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一下:孩子摔倒要「叫叫」?

本來別的家長怎麼帶孩子我管不著,但是看過奇葩家長,今天就特別想吐槽一下,那些孩子摔倒以後的奇葩反應。

吐槽一下:孩子摔倒要“叫叫”?

第一種,是特別常見的一種,孩子摔倒了,急急慌慌跑過去,抱起孩子就開始埋怨,怪桌子長個角,怪椅子長個腿,怪地面太滑……反正就是不怪孩子,不怪自己。你說說,專門帶孩子的,家長就沒有責任?帶孩子過來,他那麼小,他要是能預判桌子角會磕著自己的話,還會磕著嗎,家長為什麼事先考慮不到了?而且,都是他們的錯,這樣長大的孩子,會不會泛化到對任何事都是這樣,“都是你們的錯,反正我沒錯!”

吐槽一下:孩子摔倒要“叫叫”?

第二種,孩子摔倒以後嚴厲呵責。我曾經在超市裡看到一個女人,一手抱著小兒子,一手推著購物車,裡面坐著她大約三四歲的女兒。因為她專心買東西,所以並沒有看到女兒從購物車裡站起來。結果,女孩從購物車裡翻了出來,購物車砸在孩子身上,小女孩疼得哇哇大哭,也有可能是嚇得大哭。女人並沒有過去把孩子抱起來,更不用說是安慰了,她罵罵咧咧地把購物車拿開,對著女兒開始罵:“你咋那麼沒成色啊,哭啥哭,別哭了,那麼笨,別在這兒丟人了,趕緊起來!” 女孩抹著眼淚,抽噎著站了起來。甚是可憐。

吐槽一下:孩子摔倒要“叫叫”?

第三種,一驚一乍型。孩子還小的時候,她摔倒了可能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們要根據父母的表情,來做出自己的反應。孩子摔倒了,有的家長反應很激烈:“啊!寶貝,你怎麼摔倒了啊!”孩子本來可能並不疼,可是父母的反應讓他認為這件事很嚴重,便哇哇大哭起來。

這個我的體會最深刻。女兒22個月,我和他爸帶她去水上樂園。她要爸爸帶她去十米左右高的滑道,我以為他會抱著孩子下來,可是他說怕過程中緊張擠著她了,於是決定讓她自己下來。爸爸反覆問她,要不要滑下去,她都說要,問她原路返回把?她說不要。我在滑道末端等著她。就看見一個小小的身影從滑道頂端滑下來。孩子是害怕的,我看到最後她趴在滑道里的表情。我趕緊跑過去,抱起她,親親她,對著她笑,然後告訴她:“怎麼這麼好玩啊!我的寶貝,你怎麼那麼棒!媽媽可驕傲了寶貝!”然後我孩子就開心的咯咯笑,竟然要求再滑一次。哪個孩子不是在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的過程中學會走路的。我覺得父母應該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走路摔倒這件事。

吐槽一下:孩子摔倒要“叫叫”?

第四種,走路摔倒要叫叫?今天中午出門,剛下樓,看見幾個三十多歲的爸媽帶著孩子在門口玩。一個看起來一歲多的小女孩踉踉蹌蹌地往前走。一不小心,在欄杆處摔倒了,孩子哭了起來。孩子媽媽飛奔過去,一把抱起孩子。幾個女人在後面說:“這個得叫叫!”“恩,叫叫吧!”看到這一幕,我內心是相當震驚的。因為孩子摔倒了,父母不忍心看孩子在地上哭,地上涼,或是嫌地上髒,趕緊把孩子抱起來很常見。可是要“叫叫”,我就有點接受不了。我內心突然升起一種說不出的彆扭,疑惑,似乎還有點愧疚,我默默地看了一眼在前面撒歡跑的女兒,竟懷疑自己對孩子是不是太壞了。

吐槽一下:孩子摔倒要“叫叫”?

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的文字,美國媽媽,德國媽媽,非洲媽媽,中國媽媽。我往往是不服氣的,總覺得何必長別人志氣,中國媽媽怎麼就比不上這些其他國家的媽媽。父母分工不同, 父為天,母為地。父親給孩子指明前進的方向。而母親,地勢坤,則要提供豐厚的滋養,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孩子要成長,我覺得放手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