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骑马坐轿到公交地铁,我们走过了多少岁月

从骑马坐轿到公交地铁,我们走过了多少岁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是杜牧《过华清宫》诗中的一句。

读到这句诗,我们的脑海中不由地就会闪现出一个场景来:

一匹青鬃白马,昂首扬蹄,远远地飞奔而来,然后裹挟着一股混合着泥土青草和马粪味儿的疾风,从我们身边忽地一闪而过,顺着一条没有尽头的土道绝尘而去……

马,在唐代,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不管是日常出行还是长途远足,无论是传信递物还是行军打仗,基本都离不开它。

因为它快!在古代所有的交通出行方式中,骑马应该是最快的一种。

既然说到这里,小编想和习惯了公交自驾、高铁飞机的大家伙儿一块儿聊聊古代的那些个交通工具。

在中国古代,那时的出行主要依靠马、驴、牛等牲畜以及车、辇、轿、船等工具。

我们先来说牲畜。

中国古人使用牲畜出行的历史很早,《周易》的“随卦”已有记载:“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东汉光武大帝骑牛得天下。“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

南唐后主李煜在《望江南•多少恨》词中曾描述过当年江南金陵城内人们乘车骑马的盛况:“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马和牛在中国使用很早,而驴、骡是在汉朝时才引入的,但民间骑驴最多。因为驴比马廉价。

刘秀当年读书时还和同学一起买驴出租“勤工俭学”。《东观汉记》:“(刘秀)随其叔父在萧,入小学。后之长安,受《尚书》于中大夫庐江许子威。资用乏,与同舍生韩子合钱买驴,令从者僦,以给诸公费。”

杜甫诗云:“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李贺《苦昼短》:“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陆游一人的“骑驴诗”就有几十首,如《遣兴》:“前岁峨冠领石渠,即今山市醉骑驴。”

宋王钦若等人编修的《册府元龟》记载,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京兆府上奏:“两京之间,多有百姓僦驴,俗谓之‘驿驴’,往来甚速,有同驿骑。”

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出,当时以马、驴作为代步工具已经非常普遍了。

清顾炎武则在《日知录》中称:“尝考驴之为物,至汉而名,至孝武而得充上林,至孝灵而贵幸。”

从骑马坐轿到公交地铁,我们走过了多少岁月

当然,马因为快,所以更受欢迎。

骑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但逐渐为平民百姓所接受,当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至唐代骑马之风盛行,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骑马高手众多,由于不少诗人好建功立业,和马有关的诗作数不胜数,如李白、岑参等。

《诗经: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诗经: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李白《广陵赠别》:“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

岑参《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此报平安。”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杜甫《哀江头》:“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天,一箭正坠双飞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马,通常按照用途分为三种:日常骑行、驿马和战马。

驿马和战马都属于官用马。

驿马是用来传递军情、官方文书或信函的,对马的速度和耐力有一定的要求。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各地设立统一的驿站,以方便传达命令和传输军情,自此历代均有驿站。一直到清代洋务派在全国设立邮局之后,才逐渐取消了“飞马传书”之传统。

林则徐《驿马行》:“生初当乏飒爽姿,可怜邮传长奔驰。昨日甫从异县至,至今不得辞缰辔。”

战马比驿马的要求更高,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和专业的训练。其中西域出产的汗血宝马是最好的战马。

战马大规模投入作战始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到汉武帝时远征匈奴、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西征东欧……战马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

项羽《垓下诗》:“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冰凝。”

在我国,战马骑兵一直到80年代中期,之后,军队由摩托化和机械化代替了骡马化,骑兵作为一个兵种才被取消。

从骑马坐轿到公交地铁,我们走过了多少岁月

我们再来说说车。

古代的车主要分人力车和畜力车两大类,其中畜力车是最主要的出行工具之一。

乘车出行先秦时已很普遍。

楚国屈原《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诗经:氓》:“自我徂尔,靡有朝矣。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最早的车多是官用,即所谓“公车”或“官车”。

大夫级别乘坐的车叫“轩”,曲轅,车厢前高后低、有帷幕,车身以兽皮装饰叫“皮轩”,鱼皮装饰的叫“鱼轩”或“夫人车”。诸侯乘坐的车叫“路车”,一般是四马或五马驾车。

墨子《公输》:“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与敝舆也。”

《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天子乘坐的车叫“驾”,为六马车。

古代帝王出巡,“驾”前有道车5辆,游车9辆,以显“九五”至尊,两边有仪仗队和侍卫队伍。

司马相如《上林赋》:“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镂象,六玉虬,拖霓旌,麾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孙叔奉辔,卫公参乘,扈从横行,出乎于四校之中,鼓严簙,纵猎者。”

从骑马坐轿到公交地铁,我们走过了多少岁月

后来,民间用车也多了起来。

东汉桓谭《新论•谴非》:“楚之郢都,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

宋丁昇之《婚礼新编校注•婚礼》:“婿至妇氈车后之右,举簾以俟。”那时的新媳妇坐氈车,前来迎娶的新郎要站在车边,把车帘掀起来。

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他在杭州看到“街车”往来驰骋。顶上有盖,四周挂有绸幔,能容六人乘坐。这种街车属于车行,“那些喜欢游乐的男女常常雇它代步。”

到明清时,这种车改进为“轿车”:装有两个轮子,用马或牛拉,有带窗子的车厢,前后或左右开门,可坐两人或多人。

另外还有一种专门在军队作战时乘用的车,叫“战车”。战车以乘为单位,有大小之分。春秋时期的战车是方形的,大约宽3米,驾上马车后,主长也是3米左右,一辆战车约占9平方米的路面,一般乘坐3人。每辆战车配备士兵75名,“千乘之国”则有士兵75000人。

《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佳鹰扬。”

《大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下来,我们再聊聊轿子。

人常说“骑马坐轿”,可见轿子在古代也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交通工具。

据考证,轿子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是在辇车的基础上发明的,是去掉了轮子、“人荷而行”的辇车。

到唐宋时,乘轿出行已很普遍。

宋杨万里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暖轿行春底见春,遮栏春色不教亲。急呼青繖小凉轿,又被春光著莫人。”

轿子在当时也叫“檐子”,一般由2人、4人、8人抬着。

8人抬的大型轿子,即所谓的“八抬大轿”,是官宦或有钱人乘坐的。

古代娶亲租用轿子兴起于北宋,娶亲用轿子也被称为“花檐子”,明清时称“花轿”。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至迎娶日,儿家以车子或花檐子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女家管待迎客,与之彩段,作乐催妆上车檐……”

司马光《书仪•婚仪上》:“今妇幸有毡车可乘,而世俗重檐子,轻毡车。”

一直到民国时期,民间都喜欢乘轿子出行,那时的轿子类似于今天的“TAXI”。

1919年2月《申报》刊载,当时苏州城有方便乘坐的“藤轿”1200乘,租用时以一里为站,每站60文,而讲究一点的“呢轿”租费为每里3角。

从骑马坐轿到公交地铁,我们走过了多少岁月

大家说道旅途感受时常用“舟车劳顿”来形容。

那么,我们最后就说说这个“舟”。

乘舟出行游玩古已有之。

《诗经: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诗经: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白居易《湖上夜饮》:“郭外迎人月,湖边醒酒风。谁留使君饮?红烛在舟中。”

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杨万里《甯桥小渡》:“桥坏仍泥滑,舟横隔水呼。岸头危径窄,轿子莫人扶。”

如果舟挂上帆,则可远距离航行。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韩驹《夜泊宁陵》:“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从骑马坐轿到公交地铁,我们走过了多少岁月

古代,用于水战的船也叫作“楼船”,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供船工驭船之用,上层供甲胄之士专用,便于远距离航行。

秦时已有楼船,汉代时,其规模、形制均较秦时大得多,是当时重要的战船船型。

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曾率有大小楼船两千艘,战士两万余人,可见汉代楼船军规模之大。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当然,有的“楼船”是用来旅游的,相当于今天的“游轮”。

明张岱《陶庵梦忆西湖七月半》:“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

天子所乘的船叫“龙船”或“龙舟”。

《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 “烟销凤盖,波浸龙船。”

元柯丹丘《题赵子昂诗卷三十韵》:“江汉龙船下,东南王气收。”

隋炀帝多次巡游江都,随行的船队达数千艘,同行的后妃、宫女、僧侣、道士、官兵共计20余万,仅挽船的就有8万多人。

从骑马坐轿到公交地铁,我们走过了多少岁月

宋代以后有了指南针,造船技术更先进,船只可以出海,远航。

明代郑和下西洋时船队最大的船长44丈,宽18丈,装有12帆,可乘坐1000多人,堪称当时海上的“巨无霸”。船队最远曾到达了东非、红海和美洲。

今天,舟马车轿,它们承载着炎黄子孙和华夏文明走过了几千年的煌煌岁月。随着现代交通工具如汽车、高铁、轮船、飞机的相继问世,舟、马、车、轿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出行进入了更加高速便捷的时代。

对于在一个城市工作生活的现代人来说,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有共享单车、自驾、公交和地铁。其中由于地铁的便捷、高效,尤其是一出门到处堵堵堵的闹心交通状况,大部分上班族更愿意选择乘坐地铁。

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的大家伙儿应该留意到,在每列地铁的每个屏蔽门上都有一个编号。

这个编号有什么用呢?

从骑马坐轿到公交地铁,我们走过了多少岁月

你可以在上车前查一查换乘站出口对应的屏蔽门号,从而选择相同编号的屏蔽门上车,下车时便可快速换乘、出站,省出宝贵的几分钟,让你打卡签到时更从容;或者,在你内急时能够快速找到厕所,在你接站时更容易和亲朋好友碰头!

从骑马坐轿到公交地铁,我们走过了多少岁月

功能就是这么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