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有先进的大炮,为何输给满清弓箭?有3个致命原因

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领导建州女真以七大恨告天,建立后金国,并且正式发布檄文对明朝宣战。不到5个月,后金军就占据了抚顺以东的绝大部分地区。大明得知建州女真叛乱,

朝野震动,势要将努尔哈赤扑灭在萌芽状态。

明军有先进的大炮,为何输给满清弓箭?有3个致命原因

为了对付努尔哈赤,明朝名杨镐为督师,派大军前来剿灭女真人。明朝为了保证此战必胜,给了杨镐相当大的权力。《明史》记载:“诏赐镐尚方剑,得斩总兵以下官。”至于出兵数量,《明史》记载:“号大兵四十七万。”而《清史稿》则记载:“杨镐督师二十万来伐,并徵叶赫、朝鲜之兵,分四路进。”不过实际上,明军一共只有约八万七千人

除了明朝方面的军队,朝鲜和蒙古叶赫那拉部各率一万余人前来支援明军作战。三方合兵,加起来一共就有一十一万。相比之下,后金军却只有可怜巴巴的六万八旗兵。并且此时的八旗兵才刚刚起步缺乏足够的马匹,下辖的部队基本都是步兵。众人口中的八旗铁骑,此时还没有成形。总得来看,形势对努尔哈赤极为不利。

明军有先进的大炮,为何输给满清弓箭?有3个致命原因

明朝与后金军终于在萨尔浒相遇,并且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激战。然而战斗的结果却令人大为诧异:数量上毫无优势的后金军,竟然在5日内连破3路明军。明军死伤无数,连同仆从军在内一共损失了五万人,300名将领战死,丢失火铳、火炮2万余。后金军大获全胜,清朝称之为萨尔浒大捷。

萨尔浒之战,明军装备了大量火枪、火炮。这些虽然装备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是相对于女真人的弓箭、大刀,已经足够先进了。为何装备先进火枪、火炮的明朝军队,却被装备远远落后的后金杀得大败而归呢?简单罗列一下,有如下3条原因。

明军有先进的大炮,为何输给满清弓箭?有3个致命原因

火器缺陷严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明朝军队喜欢威力强大的火器,军队大量列装鸟铳、火炮。可受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明军的火器却存在着诸多缺陷。明军一直以来依仗的火器,却成了他们致命的软肋

当时点燃火炮,必须用火把点燃。白天的时候,几万人点个火把可能还不算什么。可是到了夜里在漆黑的晚上点火把等同于暴露目标。杜松是最先到达战场的将领,他率领的明军主力刚刚抵达,努尔哈赤就集结六旗的兵力前来对抗。战斗在白天打响,明军依靠强大的火器对后金军进行了强大的火力压制。努尔哈赤的军队被火炮和鸟铳打得很惨,明军占据了略微的优势。但战斗持续到夜里,情况就发生了转变。明军为了炮击,依旧燃着火把后金军趁势朝火把亮的地方一齐放箭,明军伤亡惨重,最终被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后金军击败。

明军有先进的大炮,为何输给满清弓箭?有3个致命原因

将领吃空饷

明朝除了朱元璋时期,朝政大多十分腐败。军队受朝政影响,同样也非常腐败。以萨尔浒之战为例,明军实际上要的是二十万人的粮饷,可根据统计,明军只有八万七千人。如此一算,这支军队的将军要吃十一万三千人的空饷。要知道,晚清时期的清军虽然也吃空饷,但也不如明军这般夸张

军队吃空饷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民间赋税沉重。万历年间,军队四处平叛,可叛乱却越来越多,原因就在军队本身。虽然这些兵平了一处的叛乱,可因为吃空饷却能逼出两处叛乱。如此反复,叛乱自然是越来越多。明朝朝廷起初以为自己派了二十万人,实际上却只有八万七千人,严重影响战略部署。这个致命原因,也导致明军败得很惨。

明军有先进的大炮,为何输给满清弓箭?有3个致命原因

通讯不及时

明朝军队号称四十七万,听起来的确实力强大。可努尔哈赤的对策却是“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这就是著名的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要想各个击破,首先对面要配合。很不幸,明朝军队因为通讯不及时,给了后金可乘之机。

明军有先进的大炮,为何输给满清弓箭?有3个致命原因

明朝军队分为四路,本来打算

约定一个日期进行合围。可这四路军队却互相之间缺乏通信,导致军队会合日期出现较大差异。最先到达的军队是杜松,日期是三月初一。结果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冒着杜松军的火炮,当日夜晚便击溃了这路明军。第二路抵达的马林,也被后金军夹击击溃。第三路到达的刘綎,竟然对前两路明军战败毫不知情。军队通信出现如此大的问题,实属罕见。更奇葩的是,后金军派出几个人伪装成明军,说杜松已经到了。结果刘綎信以为真,令部队轻装前进,结果遭到伏击,被乱军砍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