外。

而現在嗶哩嗶哩號稱是面向Z世代,但是Z世代慢慢的都長大併成家立業了,泡在B站的人只會越來越少。而更年輕的用戶不管是興趣還是觀念都又發生了一些新的顛覆,怎樣抓住這群更年輕的用戶,這是目前嗶哩嗶哩想要完成新一輪的用戶沉澱所需要面臨的最大難題。(來源於:donew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