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砸烂朱元璋生前所立铁规,后来在乱军被剁成肉泥

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农民出身的帝皇,朱元璋可以说是天赋异禀,才智过人。但是我们都知道他是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教育,而是一边打仗一边学习提高自己,作为争夺天下的准帝皇,朱元璋学习的重点自然是历史。因此在建国后,朱元璋十分重视历史经验教训,推出了许多新的治国措施,比如说废除丞相制度,实行宽与治民,严于治官的执政理念。这些措施中有些可以说是高瞻远瞩,有些就比较不切实际,全靠他自己生前强力维持,比如说严厉反腐,严禁宦官干政。

纵观中国历史,不少朝代都有宦官干政的事情,在这其中尤其以东汉和唐朝最为严重,在东汉,宦官和外戚轮流秉政,随意废立皇帝,唐朝更是,宦官随意操纵皇帝生死,有些极度不要脸的皇帝还认宦官为父母。为了防患这种事情,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对宦官百般压制,只待其如奴仆,丝毫不给宦官出头的机会,为了防范后世发生这种事情,朱元璋还特意制作了一块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几个大字,并将其挂在宫门前,希望成为世世代代的祖制。然而,这终究只是朱元璋的一厢情愿。

此人砸烂朱元璋生前所立铁规,后来在乱军被剁成肉泥

剧照--朱元璋

在朱元璋时期和朱棣时期,这条太祖训诫还有点威慑力,但是等到朱瞻基继位了,为了制约文官集团,他违背了祖制,开始教太监读书识字,从而积极参与政事,制约文官,加强皇权。这样一来朱元璋的那块铁牌变得彻底没有意义,但毕竟还是太祖遗物,没人敢将它摘下来。直到,明朝第一位专权的太监王振的出现。王振,本是一破落秀才,但为人生性好赌,把家产挥霍一空不够还卖掉自己的妻女,但还是继续赌博,最后被债主逼得没办法,一咬牙一跺脚,自己把自己阉了进宫当了太监。

此人砸烂朱元璋生前所立铁规,后来在乱军被剁成肉泥

王振

进宫当太监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架不住王振运气好。上面说到,为了制约文官,朱瞻基决定教太监们读书识字。但这教书先生可不好找,正常的读书人是不可能把自己阉了进宫教太监的。于是,王振的机遇来了,当上太监们的先生后,王振开始一步步的发迹,后来更是得到了服侍太子朱祁镇的机会。后来朱祁镇继位,王振自然成为了当朝最有权势的太监。但当时永乐时期的三位顶级文臣“三杨”和张太后仍在,王振不敢表现出丝毫的跋扈,每次遇到三杨,都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连说话都不敢大声。这样的伪装策略成功的欺骗了三杨,以为他是个老实人。后来,好容易,三杨病逝的病逝,退休的退休,张太后也去世了。王振开始狂躁了。

此人砸烂朱元璋生前所立铁规,后来在乱军被剁成肉泥

图片源于网络

正统七年,看到终于没有压制自己的人了,王振开始肆无忌惮。立马就命人把朱元璋挂在宫门上的那块铁牌砸了。第二天,上朝的百官们都能注意到铁牌不见,但是大家统一选择了沉默。沉默就是变相的纵容。王振于是放的更开,拼命去索取贿赂,打压不顺从者,一时间朝堂乌烟瘴气,一些没骨头的官员纷纷投入其门下,一位叫王佑的官员甚至自认为其儿子。至于皇帝,额,朱祁镇从小就和王振在一起,对他百般信任,王振说啥他都信,每次见到王振都叫其先生。

此人砸烂朱元璋生前所立铁规,后来在乱军被剁成肉泥

剧照——朱祁镇

身处权势的中心,王振愈发忘乎所以。说起来比较搞笑,这样的一个死太监,居然也想扬威于塞外。正统十四年,在他的撺掇下,朱祁镇不顾大臣的反对,带领二十万明军精锐,号称五十万,亲征塞北。想来这次亲征的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在王振的指挥下,明军由本可以全身而退变成全军覆没,皇帝被瓦剌生擒。在乱军中,王振也被愤怒的明军剁成肉泥,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然而,原本强大的明朝从此开始走向衰落。宦官乱国,谁之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再下面点赞,收藏和评论留言,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难免有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指正。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不懈努力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