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千年比皇帝還古老的職位,明朝時曾被朱元璋廢除

在古代,歷朝歷代有兩種矛盾作為主導,一個是地方和中央的矛盾,一個是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在古代相權的權力是很大的,大家都聽說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個成語吧,它說的就是相權。

流傳千年比皇帝還古老的職位,明朝時曾被朱元璋廢除

"相"的本質是輔助,戰國後期,"相"逐漸成為百官之長,尊稱為"相國"。"宰相"在古代大多數時期不是正式官名而是一位或數位最高行政長官的總稱,是朝廷百官的長官。

流傳千年比皇帝還古老的職位,明朝時曾被朱元璋廢除

宰相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宰相,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為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宦官擔任宰相職務的稱為"中丞相"。

流傳千年比皇帝還古老的職位,明朝時曾被朱元璋廢除

盡然君權與相權經歷了一段"宰相制度時而強化,時而衰弱的過程"和"相互依存的過程",那麼在政權上肯定也有衝突和對立以及摩擦。皇帝對於宰相的猜疑一刻也沒有少過,基本上是處於懷疑的狀態。曾經多次對臣下大屠殺的朱元璋也有過"明良相逢,古今為難"的議論,也說明,君臣之間這種潛在緊張,對立關係乃是專制制度的本質使然,並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在這一種君臣關係大背景下,君主權相的衝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流傳千年比皇帝還古老的職位,明朝時曾被朱元璋廢除

明朝建國皇帝朱元璋,利用“胡惟庸事件”將宰相這個延續千年的官職給廢除了,這段時期,是君權和相權之間矛盾最為緊張的時候。為了穩固君權,在那個時候殺掉的臣子和牽連的人數足有萬人之多。

其實各朝各代的皇帝對於限制和牽制自己的相權可謂是恨之入骨。因為宰相不僅是實際處理朝政的人,而且是掌握著次高權力的人,君相之間,君權自然大於相權,而相權僅次於君權。君臣可以和衷共濟,也可以分庭抗禮,甚至於相權壓倒君權最後取而代之的歷史上也不乏先例。

流傳千年比皇帝還古老的職位,明朝時曾被朱元璋廢除

所以在古代當上宰相也並不見得是什麼好事,畢竟伴君如伴虎,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死於非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