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縣推動「7.11」特大洪水救災重建

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三臺縣委書記馬輝,縣委副書記、縣長吳明禹率領縣防汛指揮部有關方面負責人、縣防指重點職能部門負責人,先後來到花園鎮殷家壕、涪城村以及里程鎮回龍村被近日綿陽市涪江流域"7.11"特大洪水沖垮的二千多米土堤決口處,現場檢查指導抗洪減災應急工程建設推進情況。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特別強調:必須強進度、重質量、保安全,把三臺涪江沿線抗洪減災應急工程在大洪水來臨之前搶起來!

三臺縣推動“7.11”特大洪水救災重建

三臺縣涪江流域“7.11”特大洪災應急搶險工程抓緊施工

三臺縣推動“7.11”特大洪水救災重建

三臺縣委副書記縣長吳明禹(中)檢查指導蘆溪工業園區抗洪減災工作

三臺縣推動“7.11”特大洪水救災重建

洪災前的濱江公園

三臺縣推動“7.11”特大洪水救災重建

7月15日的濱江公園

自今年主汛以來,綿陽市三臺縣已連續遭受了"6.26""7.2""7.11"三次大洪災,特別是7月9日至11日涪江流域上游縣市區的強降雨和局地的大暴雨,更讓涪江、凱江、梓江、魏城河、郪江遭受了建國以來最大洪峰的洗劫。尤其是三臺縣涪江、凱江水位極速大幅地上漲,其區間暴雨共造成全縣40個鄉鎮25.1萬人受災,社會經濟損失近18億元,由於沿江鎮鄉黨政對於群眾的疏散轉移有效及時,暫無人員死亡狀況。在此期間的7月11日早8點,綿陽市三江閘壩向三臺縣的下洩流量超過14000至15000立方米/秒;下午15時許,縣城華能明臺水電站下洩流量超過16000立方米/秒;傍晚18時許,三臺縣文峰水電站下洩流量超過19000立方米/秒,超出警戒水位3.35米,超保證水位0.35米;晚上20時許,三臺縣西平鎮凱江上游最高洪峰竟達3500立方米/秒,已超警戒水位3.22米,超保證水位1.22米。三臺涪、凱兩江的下洩流量均為歷史最大峰值。當天晚上21時許,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以來最大洪峰全面完成過境三臺。涪江流域"7.11"特大洪水導致綿陽市三臺縣境道路、堤防、水庫、渠系、電力、供水、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毀損嚴重。有50多公里的基礎設施需維修加固或重建,有3條縣內公路中斷,3座大橋臨時交通安全管制,有53處城鄉堤防受到毀損,有14座水庫管湧產生新的病險,有2條電力幹線受損,導致19個鎮鄉突然停電,其基礎設施毀損突破5億元。

三臺縣推動“7.11”特大洪水救災重建

三臺縣委書記馬輝檢查指導花園鎮殷家壕應急搶險堤防整治推進情況

這期間,綿陽涪江流域"7.11"特大洪水導致的災情尤其慘重。其中,永明鎮永和古堰進水口附近、花園鎮涪城村和殷家壕,蘆溪工業集中區,劉營鎮大圍壩、老馬場鎮、里程鎮回龍村附近、縣城北壩街道辦柳林壩、潼川鎮涪凱兩江濱江公園人口密集區、古井場鎮、黎曙場鎮等40個鎮鄉受災最為嚴重,受災人口達25.1萬人,已造成直接損失17.78億元。據悉,涪凱兩江上游還將持續降雨,災情還將持續蔓延,損失還會進一步擴大。涪江流域七一一特大洪水已造成三臺縣城鄉群眾家庭財產損失20483萬元,受損房屋10946間4051戶,造成公益設施損失5152萬元。實施緊急轉移安置21562人,集中安置1612人、分散安置19950人。農林水產受災19442公頃,其中絕收2077公頃,農田(含魚塘)毀損198公頃,農業直接損失3.8億元。與此同時,涪、凱兩江沿岸的蘆溪、青東壩、黃家壩等工業集中區,其廠房大量淹沒,物料、機器、設備被洪水浸泡,損毀慘重,已造成24戶重點工業企業毀損、停產,直接工業損失達6.3億元。

三臺縣推動“7.11”特大洪水救災重建

三臺縣推動“7.11”特大洪水救災重建

縣水務局領導現場指揮防洪應急搶險工程實施


總監:梁勝

審核:鄒莉 龍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