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產業的春天還有多遠?

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材料。石墨、石英、硅藻土、硅灰石、膨潤土、高嶺土、海泡石、凹凸棒石粘土、雲母、滑石等重點發展的礦物功能材料產品已被廣泛應用在電子、新能源、光伏/光熱、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環保、醫療、橡塑、造紙、冶金、化工、食品、日化、陶瓷等領域。

近年來,我國非金屬礦產業雖然得到較快發展,產量穩定增長,產品類別增多,但重複建設普遍存在,資源綜合利用率低,環境汙染嚴重,尾礦利用尚未起步等成為行業難題,如何加快發展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產業,實現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成為當前非礦企業亟待破解的難題。我國非金屬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顯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但至今行業發展總體還是粗放型的,主要靠擴大規模求經濟增長,具體表現在:

第一,產業集中度低,生產企業規模小,產品單一、檔次低、附加值低,產品系列化程度低。市場需求導向缺乏,優勢重點礦種的發展規劃和鼓勵優先發展的產品目錄及淘汰產品目錄尚未制定,重複建設嚴重,初加工產品產能過剩。

第二,對產業發展的政策調控力不夠,非金屬礦業門檻低,產業准入條件有待完善。非礦深加工產品及材料產品的加工稅收優惠少,出口稅收、優先獲取礦權少,技術裝備研發產業化專項扶持發展資金少,資本市場缺乏扶持政策。

第三,行業科技創新碎片化,企業創新能力不足。非金屬礦及其材料的研究開發已成為國內外材料學研究的熱點。我國從事非金屬礦開發利用的大學及科研院所眾多,但由於對市場需求瞭解不深入,應用要求不清楚,研發重點及方向不清晰,造成大量研發課題及項目重複,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多數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缺少工程化示範,難以產業化;生產與應用脫節,行業“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尚未形成;技術與產品標準化工作程度低;國家和企業的科技投入不足,企業創新人才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差;行業職業教育空白,技能型人才缺乏;對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技術研究缺乏全面的認識,“超細、超純、改性、複合”的深加工技術手段尚不能滿足各類功能礦物材料產品的研究開發和應用需求。

第四,“互聯網+ 非金屬礦”尚屬空白,產業發展狀況不清。我國非金屬礦工業與信息化融合度低,行業投資、科技、產品、生產、貿易、應用等統計數據不完整,缺少行業大數據指導產業有序發展,“互聯網+ 非金屬礦”的具體內容、措施、體系建設尚未明確,行業融資平臺及發展基金尚屬空白。

第五,資源的保護性高效開發利用水平有待提高。非金屬礦資源的開發利用應根據礦種的礦物成分、結構特性等,結合產品用途和應用要求進行開發利用。行業存在著“優質低用”,把可製備高性能產品的優質資源用在初級產品的生產,浪費了大量優質資源;同時存在著“低質高用”,把低品質的資源用於開發特殊功能的產品,使加工工藝更加複雜,增加了生產成本。對同一礦物的不同特性及其可開發用途缺乏基礎理論研究,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非金屬礦保護性開發利用水平亟待提高。

第六,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產業發展目標不明晰,全面發展與重點突破不具體,共性和關鍵技術尚未明確,開發與應用的產業鏈關係尚未建立,檢測與標準化工作有待加強,“一哄而起”的發展方式對產能過剩的影響研究缺失。

面對行業當前存在的問題,我國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企業該有哪些發展對策?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在對行業的分析中發現,首先要在指導思想方面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新理念,積極實施“補短板、去產能、調結構”,降本增效,推動非金屬礦工業供給側改革,大力發展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產業,創新提升非金屬礦產業發展水平。重點圍繞節能、環保、新能源、農業等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重點突破石墨、膨潤土、硅藻土、硅灰石、凹凸棒粘土等我國優勢礦種的深加工技術裝備產品開發;重點加強礦物功能材料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加快創新步伐,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協同發展,使礦物功能材料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成為非金屬礦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其次在發展目標上,可在“十三五”期間建立“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產業體系;要實現重點礦種的深加工利用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礦物功能材料骨幹企業和產業園區,形成一批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產業集聚的產業基地,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產業發展形成一定規模的發展目標。目前,非金屬礦工業升級換代取得顯著成效,已初步實現非金屬礦大國向強國的戰略轉變。

到2020 年,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產業將建設非金屬礦物材料產業重點園區,打造重點骨幹企業;石墨、膨潤土等重點優勢礦種的礦物材料產品系列化程度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建成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產業大數據,通過互聯網為企業和產業發展提供綜合服務;力爭在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關鍵技術與裝備取得重大突破,支撐重點優勢礦種的產業發展要求;積極制定各類新標準新規範;培養一批技能型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支撐產業發展的需求。

最後,在發展重點上要抓好四個方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重點領域,實施產業集群發展,加快技術創新。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就要提高准入門檻。要制定礦物功能材料生產企業准入條件,對生產企業從裝備、技術、規模、安全、環保等方面提出准入條件,淘汰規模小、產品水平低、資源消耗高、環境汙染重、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企業,引導企業提升加工水平,發展礦物功能材料產品。

發展重點領域即在提升傳統非金屬礦產品性能及應用的基礎上,重點發展農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高端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等領域應用的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

實施產業集群發展一要加強資源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對於非金屬礦資源豐富的地區,要儘快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要加大礦產資源整合力度,實行資源的集約化和規模化。二要建設產業集群,提高行業集中度。根據資源特色,建設以非金屬礦深加工開發利用為基礎的產業集群,形成從研究開發、產業化到規模發展的能力,構建較為完善的產業鏈,促進和示範引領行業發展。如重點支持現有鶴崗和雞西石墨、吉林白山硅藻土、吉林梨樹硅灰石、江蘇盱眙凹凸棒、遼寧建平膨潤土等產業園的轉型升級;培育與扶持建設內蒙古阿拉善盟石墨、廣西賀州碳酸鈣、江西新餘硅灰石、湖南湘潭海泡石、河北靈壽雲母、湖南平江雲母製品等礦物功能材料產業集群。

加快技術創新即完善研發體系。技術創新要圍繞重點礦種、產品、應用領域,建立“產學研用”的研發體系,在骨幹企業和產業集聚基地建立非金屬礦行業技術研發中心,針對重要關鍵技術和裝備進行攻關;加強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的基礎研究、工程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究,拓寬非金屬礦功能材料的應用領域;加快開發大型化、自動化程度高的非金屬礦專用設備和成套裝備。

重要關鍵技術和裝備包括: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專用化開採、加工成套技術與裝備;選擇性破碎及分級幹法提純技術,非金屬礦“近零尾礦”加工利用技術,大宗尾礦規模化高端化利用技術,低品位和伴生礦物的選礦提純及產品應用技術,礦物均化、礦物提純、改性、多礦種功能複合等技術;氣氛可控煅燒工藝與裝備、超導磁、微波活化、光電選應用技術;基於礦物結構的超細粉碎、分級技術,選礦短流程工藝技術與裝備;超細粉體在線檢測控制新技術;礦物材料結構與晶型設計技術和功能機理等基礎研究。

破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第一步要使行業提高發展認識,轉變發展方式,加強教育培訓。要進一步加強對國務院34 號文件及有關政策的學習,提高非金屬礦行業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全面認識;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是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的重要組成,是資源高效利用開發的體現,其產業具有高附加值、高應用價值、高利潤率的特點。充分認識非金屬礦物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是代表一個國家材料科學技術的重要標誌。大力發展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產業具有支撐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保障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的重大意義和作用。

其次是加大“補短板、去產能、調結構”的工作力度。面對行業大量小礦山、小企業初級產品過剩的局面,要積極落實和完善產業准入條件,加快制定淘汰產品目錄和優先發展產品目錄,儘快制定優先發展的礦物功能材料產品目錄,引導產品開發應用研究市場拓展。要調整完善資源稅徵收政策、礦物功能材料產品出口退稅政策和所得稅優惠等政策,加大產業資金扶持政策和技術裝備研發及產品創新的資金扶持政策。

第三是加強聯盟建設,促進協同發展。要加強礦物功能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產業發展聯盟建設,以促進產業上下游協同發展。以“產學研用”技術創新為支撐,以企業發展需求和各方共同利益為基礎,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以具有約束力的契約為保障,形成“聯合開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創新發展模式,建設一批分礦種、分應用領域的聯盟,明確建設內容、要求和目標,構建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產業創新發展體系。

第四是圍繞重點需求,加快創新步伐。以石墨、高嶺土、膨潤土、海泡石、凹凸棒、硅藻土等優勢礦種為重點,開展優質綠色礦山建設,高效保護性開採,資源分級利用,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提高礦物功能材料加工設備大型化、自動化、智能化製造水平;提升礦物功能材料系列化、高值化和綜合利用水平,重點在新能源、節能、環保、農業等領域加強生產與應用的協同創新,加強生產與應用行業協會間的溝通與交流協作,加強生產與應用聯盟間的合作創新。發揮技術與產品標準化引領作用,積極推進分礦種、分區域的創新平臺建設,發揮平臺技術研究、產品開發、檢測評價、推廣應用、信息交流的公共服務作用。

第五是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示範推廣。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產業發展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創新發展方式,積極推動資源優勢區域和市場集中地域,打造特色產業園,形成“園區統籌規劃、資源保護開採、產品系列生產、產業集聚發展、政策資金扶持,服務集中供給”的集約式規模化發展新模式。要通過多種方式實施產業工程示範,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園區和大型骨幹企業。此外還應加強產業與資本市場的對接,積極探索重點產品期貨化。

第六是加強產業引導,推動共享發展。加快建立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產業數據統計收集平臺,建立產業大數據,提高產業信息化水平。制定分礦種分領域分用途的產業發展規劃和管理辦法,嚴格產業准入條件,鼓勵發展產品目錄,完善投資稅收政策。在科研成果、知識產權、工程建設、應用示範、人才培訓、檢測標準、市場貿易、投資信息等方面建立共享機制。

第七是建立資源保護性開發利用評價體系,促進高效利用。加快建立非金屬礦產資源保護性開發利用的評價體系,高效開發利用的評價體系和礦物功能材料產業發展水平評價體系,制定相關管理辦法。

最後是落實“一帶一路”和“精準扶貧”國家戰略。“一帶一路”沿線具有豐富優質的非金屬礦產資源,是項目建設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是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產業,因此需加快制定鼓勵“走出去”的優惠政策和建立投資基金。我國貴州、甘肅等偏遠貧困地區,蘊藏著豐富的具有特色的非金屬礦資源。根據國務院“十三五”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的通知精神,加強非金屬礦開發利用和礦物功能材料產業發展是落實國家“精準扶貧”國策的一條有效途徑,能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要提升偏遠貧困地區非金屬礦開發利用水平,鼓勵發展礦物功能材料產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產業資金髮展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