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一個聰明到令人髮指的人?

提及秦朝的建立,那麼我們就不能忽略這一位對秦朝建立的最大功臣,名將王翦。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一個聰明到令人髮指的人?

王翦的生卒年都不詳,在歷史上他的生死都是頗為神秘的人。

王翦與"殺神"白起是同一個時代的人,歷經秦國的四代君王,是一位四朝元老,並且每一代秦王都相當重用他。

待到秦王政的時候,開啟了覆滅六國的戰爭,除了最開始的韓國滅亡王翦沒有參與,剩下五國的滅亡其實直接間接都跟王翦有關係。

他被秦始皇尊為老師,輔佐秦始皇完成了滅亡六國,統一天下的大業。

王翦是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之一,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他的軍事實力毋庸置疑。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一個聰明到令人髮指的人?

在白起征戰天下,殺敵百萬,大大削弱的六國的軍事實力和根基之後,秦王政時期的王翦領兵開始覆滅六國。

六國在經歷了白起的一輪恐怖殺伐之後,難以抵擋另一位名將帶領的大軍,屢戰屢敗。

公元前229年,王翦從郡上發兵,下井陘,與其餘兩軍呼應,準備一舉攻滅趙國。但是這場戰役卻並不順利,因為王翦遇上了趙國名將,同為四大名將之一李牧的頑強抵抗。

兩軍相持達一年多的時間,李牧扼守天險,王翦久攻不下。

於是老奸巨猾的王翦就採用反間計,以重金賄賂趙王的寵臣郭開,讓他在趙王面前散佈李牧、司馬尚想謀反的消息。

趙王信以為真,派趙蔥和齊將顏聚代替李牧。李牧深知臨戰換將對士氣影響極大,但李牧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不予聽從。

趙王見此更加懷疑李牧的居心叵測,便暗中佈置圈套捕獲李牧並斬殺了他,同時撤換了司馬尚。

李牧被自己人幹掉之後,趙國再也沒有人擋住王翦的軍隊,事實上,當時的整個天下,也沒有誰再能擋住王翦了。

王翦勢如破竹,不可阻擋,很快就將將軍隊推進到了趙國的都城,攻破了邯鄲,俘虜的趙王遷,覆滅了趙國。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一個聰明到令人髮指的人?

用反間計殺死李牧,算是王翦人生的一個大汙點。但是對於王翦來說,戰爭不是兒戲,兩軍僵持對國力消耗太大,王翦要的是勝利,無論是什麼手段。

與白起相比,王翦或許領軍打仗略輸白起,但是做人這一方面,要比白起強得多。

范雎以"遠交近攻"的策略幫助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他與魏國的丞相魏齊是仇人。范雎曾揚言要魏國交出魏齊,否則就會舉兵伐魏。

迫於形勢,魏齊放棄相印逃到趙國,投在了平原君趙勝的門下。

長平之戰之後,王翦向秦昭王獻計,由秦昭王寫一封書信,約平原君來函谷關赴宴。秦昭王依照計策而行,誘使平原君上鉤。待到平原君來時,藉機會將他扣留,壓到了咸陽。在傳訊邯鄲,稱如果得不到魏齊,就不釋放平原君。

長平之戰剛過,趙王正驚魂未定,趕緊派兵圍住平原君府,擒拿魏齊。魏齊逃到了信陵君那裡,信陵君不敢收留他。魏齊走投無路,拔劍自盡。趙王得到魏齊的首級,連夜派人送往咸陽,秦王才釋放了平原君歸趙。王翦未費秦國一兵一卒就得到了魏齊的首級,解了相國范雎多年的心頭之恨。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一個聰明到令人髮指的人?

王翦不同與白起這種只會打仗,王翦不但深諳人心,能知道別人在想些什麼。

王翦每一次出征,都會跟秦王索要許多封賞,在他人眼裡,王翦看似貪得無厭,但是這一舉動,卻是在向前往示弱,表明自己的忠心,反而能讓秦王放心的用他。

反觀白起一生為秦國四處征戰,所立戰功無數,屠戮的人過百萬,六國之人提及白起,都莫不惶恐。但白起為人太直,也不會什麼示弱和討好,縱使他一輩子都沒有在戰場上打過敗仗,但卻終究不是個令人喜歡的臣子。

所以在白起功成名就之後,落了個自刎的下場。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一個聰明到令人髮指的人?

戰國四大名將,秦國兩位,趙國兩位。秦國的兩位是白起和王翦,趙國的兩位則是廉頗和李牧。

這四大名將,白起自盡,李牧被王翦用反間計所殺,廉頗比較前兩位好一些,是老死的,但最終也是客死他鄉。

唯有王翦,在功成名就之後,安然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