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资治通鉴文言文版读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完美life


资治通鉴实际上是一部比较通俗浅近的文言普及型读物,加上前后叙事完整,脉络分明,主编者司马光文笔严谨,写作班子中不乏文史大家,即便一般初三以上文科语文水平,通读这样一本编年体的通史也并不算特别累人。

中国传统历史著作有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等多种,其中编年体和纪传体被视作“正体”,纪传体类别完整,详略得当,既能通过表和本纪统揽全貌,通过书、志了解所述时代不同领域的表现,又能通过占篇幅最大比例的列传,着重了解重点人物、事件,并通过同一事件中不同当事人的列传相互印证补充。缺点是篇幅浩大,头绪繁多,列传太繁而表、纪又太简,初学者经常会看得一头雾水,早期的《史记》、《三国志》等因为参考书目互相出入,经常出现同一件事在此处这样说、彼处又那样说的滑稽场面,中期《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因主编者心存“春秋笔法”,主观代入过多影响了史料价值,后期的几部纪传体历史篇幅浩大,参与工作者往往多达几十人甚至更多,文笔拖沓参差,动辄一套数百卷,不是专业工作者往往连通读一遍都费劲。

相反,编年体史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头绪清楚,叙事完整,哪怕是初学者或历史不熟悉者也很容易入手,《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为帮助自幼生长皇宫、身体欠佳却又对军政事务兴趣盎然的宋神宗快速了解历史经验教训而编纂的,正如王夫之所言“通鉴所以资制”,所以文笔朴实、明快、简洁、干净,同样的记载看纪传体史书和资治通鉴的相应篇目,会觉得后者更清晰,也更过瘾,梁启超说北齐、北周沙苑之战的这一段百看不厌,“文笔飞动”,而初中语文课本曾收录“诸葛亮跨江说孙权”,也是干净利索,读了之后会觉得比本是小说的《三国演义》里这一段还要精彩。不仅如此,司马光著述态度比较好,尽管个人有好恶,但很少流露出诸如“正闰”、“汉贼”这样的偏见,比如刘备的蜀汉,后世史书里除了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外,直接写明其国号“汉”的只此一家,他也曾在“臣光曰”中坦言,用曹魏、东晋的年号为多国并立时代纪年,主要目的是行文方便,不存在以任何一方为正统的想法。总体上看,除了因党争而迁怒于唐代王叔文党,给予的评价有些偏激(尽管如此还是对八司马中的柳宗元和程异说了不少好话)外,资治通鉴的叙述是力求客观的。

编年体的先天不足是需要剪裁,因此无论怎样力求避免,史料的“失真度”都要高一些,也比较“干”,想了解诸如官制、食货、税赋、礼法等概念和演变,就远不如纪传体的志、表方便,是一种适合通读但不适合进阶研究的作品。

另,资治通鉴的纪年、纪月虽然简洁,但纪日却使用了比较特殊的编排方法,不直接写几月几日,阅读起来有些别扭,不习惯者可随手配一本《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之类。

我个人的经验,《资治通鉴》是可以随身带着看的,我当年在国内公司工作时,出差坐火车随身会带一本随时随手翻翻,后来去非洲工作,行李里这套书也是必备的。个人心得,比较合适携带的是岳麓书社版(4卷简体横排),字体适中,又方便带,像我坐火车出差带一本已是1/4篇幅,去非洲则带两本(当时行李限重2X32KG,书很重带不多),如果是中华书局胡注本,总共20册之多,就无论如何不方便——且胡三省注犹如鸡肋,普通读者不需要,历史研究者又觉得既啰嗦又不精确,偏这个注占篇幅一半)


陶短房


《资治通鉴》我看了两回,第一回是白话版本,第二次是文言文版本。


一、《资治通鉴》越早看越好

  • 小时候,一位老者对我说过,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要关注历史,那么《资治通鉴》越早看越好。《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看了《资治通鉴》,我们就对历史有一个系统感,坐标感,当体提到历史的人和事的时候,我们马上就可以知道大概是什么时候,有一种定位的感觉,就像GPS定位一样。不会一头雾水。
  • 比如提到李白,我们马上就知道是唐代人,生活在什么时候,他和哪些人生活在一个时代,当时社会环境是什么样的?从而也就知道他的作品为什么会呈现出那样的状态了。
  • 人和事都变得鲜活起来。

二、《资治通鉴》看文言版还是白话版好?

  • 资治通鉴,看文言文版本,还是看白话文版本,根据不同的人的需要而定,倒不是每个人都应该看文言文版本。研究古典文学和研究历史的,一定要看文言文版本,研究其他学科的,倒也未必一定要看文言文版本。
  • 我本科是学习法学的,所以我当时完全是处于对《资治通鉴》中历史的了解,所以我选择了看白话版本,看起来流畅,历史事件的描述与文言文八九不离十。
  • 本科毕业以后,我考了古典文学的研究生,作为古典文学专业的人,看《资治通鉴》就不能只停留在白话版本了,版本是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会牵涉到文字上很大的差别,为了精确性,学术性,所以我把《资治通鉴》又看了一遍。

三、把《资治通鉴》文言文版读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当我读文言版本的《资治通鉴》时,有一种修炼的感觉。而读完之后有一种成就感

  • 1.修炼感。
  • 读文言版的《资治通鉴》,比读白话版本的《资治通鉴》,难度高了不知道多少,进度也慢了很多很多很多。所以,整个过程真的是一种修炼,很折磨人。几次有想放弃的感觉。而且我是已经看过白话文版本的,没有看过白话文版本的人看文言版本的《资治通鉴》难度会更大的,会更折磨心性。
  • 这过程真的就像一个苦行僧,慢慢的熬。但是,人的心性就是苦难和就煎熬中磨炼出来的。
  • 2.成就感
  • 读完之后,那就是慢慢的成就感。知识量,心性,思想,眼光,在各方面都可以得到提升。很多问题可以一通百通了。


四、一点建议

读过两边《资治通鉴》之后,给想和正在读《资治通鉴》的人一点建议

1.一定要坚持读下去。依然想读,那就去行动,既然已经读了,那就一定要看完。不要半途而废。

2.中途看不下去怎么办。看不下去的人,一般是因为遇到困难,或者是文字上读不懂,或者是因为太长了,或者是因为没时间。文字上读不懂,是暂时的,其实没必要一次就读懂,不懂就留着,慢慢的看下去,会越来越容易懂。看书的时候,不要老想着后面没看的,要多看完了多少,就有成就感了。如果时间上不允许一次性看完,那就断断续续看,不要有一气呵成的要求。

3.一定要边看边动笔。动笔包括几点,做笔记、写感想、写论文等等。看书的过程,是第二次生产,或者说第二次创作,重要会产生很多想法的,这些想法虽然零散,但是一定要动笔留下来。一天一点点两点,积累起来就是光辉。一点比比人多懂一点点,积累起来就是天壤之别。




公益国学


某没有逐字逐句的读完,但是一页一页的浏览过一遍。接触的版本就是胡注版的通鉴,还有老毕的续通鉴,都是一起浏览的。

为什么想浏览通鉴,其实当时正在编宗室表和外戚表,二十四史中没表的有很多,某年少轻狂不自量力的就想把缺表的补一下,97年98年那些年代,电脑网络都不普及,只能去翻书了,资料也不够多,还好有一套二十五史,通鉴和续通鉴,结合着翻阅对比参考,囫囵吞枣的把二十五史的本纪和宗室列传、通鉴、续通鉴挨个每页每行浏览一遍。

如果不是为了编表,大概是没有毅力去浏览完的,毕竟来说,好多本的,二十五史和通鉴续通鉴摞起来也得两米高,现在还是蛮佩服自己年轻时的劲头的。

如pku小动物老师所说,总有读不懂的地方,对于读不懂的地方,某就是多读,大声朗读,读着读着就豁然开朗,真遇到某句不通的,就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好了,某业余读书又不是搞研究,没有深度研究的欲望。

通鉴的缺陷自然就是连贯性不强,编年体书都是这样,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分布在很多章节,这个当故事读的时候的确有点不完美,没有纪传体一气呵成读起来爽。

除了当年浏览,如今真的很少打开通鉴,只有用的时候翻阅用的地方,很少静心去阅读了,也是年龄大变的浮躁的缘故吧!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

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猴格大人


惭愧,我从未完整地读完过《资治通鉴》,其实,我从未完整地读完过任何一本书。

小时候,父亲就买有一套《资治通鉴》,上高中曾时不时翻过,但从未正经地从头到尾读完过一巻。后来,上大学读的是文科,老师开出的应读书目中《资治通鉴》也在其中,曾下决心要完整地读一遍,可惜没有坚持下来。不过,大学毕业二十年,倒是常会闲来无事翻一翻的。心情好时,就逐词逐句地读一两页;兴致寡然时,一目十行,浏览一卷半巻,丢案头上,一头半月不会再翻了。

前两年,儿子上高中,一次在网上定了几套书,让我大为惊讶的是,竟然有一套就是《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本)。问儿子为何要买《资治通鉴》,儿子说他喜欢学文科、特别是喜欢历史,喜欢读《史记》《资治通鉴》这样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一样高的史书……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要完整地读完,没有坚强的意志、真正静下心来,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我读《资治通鉴》,通常是选择着读的、功利性读的,开讲座、写文章需要用时,就翻翻……所以,我特佩服能从头至尾读完《资治通鉴》的人,而且有人还读好多次。

因此,当看到儿子也买了一套《资治通鉴》时,不敢打击他读书的积极性,只是委婉地对他说:其实我们家里已经有一个坐在井底下仰望星空的人了,你可以选择读理科吗?哈……


50后男人


大概是五味杂陈吧。读完《资治通鉴》正文,再往下翻一页,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一行行名字出现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老《三国演义》片尾,也是一行行名字出来。耳边不禁想起了熟悉音乐——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这书我12年下半年开始读,13年上半年读完一周。这几个月,也是生活最困顿的时候。当时已经决定了,之前的事情不做了,要改读历史。周围的人,与其说是反对,不如说是震惊。各种压力下,每天读通鉴的时候,大概才是最幸福的时光。可以徜徉在古人的世界里,和他们一同悲喜。为太平时代的到来而感到欣慰,为治世背后的隐忧而担心,为叛乱的爆发而扼腕,为忠臣烈士的奋起而默默祝福。

每当合上的时候,却是更深的彷徨涌上心头。当时希望攻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为了能够进入一所学校,必须要写出一篇小小的习作。然而,读过一卷又一卷通鉴,翻了一种又一种书,还是没有题目。没有题目,就不能去学校,不能去学校,就不能继续学习。不能学下去,也许,整个这条路就走错了。也许不该中道开始学历史的。

就这样,常常,在很深的夜里,我就爬起来,再自己读上几页通鉴。我喜欢苻丕、喜欢殷浩、喜欢窦建德、喜欢李存勖。他们或许没有传世的功业,但一时间盘马太行,问鼎中原,于我来说,却有无边的气魄——我想,有一天,即使我的选择是全然失败的,我希望有人知道,我在这样的深夜里,是这样得投入着。

现在,通鉴翻到最后一页了。这些人都去了。有一种莫名的忧伤,仿佛曾经我和他们一起战斗过,他们去了,而我依然活着。又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因为现在换我上阵了。


在野武將


开始读《通鉴》是初中,第一次读完是高中。

《资治通鉴》一共294卷,按照一天一卷的进度,再加上偶尔犯懒不读,一年读完的。然后在上本科之前又读了一遍。


那位问了,读那么快能读懂吗?可以肯定的说,相当的部分读不懂!别说那会,到现在还是有很多读不懂的地方。但是读不懂没关系,只要别较劲,读不懂的地方就跳过去,不要因为读不懂卡住不动,对后面的读书会有影响,但坚持一下也就好了。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读的时候读到东汉中期以后,感觉头绪一下子变多了,人物关系也复杂了,政治线索也乱了,根本弄不清前因后果了——没关系,跳,很快就到我熟悉的汉末三国了嘛!有了《演义》的辅佐,不就好多了吗?第一次读书遇到难点攻不克就跳过,也不丢人,反正这种书不可能只读一遍。


然后第一次把一部书过完,翻回头来再来一遍,对历史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首先来说,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能够自己从头到尾读,按照一定的计划和安排读完一部大书,以后就不会对读大部头书之类的事情觉得是个麻烦。

其次一点,就是让自己从被教材和二手介绍的“灌输”历史中解放出来,形成自己对于历史的看法。

《通鉴》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肯定是不如《史记》、《汉书》耐看的,但是它能带给我们一种突出的历史感,让我们产生对于一个时代的整体认识。专业史学研究者与业余史学爱好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于某个具体历史时代的整体把握,所以《通鉴》是研究中古史的最好入门书,没有之一。北大历史系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专业研究生的入学必读书就是《通鉴》,可见这部书的重要性。


pku小动物



我有两套资治通鉴,其中一套完整版没在身边,太多了,带不动,而且也舍不得。图片这本是我2002年在北京某书摊花10块钱买的盗版书,纸张薄、字体小,1000多页,按照现在正版书的排版,这本书相当于现在正版书的3000到4000页,虽然内容多,但是一个错别字都没有,连带另外一本10元钱买的《兵书战策》和他一样,几乎包含了历朝历代的兵书,如《六韬》、《吴子》、《将苑》这些,也是一个错别字都没有。当然了,我不是吹嘘盗版书的,只是来谈下读了《资治通鉴》对我个人的影响。

正版书看了一遍,盗版书一直看到现在,没事就翻一篇看看,翻坏了也不心疼,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盗版书虽然不如正版书内容多,但是所有精选盗版书都有。

影响一,做人要正直,但是也要识时务,不能胡言乱语,目无长上。代表文章则是狄仁杰犯颜直谏,既要说服领导,还不要说的太难听;魏征答太宗为何能犯颜直谏,魏征说出对太宗的看法,即人才要认清领导,不能仅仅要求领导识别人才。后来我进入了会计师事务所,同行大概能明白,注册会计师扎堆的地方,很少有不发生争吵的,我是我单位众多注册会计师中少有的一个不与领导争执,却能与领导达成一致看法的人,我也常和年长的前辈沟通,尽量站在领导视角考虑彼此的合作,不要太在意个人的想法,只要不违法乱纪,尽可能实现多方共赢。这些得益于我常年读《资治通鉴》对名臣的理解。注:我们领导是60年代出生的本科毕业生,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很讲道理的。

影响二,认清自己,踏实做事,淡泊名利,避免麻烦。这本书里记载了很多君臣关系,最让我欣赏的就是李绩,就是徐茂公。关于这个,大家可以参考李绩遗训,考虑到篇幅内容,我就不再长篇累牍了。

影响三,凡事三思而后行,然而事事发展可能皆不遂人愿,当依势而动,不可固执任性,如刘邦每次带领大军和项羽决战,每次都被打的落花流水,指望韩信来救援,却收到韩信称假王的请求。人生哪里会那么如意呢?

影响四,理解时政,差不多是八年前了,有一天我又一次读到汉武帝打击地方豪强,任用酷吏,忽然觉得自己能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政治了,这个内容不便多说。

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多,说一个对我影响最大的,如傅粉何晏,男人长得帅是资本,但是顾影自怜就让人恶心了,而那个时代恰逢乱世,所以我很厌恶没有强壮体魄却整天描眉抹粉的男子,到现在都是,我认为这类人执政则会祸害社会。男人嘛,把头发洗干净,梳理好,最多抹个郁美净、万紫千红就行了。

仓促间写了这些,总结的肯定不全,虽然正版书只看一遍就束之高阁了,但是这本盗版书我看了不下十遍,对文学素养的提升可能是零,却纠正了我原来的好多年少轻狂。这是好书,建议多读。


赏哈赏萨赏阿拉


呵呵,我读的是中华书局的文言白话对照版本,现在也没通读一遍。“资治”,我辈草民,谈不上“治”,只是了解历史增长见识而已,我倒觉得中年以后读通鉴更好,更容易结合现实了解史事。年轻时读恐怕看故事的成分多一点。


郑桂军4


看了一下大家的评论。有些感悟:简单说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感触。

中国史书最大问题是道德说教味太浓,很多事情不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是一味的说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历史没那没那么简单的。 这种看法容易迷糊了我们的眼观和眼界,看不好历朝历代的努力、奋斗和困惑和无奈,并且这些困惑和无奈其实现在依然在影响着我们。 简单说,史书是儒家士大夫们写的,看问题的角度是站在他们有利的角度去看的,很多事情是那么一回事,但原因和结果不见得是那么一回事。如果真按照他们说的去做,你会碰得头破血流。

就是到现在依然如此,有些论点是错误的,特别是皇帝还是百姓。因为史书不是皇帝写的也不是百姓写的。按照史书写得去看事情最有利是百官和士绅们,对国家和百姓不见得是好事。


历史的故事一定要结合事情前后左右的顺序和当时发生的其他事情结合起来看。中国史书从史记记载体系是记传体,这种体裁是一个一个的写,然后太史公再评价一番。如果想了解一件事的发展起因结果就要你看很多人部分才行。针对问题就需要简单梳理一下,时间顺序和当时的很多事情。

就封建这个词套西欧可以,放中国不适合。分封也就秦以前是,秦以后都是集权。土地兼并的原因也是所有权、使用权不清晰。都是皇帝的,但这货就一个人管不过了,需要代理人打理。一旦经济发展了,这些代理人会挤占皇帝的利益和百姓的利益,并且还得指望这些人干活。

汉唐是集权初期,亡于管不了这些人,亡于门阀士族和藩镇。就是代理人做大做强了。宋明清是管不过了来了,依靠代理人,又不能太相信代理人,制度架设就是防代理人,不是为了事情咋好办。初期还行,但后期经济发展了,代理人太多了,不出问题才怪。以上可以见雍正的官绅一体当差就知道代理人的问题了个。

我们看问题往往带有自己的经验,对于这个忠心耿耿的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很多事情问题都在变化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玄学兴起,对儒家的理论是一次大反思。并且刚开始独尊儒术时讲究的是以孝道为先。当时的人的想法是以孝为主,也就是是说从血缘角度看,家族利益大于国家利益。可以看当时征召不去的很多,虽有政治因素起作用,也就是看不起你所谓寒族建立的政权,但也说明了这些理论体系是可以当成正式的话去说的。所谓忠孝难两全也是后来加强皇权以后的事情了,魏晋南北朝时时不说这些的。2当年曹操第一次征召司马懿时,他就是装病不去的,摆明就是看不起曹操。那时还很年轻有什么病啊。不过司马懿装病可正是一把好手,高平陵之变前可是一直在装病。关于魏晋时期的忠孝可以看李密的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就是出自这里。大家可以看看儒家很是提倡的24孝的故事就会发现,24孝的故事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在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思想领域的想法是家族大于国家的。这种思想下意味着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