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醫論症|肺心病 飲食「隨機應變」

談醫論症|肺心病 飲食“隨機應變”

肺心病患者對於飲食的要求複雜多變,尤其是後期出現各種水電解質紊亂後,飲食更要“隨機應變”。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老年病科主任盛淨教授介紹,肺心病患者面臨的最大壓力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血容量大了以後心臟負荷增加;另一方面是血液搏出的時候阻力增大,負荷也增大。可以說,前者是前負荷的問題,後者是後負荷的問題。所以,在肺心病的飲食方面牽涉到比較多的可能就是容量負荷的問題,這個問題對左心衰也是存在的。

以控制血容量為目的

1.控水控鹽:右心衰者體循環淤血,血容量多了,體循環的淤血就更加明顯了。所以,肺心病患者的飲水量需要適當控制,同時血液中的成分也要控制,飲食不能太鹹。總體來說,出現水鈉瀦留、水腫的話,控制飲水和鈉鹽還是需要的。

2.減少刺激:肺心病還有一個後負荷的問題,心臟收縮的時候,血管的問題會導致後負荷增加。增加血管痙攣的飲食,比如刺激性食物就不能吃。

3.保證營養:肺心病患者營養往往不夠,但是,過多的蛋白質等營養也會增加其負擔。所以,飲食要在能承受的範圍內,適當增加營養,少食多餐,要注意營養的平衡。

4.少食多餐:還要注意營養吸收的情況,肺心病患者的胃腸系統表現還是非常明顯的,一個很大的併發症就是上消化道出血,胃腸道黏

膜長期淤血,對食物營養的吸收就比較差,少食多餐可能更加合適一些。

5.個體差異:我們在飲食營養治療方面,一般都有衡量的標準,但是對於肺心病患者來說,可能不適用這些標準。盛主任解釋說,這是因為肺心病患者的個體差異性非常大。“肺心病涉及到很多基礎疾病,不同的原發性疾病對飲食的要求有一定的差異。比如肺結核患者消耗大,對營養的需求量就比較大;而哮喘可能相反,需要控制很多可能誘發哮喘的食物,很多蛋白質食物不能吃。所以,對肺心病患者的飲食設定標準是很難的。”

調節水電解質平衡

均衡飲食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一般的飲食指導,大多是清淡飲食、均衡營養。但是,肺心病可能發生的變化有很多。盛主任坦言,很多肺心病導致的問題可能是醫源性的問題。比如,長期水腫的肺心病患者,需要利尿劑等藥物治療,這些藥物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水電解質紊亂,出現各種各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的表現,這也是肺心病最主要的一個問題。

“肺心病比較複雜,不像高血壓那樣單純的一種疾病。”盛主任說,“原發性的肺部疾病可能會導致呼吸性的酸中毒,藥物治療後可能又會造成很多代謝變化。這對肺心病來說是更加重要的一個方面。要根據水電解質的平衡、心功能的情況來決定。”這些病人對醫生的依賴程度可能比其他病人更高,需要經常詢問自己的醫生飲食到底怎麼調整,比如:低鉀的時候飲食方面要補鉀;血容量負荷、水腫非常明顯的時候可能要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量。這種飲食要求可能不是患者本人可以掌握的,而需要諮詢專科醫生。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的話,急性發作的時候就要住院,藥物和飲食治療都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採訪專家:盛 淨 上海第九人民醫院老年病科

原文刊於《健康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