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汙染」這個鍋農民不背!

我國農業用地汙染情況不容忽視。農田被汙染情況頻現。種植養殖及食品加工,食品安全環環都有問題。如果不能夠從源頭阻止和修復被汙染地塊,那《我不是藥神》裡的患者數量仍會不斷增加,其中可能會有我、有你、有我們的家人。

“農田汙染”這個鍋農民不背!

6月29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面向世界·中國在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角色、機遇和挑戰”座談會上,北京大學原校長、現代農學院院長許智宏發表了上述看法。

今年1月,北京大學宣佈正式成立現代農學院,並聘任76歲的中科院院士許智宏為首任院長。

許智宏在座談會上談到,農業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但中國農業正面臨結構性矛盾。

“我們很自豪,糧食產量實現十二年連增,這幾年基本上穩定在很高水平。但也存在著問題,國庫中的糧食和全國一年的產量差不多,大量糧食在國庫;每年還有很多損失,每年還要進口大量糧食,去年進口差不多1億2千萬噸,不是個小數目。”

糧食高產但還要依賴大量進口,“說明我們的生產沒有符合我們社會的需求,一方面結構性過剩,一方面結構性短缺。所以中央提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下功夫要解決結構性矛盾。”他說。

“農田汙染”這個鍋農民不背!

許智宏引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數據稱,世界糧食增產的主要因素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單位面積產量的增加中,發達國家有60%至80%來自於優良品種的培育。中國到“十二五”結束時,品種改良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了45%。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們對田種得好不好的標準,長期以來首先是高產,品質卻不一定有保障,大部分品種需要依靠大量化肥。對育種來說,高產、優質、少施化肥,很重要。”

許智宏還強調,農業生產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對環境友好,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也要保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但農業對環境汙染的貢獻率已經差不多佔到中國環境汙染的一半。

2015年4月,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也曾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中國農業資源環境遭受著外源性汙染和內源性汙染的雙重壓力,農業可持續發展遭遇瓶頸。農業已超過工業成為中國最大的面源汙染產業,總體狀況不容樂觀。

“現代農業更多的要思考未來農業發展的經濟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許智宏說。

“農田汙染”這個鍋農民不背!

為什麼北大要建設現代農學院?

許智宏認為,因為“現代農業不僅是自然科學問題,涉及到社會科學、甚至人文科學,因此科學家僅僅從事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研究,不瞭解社會、經濟是不行的”,北大還有很多別的學科,可以利用學科優勢,研究解決農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到底是什麼讓農田汙染的?那些化學制品?農藥?難道這些是農民製造的?是誰花言巧語的說這些東西怎麼怎好!

千萬別把農田汙染推給農民!這個鍋農民也不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