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打羽毛球的世界冠军妈妈:没想培养孩子当“冠军”快乐最重要

6岁打羽毛球的世界冠军妈妈:没想培养孩子当“冠军”快乐最重要

近日,中国十佳劳伦斯携手蒙牛特仑苏风味酸奶发起的公益主题拍摄现场,世界羽毛球冠军龚睿那,现场分享了自己关于体育教育、关于家庭的一些想法。

龚睿那,出生于羽毛球名将之乡安化, 5岁半的时候,湖南安化县体校贴出了一张告示,要在全县招一批6岁的孩子练羽毛球。小小年纪的龚睿那当时报名成功,自此走上了羽毛球之路。

不过,龚睿那的身体优势并不突出,相比于别人偏弱。但是,龚睿那意志力很强,小时候训练时摔断了腿,缝了6针她都没哭。凭借自己的努力,一路从地方进入了国家队。2001年,龚睿那获得了世锦赛女单冠军,开始确立她国羽女单一姐的地位。

6岁打羽毛球的世界冠军妈妈:没想培养孩子当“冠军”快乐最重要

6岁打羽毛球的世界冠军妈妈:没想培养孩子当“冠军”快乐最重要

但是多年的刻苦训练,龚睿那年纪轻轻就落下了一身伤病。2006年,27岁的龚睿那选择了退役,之后,她回到了家乡益阳。家庭观念很重的龚睿那,和父母、孩子一起住在长沙。

相比于自己小时候,与父母聚少离多,如今自己当妈妈的龚睿那会多花时间,陪伴一双儿女成长。

可能是长期的耳濡目染,也可能是和妈妈一样天生热爱运动,龚睿那的两个孩子特别喜欢打羽毛球,“目前没有想法把孩子培养成职业运动员,但会带他们参加一些青少年的羽毛球比赛,让他们感受快乐是重要的”,绝不强迫。

6岁打羽毛球的世界冠军妈妈:没想培养孩子当“冠军”快乐最重要

目前,她正在从事青少年体育培训工作。相比于自己小时候接受的“严厉”训练,龚睿那推广体育的方式“快乐教学”,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日的教学中,会安排相关的游戏环节来吸引小朋友们的目光,让孩子们快乐打球,学会坚持!

不过,很多家长会忽视体育方面的教育,不指望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因此认为没必要把钱浪费在“体育课”上。龚睿那表示,相比于常规的课堂知识教学,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身体,也能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活动。如果家长能够抽时间和孩子一起训练,既可以促进亲子关系,还能磨炼孩子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等品质。

“体育真的会改变人生!做运动员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个世界上,只要你肯用心去做,真的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6岁打羽毛球的世界冠军妈妈:没想培养孩子当“冠军”快乐最重要

视频拍摄过程中有一个小环节——在特仑苏酸奶瓶上绘画,龚睿那画的是红松。红松代表着坚持,不论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始终能够坚守本心、沉着应对每一战。就像是她视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羽毛球一样,一球击出,便可听见梦想落地的声音,坚定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