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北京房租飛漲時尋找這樣的房子可以省錢,品質還很高!

北京住房租金環比上漲2.2% ,據貝殼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前7個月,北京鏈家租金指數同比上漲10.7%。7月北京租金為91.5/平方米,環比上漲2.2%。本來北京房價就很敏感,但消息一出網友都炸了,紛紛都在吐槽。

別怕!北京房租飛漲時尋找這樣的房子可以省錢,品質還很高!

別怕!北京房租飛漲時尋找這樣的房子可以省錢,品質還很高!

的確,北京的高房價讓人望而卻步,遠比那些公佈數據高。租不起房,沒有女朋友,沒有存款,連一杯咖啡都買不起的苦逼生活,真的令人叫苦不迭。但是當你還在為房租掩面嘆息時,國外早已經進入“新同居”時代了。

什麼是“新同居”呢?

那是被大城市逼人的高價房孕育出的的一種如同“公社般”的新型住所。

英國地產公司 The Collective開發的老橡樹公寓(Old Oak),有11層高,一共有583個床位。這是一種被稱為“共居”(co-living)的新房產模式的先驅。

該公寓提供的是建築面只有12平方米的小房間,而非配套齊全的獨立公寓。

別怕!北京房租飛漲時尋找這樣的房子可以省錢,品質還很高!

大多數的房間也只提供一張床、一間獨立的浴室。按道理講,這種條件是難以吸引人的,那它為什麼會吸引人呢?

它獨特的魅力就在於其所擁有的公共空間——配有健身房、SPA、餐廳、影廳和圖書館,公共空間的面積達1000平方米。

別怕!北京房租飛漲時尋找這樣的房子可以省錢,品質還很高!

別怕!北京房租飛漲時尋找這樣的房子可以省錢,品質還很高!

年輕人會在夜晚共同追劇,想象一下:一大群人圍在一起,討論劇情,有沒有覺得很有趣呢!除此之外,他們還會提出“共享貯藏室”之類新穎的互助創意。大家也會在圖書館裡共同學習交流。

其實在大城市生存的年輕人,眾所周知,大部分的工資都貢獻給了房子,說白了都是在為房東打工。互聯網時代下的集體狂歡,看似熱鬧,但是城市中獨居的人卻日益孤獨。The Collective的共居公寓卻給孤獨而有囊中羞澀的人提供出了不同的選擇。老橡樹公寓位於倫敦西北部,今年大部分的時間裡入住率竟然高達97%。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居住在一起也更能緩解在大城市裡的孤獨感。

不僅英國,德國共享公寓的經濟模式也在不斷的發展。

在德國,21位建築師出資共享242平的合租公寓,他們每人享有單獨的臥室,但廚房、客廳則為公共空間。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合租公寓上演精彩的生活。

美國紐約也出現了類似的共居公司Ollie, 估值超過200億美元的全球最大的“共享空間”WeWork也打算進軍共享市場,該公司的住宅部門welive計劃在華爾街經營共居公寓。

小蝸居,共享豪華的概念還沒有經過市場的充分的考驗,但是共享公寓已被業內人士稱為“一段時間以來出現的最有前景的未來居住模式之一”。

在中國,我們距離新同居時代還有多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