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悟语8」人际关系的云诡波谲,也是其有趣之处

「树下悟语8」人际关系的云诡波谲,也是其有趣之处​1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是一种肚量,更是一种胸襟。

作为肚量,每个人都本能地希望把所有潜水不吱声、不喜欢和不愿敬奉的人剔除在视野之外;作为胸襟,还得加以涵纳,“再小的坷垃也能绊人”,只要不撕破脸,就要有容人雅量,没准哪天人家会向好或者愿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呢。

人际关系的云诡波谲,也是其有趣之处。心若海天,才能眼量放宽,看得到气象万千。

2

信仰如果用来圈人,就沦为可鄙的工具,人真实的感觉、想法和思考,就会横遭物化、异化,犹如套上紧箍,植入邪祟。

应将生命本身作为信仰,简单快乐,特立独行,坚拒任何忽悠、威逼、利诱和胁迫。

贫瘠的土壤上,岁月的长河里,渺小如我,呱呱落地,竭蹶而行,有什么事情比一路呵护、敬爱这个肉身更具意义?

试图奴役其身,蒙蔽其心,意识附体,三跪九叩,就是卑劣的恶。

3

人际交往,其实是在和人品打交道,美丽或丑陋都是初会时的貌相。

貌相当然可以部分折射人品,但凭此来揣测一个人终究不靠谱,还要看关键时刻的关键站队。

平头百姓需要友善,领导需要忠诚,正源于貌相无法带来安全感、确定感,且增大识别成本。

误信一人,崩塌半生的例子不胜枚举,必须“不畏浮云遮望眼”,修炼一双火眼金睛,目光锐利而确凿。

要感谢所有不虚伪不阴险的人,哪怕他是个混蛋,哪怕他原形毕露。

4

打造公益平台的初心值得肯定,但如果成员都精于算计地只想着分一杯羹,而不思付出,就注定是乌合之众,可以瞬间溃散。

反之,哪怕人人甘于奉献点滴,集腋成裘,也会蔚为大观。若不能闯过这道“瓶颈”,平台就无法茁壮成长。

引导培育具正能量的活跃因子,建立健全使人爱心涌动的激励机制,即便公益是一烛微火光,抱持恒心,也能守到云开日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