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能拯救“星巴克中国”吗?

马云能拯救“星巴克中国”吗?

一向注重“体验”场景为主的星巴克在上周公布了一则爆炸性新闻: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将联合饿了么开展外卖业务。

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入驻中国已经接近二十个年头,牢牢把控着咖啡行业的大船。而在8月2号,星巴克官方宣布与饿了么达成外卖业务的合作;在9月份左右,星巴克就将依靠阿里旗下饿了么的配送体系在北京和上海尝试外送,最终覆盖超过2000家门店。可以说,星巴克完成了一次自我改变。

而就在星巴克与阿里的战略发布会前一天,即8月1日,瑞幸咖啡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宣布今年要开2000个门店的计划,以及它全新推出的轻食系列将全线五折,活动持续到年底。

两家被视为竞争对手的品牌,选在前后脚召开发布会,在时间的安排上似乎充满了巧合。平淡多年的咖啡行业,在随着资本以及互联网头部企业的竞相涌入而变得异常热闹。

1

焦虑的星巴克

一直以来,星巴克崇尚“第三空间”理论,即为中产阶级提供家和办公室以外的第三重要场所。此次开通外卖业务与“第三空间”理论相悖,星巴克为何会舍弃让自己“标新立异”的场景消费呢?

其实,星巴克选择开通外卖服务与在华业绩下滑有直接关系。7月27日,星巴克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财报,星巴克中国/亚太区营运收入上升46%达12亿美金,营运利润率则下降7.6个百分点,中国区门店营业额同比下降2%,创下了近9年的最差成绩。

而这部分丢失的业绩,其实可以从中国本土近一年来异军突起的咖啡新品牌身上找到原因。

去年11月,瑞幸咖啡手持10亿资金高调入场,其目标更是毫不避讳的直指星巴克。目前,瑞幸咖啡在规模上已经跃居国内市场第二位,仅次于星巴克,且单杯均价在市场份额排名前5的咖啡品牌里是最低的。

马云能拯救“星巴克中国”吗?

据相关资料显示,今年7月11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有了强大的资本作为支撑,瑞幸咖啡必将进一步威胁星巴克的在华地位。

此外,在新零售的问题上,瑞幸总是表现得野心勃勃,其最出色的业务就是外送。此次星巴克投入阿里怀抱,开通外卖服务,也是想跟上新零售的发展趋势。

2

准备好了吗?

众所周知,外卖市场一直是众多巨头争抢的一块“蛋糕”。从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发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在线外卖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平台用户数量超过3亿,且仍在不断增长。对于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星巴克为何现在才开发?

其实,传统的零售企业开展外卖业务不难,但是却并不是谁都可以玩转外卖业务,咖啡零售业尤甚,它考验的是从产品到配送到服务再到可持续性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而作为新入局者的星巴克,也将面临一些问题。

1、线下门店已形成的成熟供应链管理体系

对于以线下门店业务为主的星巴克来说,线上销售需要它打破每个点所能容纳的人数和时间的瓶颈。

马云能拯救“星巴克中国”吗?

对于每个店面来说,在手机端下单外卖的用户多了之后,一旦就近门店的到店顾客猛增,门店根本无法调配人力及时制作咖啡,难免影响顾客的到店体验,这是星巴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2、咖啡品质难控制

咖啡最重要的卖点是口感。在固定的配送时间内,星巴克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确保热咖啡温度不低于一个温度区,星冰乐不高于一个温度区;且如果一个用户同时下了两杯冷热咖啡,混在一起派送会不会串温?

马云能拯救“星巴克中国”吗?

以上问题都需要在系统数据化控制、人工操作标准、包装材料等各方面精细化到极点,做到每个门店员工进行实时状态的数据化采集。这也是饿了么为什么要单独成立一个骑士团队,来履行星巴克订单。

3、价格一直“端着”

星巴克的“高端”价格一直是其发展的最大难题。

凭借着品牌效应,星巴克始终保持着较高的产品定价,本土品牌相比之下就便宜了很多

,加上优惠补贴,一杯星巴克能买两杯瑞幸咖啡,在保证咖啡品质的前提下,国产咖啡品牌在价格方面占尽了优势。

而此次星巴克开通外卖服务,除了咖啡本身的价格,还有令消费者头疼的“x元起送、配送费”等额外费用,无疑又将门槛提高了一步。

3

外卖是救命稻草?

如今,中国日益完善的外卖行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逐渐从“人找商品”变成“商品找人”,这不免降低了星巴克“第三空间”的吸引力。

马云能拯救“星巴克中国”吗?

虽然目前星巴克在咖啡市场仍是老大,但在新生力量的冲击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下,星巴克必须要做出改变。

综合来看,星巴克推出外卖业务更像是遭到突袭之后不得已而为之的缓兵之计,但是仅开通外卖业务似乎很难抢回市场,更不可能彻底的止住不断下滑的业绩。与此同时,瑞幸咖啡们也要考虑清楚,虽然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打败星巴克,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马云能拯救“星巴克中国”吗?

《星巴克开通外卖业务对战互联网咖啡,这skr什么操作》 来源:和讯网

《瑞幸与星巴克前后脚的发布会,我并不认为是巧合》 来源:成功营销 作者:m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