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好话不听坏话,结果敌军攻到都城了,士兵报告:我国风调雨顺

桀是夏朝的亡国之君,在中国历史上以荒淫无道残暴而出名。在后世的朝代中,能够冠上“桀”字的朝代,其统治者都是荒淫残暴,比如桀宋、桀燕。今天所说的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正是这样一位荒淫无道的统治者,他统治的时期被人冠上“桀宋”。这个人就是战国时期宋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宋康王。

只听好话不听坏话,结果敌军攻到都城了,士兵报告:我国风调雨顺

大家都知道,几乎所有人都喜欢听好话,而对于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的帝王们来说,他们听到的阿谀奉承之话肯定是最多的。如果这个时候是个英明之君,他可能还会明辨是非;但如果是个昏暴之君,好话奉承话听多了之后就只会听好话,一旦有人说出对他不利的话,立马就会遭殃。当然这些昏暴之君如此做派,最后又会报应在自己头上。当秦二世在面对赵高派人来杀自己的时候,就问旁边的宦官: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赵高谋反?旁边宦官的回答是:我告诉你我还有命吗?我早告诉你有人谋反,你会把我都给杀了!秦二世昏暴如此,死也是活该了。而当宋康王在面对这种情况时,表现得和秦二世却出奇的相似。

宋康王子姓戴氏,名偃,原本只是宋国的公子,宋国国君是自己的哥哥剔成君,他这个国君之位是公元前329年时他通过武力袭击软弱的哥哥夺取过来的。他夺得国君之位的时期已经是战国中期了,诸侯国们已经打了几百年战争了,最后剩下战国七雄和其他几个小诸侯国了,宋国就是这些幸运的小诸侯国中的一员。如果对于自己国家有清晰定位的话,相信宋康王此时不会主动挑起与其他国家的战争,毕竟实力摆在那。可是宋康王偏偏不,在当了11年国君后,他也学七雄中的其他国家一样,不顾实力的也开始称王,要知道那个时候连赵国都还没称王,秦国韩国燕国等也才刚开始称王没几年时间而已。

只听好话不听坏话,结果敌军攻到都城了,士兵报告:我国风调雨顺

称王也就算了,迷信武力的他紧接着就四处开战。刚好那个时候,他看到城墙上有只小鸟产了幼鸟,让占卜师进行占卜。占卜师对此的解释是:小会变大,大就会称霸,宋国肯定会称霸天下!听了占卜师的预言,宋康王别提有多高兴了,马上出兵攻打周边小国。周边有两个小国:滕国和薛国。经过他这么一打,两个小国被打蔫了。初步检验了宋国军队的实力后,宋康王觉得宋国强大,想要挑战当时的国际秩序,于是跟战国七雄中的接壤国开仗了。首先攻打东边的齐国,夺取了齐国五座城池;打完齐国又出兵攻打南边的楚国,结果夺地300里;打完楚国又向西打败魏国。宋康王的如此举动,惹得当时的大国们对之耳目一新:没想到宋国还出了这么一号疯子!因此给了他一个称号“桀宋”。宋康王如此举动就类比于今天韩国敢依次和中俄日等国动武一样,无异于是自掘坟墓。

宋康王对外四处树敌开战,而自己对内却统治残暴,不会搞经济建设,惹得国内民怨沸腾。宋康王觉得臣民不怕他,就问相国唐鞅为何如此,唐鞅的回答是:杀得人太少了,杀的都是坏人没杀好人。宋康王听后就把相国砍了。宋康王觉得唐鞅的话有道理,残暴程度更甚。当了几十年国君后,国内矛盾不断累积,齐国见此就联合魏楚两国攻打宋国了。

只听好话不听坏话,结果敌军攻到都城了,士兵报告:我国风调雨顺

齐国打来,宋康王不相信,认为齐国如此孱弱怎会打我强大的宋国,这个昏暴之君没有清醒的认识,快死了还只认为自己是最强最牛的。于是,宋康王派人去侦探敌情。派出的人马上回来答复:齐国军队越过国境线了,朝着都城而来。宋康王觉得不可信,马上召开大臣会议。朝中奸臣们却一个个说:宋国强大齐军虚弱,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宋康王听完后,觉得哨兵撒谎,结果砍了哨兵。接着派出第二个人,结果第二个回报一样的消息,不用说又是被砍。一连派出去三个,三个因为说了同样的话,结果都被砍了。到了第四个,此时齐国就要打到都城了,他慌张的跑回去报告,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哥哥,结果这个哥哥说道:前面三个报告的都死了,你再报告就是死,不如回报就说根本没看到齐国军队。第四个哨兵听了后觉得有道理,飞奔回去报告说:哪里什么齐国军队,国人都非常安定,我国风调雨顺中啊!听完此消息,宋康王开心得不得了,赏赐了这个哨兵大量钱财,然后说道:你们看吧,前面几个人果然没砍错!

只听好话不听坏话,结果敌军攻到都城了,士兵报告:我国风调雨顺

宋国没有做防御工作,齐国很顺利的就攻过来了。宋康王醒悟过来,赶紧逃跑,最后被齐军抓起来杀死了,宋国就此灭亡,土地被齐魏楚三国瓜分,此时是公元前286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