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踢碎百萬古董,這樣的熊孩子怎麼處置?

時常有收藏家聊起,最讓他們後悔的不是玩收藏這些年來錯過了多少珍品,而是年少時不懂老物件的珍貴,毀掉了很多足以成為傳家寶的文物。

價值百萬的毽子

在古錢幣市場,有一種大名鼎鼎的銅幣——大齊通寶

作為南唐開國皇帝李弁鑄造的第一種南唐錢幣,由於國名"大齊"時間短,同時此錢鑄量又少而精,流傳至今已屈指可數,今可以確定的,僅有兩枚。

一腳踢碎百萬古董,這樣的熊孩子怎麼處置?

這兩枚都有自己的名字,分別叫“四眼大齊”和“缺角大齊”,“四眼大齊”就是發現的時候已經被人打了四個眼,“缺角大齊”則是左上角缺失。兩枚品相不完整的大齊通寶,保守估價已經達到了幾百萬。

一腳踢碎百萬古董,這樣的熊孩子怎麼處置?

四眼大齊據說就是在人民常踢的毽子上被發現的。玩過毽子的人都知道,早些時候的毽子多是用古錢幣制作的,但是以前的人們並不知道古錢幣的珍貴性,許多孤品銅錢也都在這個過程中被人忽視、遺忘,最後丟棄的。

想到自己以前可能每一腳都踢在幾百萬上,心臟就沒來由的開始疼……

萬元情書

在沒有電話的年代,郵局就是異地兩人溝通的聯絡站,正是因為如此,郵票在那個時代承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很多珍貴的郵票都是通過一封封信封,跟隨郵遞員的身影,散發到全國各地。到了互聯網時代,信封更多是出於對對方身份的尊重,採取的有誠意的聯絡方式。

一腳踢碎百萬古董,這樣的熊孩子怎麼處置?

有趣的是,就在前幾年,智能手機還沒流行的時候。有個學生為了表示"誠意“,在家裡翻出來一張老郵票,給女同學寫情書!估計郵局工作人員也明白這張郵票的價值,蓋戳的時候只蓋了一點點。

而這一張郵票,就是大名鼎鼎的”猴票“!現在價值至少上萬元!

用上萬元的郵票寄情書,果然有錢任性。

熊孩子的“摧毀”之路

這幾年,有很多新聞報道熊孩子揹著父母,給遊戲充數萬人民幣,或者打賞給喜歡的主播幾萬元,但是在我們還是“熊孩子”的時候,糟蹋的可不是幾萬元,可能是幾十萬,上百萬!

一腳踢碎百萬古董,這樣的熊孩子怎麼處置?

我們小的時候,撕開古書,用來燒飯引火。

一腳踢碎百萬古董,這樣的熊孩子怎麼處置?

用銅錢、銀元打水漂。

一腳踢碎百萬古董,這樣的熊孩子怎麼處置?

冬天把老傢俱拆了烤火。

一腳踢碎百萬古董,這樣的熊孩子怎麼處置?

用明清的瓷器當夜壺,壞了就扔掉。

一腳踢碎百萬古董,這樣的熊孩子怎麼處置?

偷偷從家裡拿幾張已經停止流通的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幣去村口小店換糖吃。

一腳踢碎百萬古董,這樣的熊孩子怎麼處置?

嫌字畫太舊,掛起來老土,仍了換成明晃晃的掛曆。

一腳踢碎百萬古董,這樣的熊孩子怎麼處置?

戴著家傳的玉器、金銀器,嬉戲玩鬧的時候弄丟。

每一件被毀的祖傳之寶背後,都有一個無所畏懼的熊孩子,每一位收藏家心中,都有一段關於少年時期捶胸頓足的回憶。

小編小的時候就比較悲慘了,用壞了一支紀念鋼筆,玩壞一支民國時期的懷錶,把一本老祖爺爺時候的醫藥古書帶學校炫耀弄丟……那麼,您又有哪些“心碎”的記憶呢?期待您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