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信仰

1 佛教的信仰

很多人都认为佛教的信仰是迷信。其实,当你听过一些佛教对于信仰的解释之后,你就会明白,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非常合理的。

2 三宝

佛教的信仰,以三宝为中心,不像一般人误会佛教的那样,认为佛教是崇拜鬼神的宗教。

佛教的信仰,可以分作自信和信他的两面,然都是以三宝为主。三宝,意思是宝物,有救济贫困的功能,佛教则用三种宝物,救济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从一般而论,人的自信心是有限的,往往由于财力、智力、权力的限制,对于宇宙人生乃至小到对于平日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没有自信心去解决和克服。这种人,首先需要有一种外在的依靠,才能帮助他克服难关,那就是信他的力量。

佛教的信仰

3 信他

佛宝──即就是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并能指导众生皆达圆满觉悟的大圣人。二千五百年前出生在印度的一位王子,出家修行而开悟了的那个称为佛陀的历史人物。

法宝──即方法、教法,佛教的基本义理。由那位成了佛的印度王子,把他自己开悟的方法以及用他的智慧观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说了出来,只要我们照著他所说的方法做去,我们也能开悟。

僧宝──即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凡是佛教徒,如果他能负起修行佛法并且传播佛教的责任,便称为僧宝,虽然不限定出家人或在家人,事实上只有出家人才能完成僧宝的使命。在这三宝之中,如果无佛,我们根本无从知道离苦得乐的方法,如果无僧,这些方法便无人示范修行,也无人把这些方法传流到现在。而我们信佛及敬僧的理由,即是为了学习修行的方法。当然,佛教也鼓励我们崇拜圣贤,佛教称他们为菩萨,譬如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等,也都是信他的对象,并且灵验非常多。但这仍在三宝之内,一切的菩萨都是僧宝,一切的佛都是佛宝。佛教被人误为迷信的最大原因,乃是由于许多信佛教的人,只是信佛信僧,没有懂得修行的方法。事实上,如不学习方法,信佛信菩萨,虽可得平安,却不能开悟而离苦得乐。唯有学习了方法,认真地修行之后,始能由信他而产生自信的力量。

佛教的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