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常說的「優質低蛋白飲食」,腎友們,你真的了解嗎?

醫生常說的“優質低蛋白飲食”,腎友們,你真的瞭解嗎?

(本文為腎泰網原創內容,轉發請聯繫腎泰網)

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但在腎功能嚴重受損的情況下,為了保證腎臟排洩蛋白質代謝廢物的效益,我們提倡日常飲食中不僅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還要提高優質蛋白質的比例,這樣會在不加重腎臟負擔的情況下,更好的滿足人體所需,保持生命活力。

醫生常說的“優質低蛋白飲食”,腎友們,你真的瞭解嗎?

因此腎內科醫生常常這樣告誡腎友們“注意優質低蛋白飲食”。

那麼,到底何為優質蛋白?蛋白質攝入量多少算低呢?不少腎友對此充滿了疑問。下面由腎泰網來替你一一解答。

什麼是優質蛋白?

蛋白質的優劣是根據蛋白質的主要組成成分中氨基酸的種類和含量決定的。簡單來說,優質蛋白就是含人體必需氨基酸多且種類齊全比例適當,容易被身體利用、產生廢物少的蛋白質。

必需氨基酸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需從外界攝入的,維持生命機能,離不開這些必需氨基酸。其主要來源於:肉類、蛋類、奶類、大豆類中的蛋白。

醫生常說的“優質低蛋白飲食”,腎友們,你真的瞭解嗎?

而非優質蛋白質指:含必需氨基酸較少,如米、面、水果、蔬菜中的蛋白。

哪些人需要優質低蛋白飲食?

根據全球最權威的腎病指南KDIGO介紹:腎小球濾過率<60ml(min·1.73㎡),也就是慢性腎病達到3期以及腎功能不全、腎衰竭未透析的患者,需要低優質蛋白飲食,其標準是0.6-0.8g/(kg·d),(例如:標準體重為60kg的患者,每天攝入總蛋白質的量為36—48g),並且一般不建議低於0.6g/(kg·d),那樣一來,極可能引起營養不良。

醫生常說的“優質低蛋白飲食”,腎友們,你真的瞭解嗎?

對於腎小球濾過率>60ml(min·1.73㎡)的患者,也就是腎功能輕度受損或者接近正常的腎友,沒有低蛋白飲食的要求,攝入量可以和健康普通人一樣達到0.8-1g/(kg·d)。但是應注意限制高蛋白飲食(即攝入量達到1.3g/(kg·d)以上)。

而優質低蛋白飲食則是指:在蛋白質攝入總量0.6-0.8g/(kg·d)的範圍內,優質蛋白質佔其中的60%以上。

醫生常說的“優質低蛋白飲食”,腎友們,你真的瞭解嗎?

道理人人都懂,然而如何控制飲食卻十分困難。對於符合上述條件的腎友,腎泰網在這裡向大家介紹3步飲食注意事項,帶你輕鬆做到優質低蛋白飲食。

1、減少米、面等主食中的“非優質蛋白”攝入

主食是我們每天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佔全天總蛋白質的30-50%。可惜這些蛋白質屬於“非優質蛋白”,受損的腎臟來負擔這樣的“非必需氨基酸”,太不划算了。

因此,我們需要減少這部分蛋白質的攝入,選用“非優質蛋白”含量相對較少澱粉類、薯類食物做成主食等代替大米、小麥。

醫生常說的“優質低蛋白飲食”,腎友們,你真的瞭解嗎?

此外,市場上也有專門為腎友們定製的低蛋白麵條、低蛋白大米、低蛋白饅頭等等,腎友們可以在專家指導下選用。

2、限制肉類、奶類中的“優質蛋白”攝入

肉、奶、蛋類可以成為腎友們每天所需蛋白質的主要來源,這些蛋白質,大都質量好,必需氨基酸含量較高,我們只需要按醫生規定的量攝入即可。

醫生常說的“優質低蛋白飲食”,腎友們,你真的瞭解嗎?

一般全天葷菜量在2-3兩左右,再加上一個雞蛋+一杯牛奶就足夠了。每個腎友需要的優質蛋白量以及身體狀況是完全不同的,具體的量,可以經指導後增減。

3、注意分清大豆類蛋白和雜豆類蛋白

大豆分類:

醫生常說的“優質低蛋白飲食”,腎友們,你真的瞭解嗎?

豆類都是高蛋白食物,但是不同的豆類蛋白質,質量卻有好有壞。大豆類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可以適當攝入。

醫生常說的“優質低蛋白飲食”,腎友們,你真的瞭解嗎?

除了大豆以外的豆類,我們統稱為雜豆,雜豆類的蛋白質不但質量差、而且含量高,對腎臟是非常不友好的,所以應儘量避免。

對於以上所介紹的優質低蛋白飲食,腎友們,你們瞭解了嗎?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