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世面的孩子,注定优秀!再苦再难也要领孩子见见世面!

见识、眼界有时候远比知识重要,一个拥有开阔眼界和广阔见识的孩子,往往比同龄孩子更优秀!观察一下身边的孩子,你会发现,有的孩子给人感觉特别「优秀」,他们彬彬有礼,宠辱不惊,性格活泼开朗,不怯场,还非常有主见,这种孩子将来在社会上必是比其他孩子要有经验的,肯定会比没有见过世面,思想狭隘的孩子优秀。

见过世面的孩子,注定优秀!再苦再难也要领孩子见见世面!

「见过世面究竟有多重要?」这个回答让无数人产生共鸣:

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她们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

01为什么有的孩子特别「优秀」?

前几天和几个好友聊到这样一个话题:你见过特别优秀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长什么样?

然后大家就纷纷列举了身边「优秀孩子」的父母们。

虽然大多数都是企业家、大学教授、高知人群,但也有一些家境很「普通」的父母。

好友A说,她就认识一位妈妈,来自二线城市。家庭经济说不上富裕,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是这位妈妈的孩子还不到5岁,就已经跟着妈妈游览了国内不少的名胜古迹,以及周边几个国家。

平时周末常常跟着妈妈到所在的城市或周边城市,发现各种好玩的,例如做彩陶、看人偶剧、徒步等等,很多大人都没体验过的东西,这娃儿都亲身体验过了。

所以虽然才小小年纪,他比身边的孩子就更为稳重,来到陌生的场合不会怯场,来到熟悉的场合也不会人来疯,并且很多时候,这娃儿总是好奇心满满,非常有主见。

比如,来到游乐场,孩子们都想去玩摩天轮、海盗船,他却想尝试「画个可爱的小丑妆」,原因是「我已经坐过摩天轮和海盗船了,我想化个妆,拍个照给爸爸看,看看爸爸还认不认得出我。」

好友B说,有位前央视编导的妈妈,现在在做家庭主妇。他们没有买房,还住在单位分的一个只能居住的老小房子里,物质方面也极为简朴。但她工作经常需要出差到处跑,她就带着孩子一起(从还未断奶的时候)。

所以她的孩子虽然还不到6岁,却像个「小大人」,不仅一点不怕生。在别人问她事情她如果不知道,就会礼貌地承认不了解,并给出「可以百度哦~」的建议;也可以在受到熊孩子误解的时候,说「妈妈我不理他就是了。您不是说过,话要说给懂的人听吗?」

这样的母亲,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差,后来见到她的孩子后,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深深感觉,家教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也正应了那句话:好的教育,就是要拼妈啊。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但他们的背后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

见过世面的孩子,注定优秀!再苦再难也要领孩子见见世面!

02见识多对孩子究竟有什么影响?

海明威曾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

这句话现在还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你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

以前去面试一对双胞胎女孩的家庭老师,认识了一位非常知名的董事长父亲。他的妻子在国外留学,所以他就既当爹又当妈。他告诉我,每次出差去国外,都会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他们在欧洲一路游历,去伦敦,去威尼斯,巴赛隆纳,然后又去巴黎。

他的一双女儿很开心,在伦敦自然博物馆出来之后,说感觉今天2小时的参观,收获并不比在学校里一学期的艺术课少。那位父亲也说,虽然我们请了假,但我们行万里路,都是知识。

他说:我们的父辈那一代人,是有贫穷基因的,他们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也没出去见过世面。所以,一直到成年之后,都会有一种对生活的不安全感,害怕没饭吃,所以拼命赚钱,希望出人头地,拼命地用物质来装点自己。而我希望,下一代人,不会是这样。

所以,他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去看外面的世界,见外面的人。所以他的孩子们也不一般,你能感受到身上的那种平和和从容,也知礼节。

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就是见世面的重要性。

如果说,读万卷书是提升思想认识的深度,那行万里路就是开阔你视野的广度。对此,我深感认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