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害了中國還是幫了中國?

飄移小販574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這一思想,是為統治階級(集團)服務的,也是規範人們日常的道德行為的。從這兩個方面來講,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但對於整個社會的發展,人的個性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它是起阻礙作用的。我讀過一本美國學者寫的書,書名是《資本主義為什麼未能在中國發展》(不完全準確)。他在書中就講到,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於孔子的儒家思想佔有統治地位,導致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在世界科技已開始蓬勃發展,帶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的時候,當時的清朝政府依然在封建統治者的主導下閉關鎖國,經濟日益衰落;即使在所謂"康乾盛世",出現的也僅是虛假的、日落前的繁榮。最終被西方國家的"艦炮"衝開了國門,並與它們簽訂了一系列的喪權辱國條約。直至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使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得以推翻,在1912年元月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所以,孫中山、毛澤東等一些革命家對儒家思想從總體上都是持批判態度的,強調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個人認為,儒家思想中對中國歷史進程阻礙作用較大的有:一是錯誤的政治理念。什麼"君權天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這一老套而古板的政治理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會。這不但抹殺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批判精神,還把全國的臣民變為君王的奴才。勢必導致思想的僵化,束縛了人性的自由與解放,談何革新和創造?二是森嚴的等級觀念。什麼"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儒家尤為卑鄙的理論是把人分為三六九等,而且這種劃分是與生俱來的。之後發展的"成分論"、"血統論"其實就是儒家這一思想的"革命版"。三是嚴重地窒息人性。最能體現的就是孔子關於"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訓條。這就是說,未經統治者的允許,人民是不能去看,不能去聽,不能去說話,不能去行動的。在民主與法治的社會里,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人民就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事,表達他們想說的話,看他們想看到的東西。唯有如此,人民才能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有當家作主的權利,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與智慧,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最大的貢獻。此外,儒家思想片面強調個人修身養性、卑視女性等,也存在一些糟粕。

總而言之,儒家思想是催生奴性思想的根源,對中國千百年來專制制度的形成具有決定性影響。當代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功,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功,都是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勝利,都是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共同努奮鬥取得的勝利。



玉堂行佛人


頭條上攻擊儒家的真是甚囂塵上,只要是罵儒家的,都是點贊甚多,彷彿他們深受儒家毒害一樣!實際上當代的中國人,別說什麼普通人,就是大學博士,能背出《論語》《孝經》之類的儒家書籍的都是少之又少,他們說儒家害了中國,實際上是要打擊漢民族的文化自信,瓦解漢民族而已。

出於個人的良心,我覺得有必要和頭條的儒黑辨一辨,雖然這些儒黑都是拉黑我的。

頭條的儒黑們攻擊儒家的一條,便是儒家讓中國人懦弱沒血性,第二條是讓中國人固步自封阻礙科技發展,總之彷彿沒有儒家思想,中國就能在兩千年前進入工業社會,統一地球,現在早就已經能取代朝鮮,成為宇宙第一強國了!

那麼我們來看看儒家是否真的讓中國人沒血性呢?

從歷史上看,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要求軍官背誦儒家經書的是東漢,東漢時漢明帝要求禁軍軍士背誦《孝經》,三國時夏侯惇眼睛中箭,就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按照儒黑們的講法,那麼東漢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懦弱的朝代吧!因為儒家讓人奴性沒血性麼,軍官都背《孝經》,這個朝代還有什麼出息呢?但恰恰是東漢,是歷史上“獨以強亡”的朝代,東漢的軍隊在末期都在暴打外族!中原王朝對外用兵的兩大巔峰,一是“封狼居胥”,在漢武帝獨尊儒術後成就,二是“勒石燕然”,就是這個軍官要讀《孝經》的朝代成就的。東漢還有馬援立銅柱於交趾,耿恭十三壯士歸玉門。而且這個朝代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漢奸軍的朝代!

從地域上看,漢族受儒家思想影響比較大的地方,一個是湖南,宋代時嶽麓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元軍入侵,嶽麓書院的學生全部死戰不降。而湖南因為嶽麓書院,近代出了大量人才,“唯楚有材,於斯為盛”!二是四川,近代川人大多參加袍哥,袍哥是儒家名教與江湖習氣的結合,近代川人的血性,不用我多說的,三是潮汕地區,潮汕人的封建習性,重男輕女現在不減,但你要說潮汕人孬種,只怕會被砍死!四是江浙地區,青洪幫也是儒家名教與江湖習氣的結合!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民眾讀書人仇視儒家的時代,一個是西晉末,一個是當代,但這兩個時代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男人女性化,偽娘橫行。

另外我們再來看下儒家是否阻礙中國科技發展,阻礙了商業發展。那我們來看看中國出進士狀元多,受儒家毒害嚴重的地區,現怎麼樣的。

江浙地區,歷史上出狀元和進士最多的地區,現代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與工程院士最多的地區,商業也很發達,與儒黑們所講的相反。江西,徽商曆史有名,湖南,近代出了大量人才,近代中國歷史影響極大,廣東,儒家宗祠文化遠超北方,但廣東人奴性嗎?近代的中國革命史,就是廣東人出頭,湖南人出人,江浙人出錢!

從個人與家庭來講,受儒家影響重的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相敬如賓!對個人發展更為有利!這其實也是每個正常人理想的家庭!

所以儒家對中國有利還是有害,正常人會有自己的判斷。大家不要被這些譁眾取寵,毫無責任的儒黑文人所愚弄誤導!


東風一起千帆動



儒家思想是害了中國,還是幫了中國?

通過兩件法儒之爭的事件,來評判吧。

一、誹謗之法。

秦始皇創立誹謗之法。即批評政治,罵天子者,誅!

漢文帝時,重用儒家大師張倉為丞相。放開言論,廢除誹謗之法。夷族連坐之法。張倉廢法,是中國法治史上一次巨大的進步。

漢武帝時,法家酷吏張湯重立誹謗之法,夷族連坐之法。張湯立法,是中國法治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隋文帝時,再次廢除誹謗之法。隋唐宋三朝,皆無誹謗罪。

明清又立誹謗罪。

二、疑罪從無與寧枉勿縱。

法家主張寧枉勿縱。儒家主張疑罪從無。孔子曰:大辟,疑,赦。五刑,疑,赦。孔子提出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比古羅馬,領先了五百年。

1994年,聶樹斌因自行車顏色與罪犯一樣,被以強姦殺人罪處死。十年後,真兇落網。但河北省高院遲遲不給聶樹斌平反。2015年底,國家元首主持會議,杜絕冤假錯案。2016年,該案移交給山東省高院審理,並最終判決聶樹斌無罪。

儒家疑罪從無,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論。代替法家寧枉勿縱的思想,是中國法治史上一次巨大的進步。

孔子早已經為人類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一、法治: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

二、憲政。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標準約束君主。然後,再以臣道的標準約束臣子。就是把君主和權力關進牢籠。

三、大同。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

今天,已經有很多國家實現大同社會了。

孔子思想,不但是中國,而是全人類的一盞明燈!


楊朱學派


我不懂啥意思一直會見到如此低智問題。

我也一直認為有勢力企圖灌輸儒家禍害中國的反動思想。

儒家思想到今天兩千餘年,把中華這麼多民族融合一起兩千餘年,這世界只有中國獨有的,我們要引以為豪,這已經充分肯定了儒釋道,這是歷史給予肯定的。

我們不能把近代屈辱史的原因歸根於儒家,這很愚蠢,相信懂點歷史的人也不會這樣認為。只有被網絡不良勢力洗腦的噴子才會如此抨擊儒家,這種噴子幾句話寫不清楚的。

恰恰當時強大的小日本也是非常奉行儒釋道!

不可否認儒家被封建統治者利用了近兩千年,一些儒家思想被曲解,我們應該還原本意。

不可否認文明已經進程了兩千餘年,我們不該刻板的去理解它的字眼,而是與時俱進的發揚光大。

(我就一直試圖的想把春秋戰國百家思想與世界各國哲學經典融入比較。才華不夠寫不出滿意的啊,有一起的嗎?很希望多討論。)

補充:(回應評論區)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至今兩千餘年。

科舉四書五經,華夏各族莫不學之,用之主流,統一至今達兩千年。如此之多民族統一,跨地勢之複雜,望四海內外為中國獨爾。

陳訴的這些事實是鐵錚錚的歷史,兩千年中國文化儒家一直是主流(包括元,清)。

近代受小日本欺辱,而日本早在隋唐入華學習,鑑真傳教起至今主流思想皆是儒釋道為主流思想,傳承之正統,甚至好於中國。

夫觀西方之思想著作,無不出諸子百家,可謂看似有別實則相同。

儒之仁義禮智信,儒之天下為己任,儒之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儒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難道不是當今普世價值嗎?

你們之所以抨擊儒家,完全受不良網文所害,乃不良勢力所為,警惕偉人的告誡:人民容易倒在糖衣炮彈中。



先知中道


對於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去看待。

好的一面:1

孔子也好還是孟子也好還是荀子也好,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為了能夠為人民謀幸福。

2

我最喜歡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觀點。也喜歡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觀點,也就是天命論,我理解為這件事情我明知做了不一定會成功,但我怕不做會後悔,所以我寧肯去做,至於成功不成功就交給上天吧,但我至少做了,我哪怕最後失敗了也無怨無悔。

3

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實行仁政,提倡民貴君輕,與民同樂。

4

荀子的觀點是人的自然屬性是惡的,但經過後天改造可以變善,所以教育的一個目的就是由自然屬性中的惡變成改造後的善。正是因為儒家提倡人性有善,所以可以採用引導的方式來統治人民,而不是採用鎮壓的方式。

5

正是因為每個人心中有善的一面,所以發生戰爭後對待戰敗的敵人會先用引導的方式感化他們,如果最後真的不行了,再殺掉他。

還有其他優秀的地方就不例舉了。

缺點弊病:1

首先儒家畢竟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下的產物,孔子這些先聖更是從奴隸制到封建制過渡的那個時代,所以歷史侷限性在所難免。

2

由於儒家是以聖賢為標準的,但是歷史上聖賢能有幾個人呢,所以一開始門檻過高,過於理想化,現實可操作性很小。

3

儒家學說是提倡回到西周的,但如果真回不去回到東周也行啊,。但是我們都知道過去是回不去的,也是不現實的,我們只能做到與時俱進。

4

正是因為現實可操作性小,所以最後被統治階級利用了。成為遏制人們思想的工具,所以這也是成為了一種包袱。

綜上所述,我做了個總結:

1儒家學說有好有壞,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要用一分為二的思想去看待,我們要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精神。

2其實主要還是當時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不好,不過呢,這個問題也要一分為二去看待 。不在這裡說了。


翼234244392


儒家主張仁義禮智信,核心不是仁,而是禮,是維護禮。禮是什麼呢?儒家的禮,就是等級制。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仁義禮信孝誠等道德概念不是儒家獨有獨創的,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經存在,都是美好的品德。但同樣的字眼,儒家的概念與別人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儒家所倡導的道德標準的核心思想禮,不是別人講的禮貌的禮,而是周禮,就是等級制。

儒家所追求的和,是追求階層和社會的穩定,而不是社會的和諧。

朱熹說,儒家的仁就是愛人,但這個愛不是愛所有的人,是內外有別的,是同一個等級的人之間的愛。儒家的智,不是指智力,也不是指知識,而是指明辨事理,意思是,如果你不贊成儒家學說的禮,你就是不智。

儒家學說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社會穩定,從而維護王權專制統治。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儒家的道德教育不是為培養、提高人的道德而實施教育,而是為了維護等級制而實施教育。

老子與孔子有個辯論。老子是,你孔子的學說不符合天道、地道,也不符合人道,不是道法自然,是虛偽的,是禍亂之說。

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其理論依據是人的性本善論。我認為,人是從動物進化而來的,因此,人的本性與古猿是一樣的。猿人為了生存而吃動物植物,是生存所需的本能,談不上善或惡。人也不例外。人在幼小時期,是不存在善惡概念的。善是後天教育的結果。如果人是性本善的,而善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那麼,還要費心費力實施道德教育做什麼呢?這就是儒家學說的悖論之一。當一種學說的理論基礎是錯誤的情況下,自然這個學說也就可以被斷定為不完善甚至是不正確的了。

儒家學說發展到宋明清時期,孔子的思想已被後世篡改得一塌糊塗了。譬如程朱理學,走向了“存天理,滅人慾”的極端,全國範圍推廣女人裹小腳,女人被推入悲慘境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士農工商,輕視工商業,視科技為奇技淫巧,稱奇人異士人為雞鳴狗盜之輩。人的思想被禁錮,逐級變得迂腐、懦弱,社會死氣沉沉。讀書人讀來讀去就是這幾部科舉必讀的儒家經典,讀書做官成為唯一的讀書目的。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在原地打轉轉。如果今天的高考仍然是考這幾部儒家經典的話,那麼,今天的中國與唐宋明清是一樣的。

明清開始興盛的民間編纂的家譜(族譜),必有家訓,而家訓正是儒家學說在鄉村的普及推廣的主要抓手。家譜既保存了家族歷史,也為儒家學說在鄉村的推廣傳承起到了主要作用。

孔子承認儒家學說並不能用來治理亂世。

儒家學說之所以得到各朝各代帝王的尊崇,就是因為帝王看到了儒家學說在維護王權統治方面的獨特作用。王權所推崇的“外聖內王”或“外聖內法”的“聖”指的就是以儒家學說。這就不難理解儒家道德觀念為什麼會成為封建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原因了。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儒家的的確確維護了中國社會穩定,有利於中華文明的傳承,但由於其立論依據(性本善論)的錯誤,以及維護專制統治的功利性、後續儒家理論的走極端,也使得中國社會慢慢走入腐朽、迂腐和死氣沉沉。

歷史發展到了今天,中國人種種不文明行為標誌著傳統道德的淪喪。和、善、仁、義、禮、信、孝等美好的品行不是儒家的專利,也不應該被人們棄之如敝履。否則,人跟野獸又有什麼區別呢?

讓善、和、仁、義、禮、信、孝這些美好的品德重回中華大地,重新深入人心,是必要的,有益的,也是必須的,也不與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衝突,是相融的,是一致的。

不要一說傳統美德就認定是儒家學說,中華傳統美德還包括了其他很多學派的合理成分,也不要一說起去除糟粕就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可以斷定,如果我們的國民沒有養成美好崇高的道德修養,那麼,復興中華就是一句空話,即使復興了,也不過是復興了動物世界和叢林法則,與中國夢、大同社會和共產主義理想南轅北轍,而變得毫無意義。

自信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之上的;文化自信也是建立在優秀文化這個實力的基礎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空喊口號基礎之上的,否則,誰信呢?

因此,中國要在全人類面前樹立文化自信,那麼,就必須展示出中華文化的優秀來;要展示出優秀的中華文化,就必須傳承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不管怎麼說,無論時代怎麼變遷,幾千年來沉澱下來的真正美好的合理的科學的優秀的人類道德內涵是不會改變的。


戰略預警智庫


儒家思想在中國影響深遠,從漢朝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思想一直是我國封建君主推崇的正統思想,到了近代,由於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封建制度漸漸被人們摒棄,而儒家思想作為封建制度的王道思想,自然成了反封建人士的打擊對象,當中國被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時,近代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反孔運動,經歷了太平天國的農民起義、資產階級革派的辛亥革命以及達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八十多年前,時人發憤於國之積弱,詬龜呼天。一批深受西學影響又急欲救亡圖強的激進青年,發起了一場中國近代以來“反孔非儒”的高潮"。他們抱著"打倒孔家店"的決絕姿態,否定了作為中華兩千多年文化主流的儒學,使儒學歷經空前的厄運。億萬人民高喊"打倒孔老二"的噪音充斥在中國的大地上,就這樣使孔孟儒學乃至孔孟本人蒙上了不白之冤。至此,儒家所有學說,似乎全是惡名昭著,不屑一提。甚至於一些人一聽說是"儒學"、"孔孟之道",就怒斥為"腐儒"、"孔老二",神經緊張地象似拉上弓弦的箭矢,不分青紅皂白大加詆譭。

然而,並不是說所有人都說它不對他就真的不對,儒家能夠昌盛近兩千年並不是僅僅因為君主們的統治需要,而是確實有其獨到之處。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以《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等書為經典。可以看出儒家的一些思想在今天仍然是我們所推崇的,比如以仁、恕、誠、孝為代表的核心價值觀,注重品德修養,提倡教化和仁政,這些在今天我們仍然在提倡。而忠君思想其實在今天何不轉化為忠於祖國。

另一方面,單單說儒家人士對中國的貢獻更是數不勝數,不說孔孟,單單唐代以後,就出了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等大才,對中國哲學、政治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所以,總的來說,儒學對中國的好處肯定是大於壞處的,這就如同一把刀,如果有人用這把刀犯罪,難道還要怪刀本身嗎?儒學作為一種發展了幾千年的思想有很多值得當今社會人借鑑和學習的地方,近年來,世界各地都在興辦孔子學院,沒道理在儒家的發源地反而要去質疑儒家思想存在的必要性。

尤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其實和儒家的許多思想是不謀而合的,所以,應該持客觀的態度去看待儒家思想,取其精華之處,用於自己和國家的發展。


盛唐小民


儒家研究人性,提出仁義禮智信的核心價值,讓中華文明得以保持數千年,其本質就是社會倫理學。至於儒家社會實踐中被統治階級利用改造,被汙名化,就要客觀來看了。但無論哪個時代,無論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做人總是要的,仁義禮智信,是一種人文選擇,並非意識形態的對抗。比如資本主義也稱之為“博愛”。放不放棄儒家無所謂,但假如放棄做人的原則和準則,那這個人其實是借用打擊儒家的名義,違揹人性良知。而如果社會價值尊重仁義禮智信,那儒家不儒家也無所謂了,就是個名義罷了。現代社會缺乏倫理道德,造成社會混亂,小人流氓無德者橫行,這些都是社會倫理道德失序的結果。重建道德,可以取儒家精華,而不是復辟儒家封建文化。這點要明確了,不要被少數沒知識,不願意受約束的,不願意走向良善的人所迷惑,現代社會,需要重建倫理道德秩序,這才是重點。


冬98592


儒家思想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不可一概而論。

拋開儒家思想對統治階級的作用,儒家思想中積極向上的內容很多。儒家思想中倡導的道德和文化,是和平年代維繫整個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關鍵在於儒家思想所倡導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有多少人心甘情願地身體力行。

儒家思想中也有很多消極負面的東西,被一些人,特別是官僚士紳,在利已主義方面發揚光大。有些人滿口的仁義道德,學識上滿腹經綸,背地裡卻幹著禽獸不如的事情,背信棄義,貪贓枉法,吝嗇貪婪,爾虞我詐……明面上是君子,背後卻幹著小人的勾當。那些以大儒君子自居的高人,將儒家思想中胸懷家國天下的精粹棄之如蔽履,極力表演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把戲,誤國誤民,帶壞了社會風氣。一個老鼠就會搞壞了一鍋湯,老鼠成氣候了,這個社會就會汙濁不堪,更可怕的是會形成一種潛規則:阿諛奉承是情商高,明哲保身是大智慧,做個好人只會吃虧,做有骨氣敢說敢做的人要吃大虧甚至被殺頭,如果忠臣義士被殺的絕了種,那就只能剩下奸佞之徒的基因長盛不衰。

現實告訴我們,建立在儒家思想和文化基礎上的封建王朝,在世界歷史洪流中已經顯得不堪一擊。近代以來,由於一些海盜出身的國家,在全球幹著禽獸一樣的事,像虎豹豺狼一樣,在世界各地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這時候,隨著工業和科技化,列強在軍事方面日益強大,經濟需要持續增長,它們就必須不斷對外掠奪和擴張。儒家思想中那些中庸、忍讓、和善、知足等思想文化,造成國家在工業化和科技面前的巨大落後,最終使中國在野獸圍攻下吃了大虧。中國人這才體會到,過去那種恬靜祥和的田園生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對待那些像野獸一樣的國家,需要自己變得更富更狠更強,不能再像過去與人打交道那樣與豺狼和諧共處了。所以要融入新的文化和思想,加強教育,大力發展科技,努力實現工業化,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才能生存和發展。


遼闊海天


儒家思想或其它思想,都有好壞兩面,是客觀存在的東西;就似一把菜刀,關鍵是你拿到菜刀後,你怎麼用。你可切菜做頓美食,或助人為樂幫人去山上砍捆柴火,或揮舞菜刀恫嚇人甚至殺死幾個人。當然,以上假設的選擇,你究竟選擇哪個?按照馬克思主義內因論的說法,是你自己本身的矛盾衝突(內因)決定的。

如果把中國歷史社會看成是一個變化的事物(或現象),那麼影響其變化外因之一是儒家思想,而歷史社會的主體或創造者——人(統治者、民眾)則是中國歷史社會變化的內因。因此,從這個角度講,中國歷史社會後來走向衰敗,是內因決定外因,是人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選擇了儒家思想消極的一面,相當於拿起菜刀不是殺雞改善伙食而是殺人了。故,是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害了自己,不是儒家思想這個客事物想要害人。

然而,還有一種與馬克思主義內因論相反的觀點。按照凱文-凱利《必然》中所謂科技的12種趨勢中的顛覆理論:內因從來不是主要原因,顛覆都是外因引起的。如醫藥界的創新和發展,都不是醫藥界推動的。搜索引擎的創新,也不是從搜索開始的。如VR(虛擬現實),在25前就出現了,但VR進入大眾視線,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

VR出現25年後,今天產生了顛覆人類認知,以及人類社會生活方式的作用,即虛擬等於現實,現實等於虛擬,虛擬與現實將合為一體,沒有區別。人類認知如此顛覆性的變革,不是人的內因造成的,而是外因造成的。

按照"顛覆理論"的說法來理解儒家思想對中國歷史社會的作用,是否可以描述如下。

同前述,把中國歷史社會看成是一個變化的事物(或現象),那麼影響其變化外因之一是儒家思想,而歷史社會的主體或創造者——人(統治者、民眾)則是中國歷史社會變化的內因。儒家思想在春秋時期出現,孔子自謂"喪家犬",很不起眼,就如25年前的VR,沒幾個人在意。然,漢代時,儒家思想突然被皇帝看重,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恰如25年後的VR突然進入人的視野,顛覆了人的認知,儒家思想開始深刻影響中國歷史社會的變化。儒家思想好的一面相當於虛擬,儒家思想壞的一面相當於現實,其對人認知的顛覆就是:分不清好壞,即分不清虛擬與現實,把兩者等同起來。如此,儒家的好與壞兩面都在中國歷史社會的變化中發生作用,中國歷史社會的變化就遊離在儒家思想的好與壞中,而表現在中國歷史社會的主體或創造者——人(統治者、民眾)的身上,好與壞混合為一體,就出了許多偽君子。

偽君子,孔子謂之鄉愿。孔子說他很厭惡鄉愿。由此推論,孔子創儒家思想,並非是欲培養鄉愿,進而危害中國歷史社會。

按譚嗣同的說法,自秦始二千年,皆鄉愿。譚嗣同顯然認為,儒家思想害了中國歷史社會。

但是,又一細想:沒有儒家思想這把菜刀,並不意味著就什麼都沒有了,還有鐵鍋、筷子、碗等等。這些物件,皆可殺人,但他們自己不會跑去殺人。

歷史社會的變化方向,人自身的選擇是關鍵因素儒家等思想。不過是諸種客觀事物,其本身是冷冰冰的,沒有意志、感情的。

總之,是人利用思想去認識改造客觀世界,而思想本身不可能去認識改造世界。人自身,是最重要最關鍵的。把社會、人自身的不好,歸因到儒家思想,或什麼主義,是社會心理學上所言的典型利己主義歸因偏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