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前四分之一的夜

酒吧前四分之一的夜

刚跟朋友从酒吧出来,说起来好久没有遭遇这样的奇葩了!!

成了家总怕喝酒误事把理智的那根弦绷断,但今天还是被朋友拖到之前常去的酒吧,试试看能不能在这里找到工作的灵感。

吧台里的调酒小哥已经不记得我的脸,客气疏离的询问我的选择,完全忘记之前是谁像亲兄弟一样勾肩搭背的跟我讨论酒款。朋友还是一如既往地简单纯粹:“一杯威士忌不加冰,哦对了单一麦芽的,不喝调和威士忌”,恩,还是又作又轴。

酒吧前四分之一的夜

拿到酒,一口还没过胃就一脸满足跟我讲喝威士忌当然只喝单一麦芽威士忌,不然就不算喝了威士忌,我对这样的言论不做评价,但是想着这哥们今晚肯定又要开始他的演讲。几杯黄汤下肚,开始跟我侃起单一麦芽的发家史,浑然不管我是不是听过三百次。

“哥们,我跟你说啊!

你这种不喝威士忌的人是没办法体会单一麦芽的魅力的,虽然他发家只有几十年,但是人个性,这味儿独特!诶(没错,一声),个性就是王道。”

“诶,不对呀,那像你这样说,难道不是应该越小众越显得个性吗?”杠精本精需要上线蹦跶一下。

“不是我说,朋友你这个思想有点太狭隘了,你仔细想想当时的社会,怎么说呢,单一麦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仰仗当时的社会背景,你想啊,那时候威士忌生产过剩又遇上欧美经济危机,差不多的人都跑去和伏特加跟龙舌兰这些酒了,没几个喝威士忌咯。可老话怎么说的?上帝关上一扇门,又给你打开了一扇窗,那时候威士忌虽然不景气但是间接打造了今天单一麦芽威士忌的盛况啊。

不过那时候也不是完全没有单一麦芽威士忌,像乐加维林他们厂,生产的烈酒大部分都运到格拉斯哥调和用了,也有小部分拿来做单一麦芽威士忌了。”

“那这小部分最后是被谁喝了?”

酒吧前四分之一的夜

“诶诶诶,你问我我问谁呀,谁喝了还能告诉我吗?这样的历史不可考!不可考!你再想想,1853年最早的调和威士忌「老调格兰利威」(OVG),它啊,用的是不同酒龄的格兰利威,其实也应该算是最早的单一麦芽威士忌了。不过这些品项都少,所以米尔罗伊(Milroy)兄弟在伦敦开「Soho Wine Market」专卖店的时候,就注意到只有格兰菲迪、格兰冠、格兰利威和汤马丁等四种单一麦芽威士忌,还有那些酒厂不愿意卖的一点拉弗格。

你来猜猜,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不愿意喝单一麦芽?”

酒吧前四分之一的夜

OK,假装不知道吧——“还能为什么,不好喝呗”

“去你大爷的,你这个没喝过的没资格说不好喝,那时候单一麦芽少得可怜,而且大部分只在苏格兰市场流通,你想喝也不一定喝的到。你说说威士忌加冰成本是不是降低了,所以咯,那时候喝调和的比喝单一麦芽的多多了

还有《品醇客》在我出生那年(哦,他82年的)就说了「10年前大概仅有30种单一麦芽威士忌,但由于其独特的风格和个性而急速成长2倍,且如果DCL挟其45间酒厂的规模一一释出单一品项,那么这种潮流将更不可挡。”摇头晃脑的背课文,的确实想打他。

酒吧前四分之一的夜

“那是不是只有单一麦芽在你这里才能称之为酒?”我想挖个坑给他。

“诶可不敢胡说,这酒吧喝酒的人这么多,你是想让我被打死?酒嘛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当然了在我这威士忌还是要喝单一麦芽的。”

眼睁睁看着他高谈阔论了大半个小时,我还是叫停了他,把话题转到他今年八月的婚礼上。毕竟是个过来人,想跟他好好唠唠嗑。但刚说了没几句,时间就已经到了晚上九点四十,略尴尬的笑了笑“哥们,我今天还有另外一个局,我就先走了,你继续嗨!”

“行!你走吧,账不用付,待会我还有几个朋友来,咱们下次再约!”

说到底我还是没想过付账,冲到在门口叫了个代驾,准备在十点半的大关之前回家,认命的做做家务带带孩子,再好好想想八月之后的朋友。

人生嘛,就该如此多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