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今年蘋果因災減產到3000萬噸,中國蘋果市場就供不應求了嗎?

2018年對中國水果產業而言可謂多災多難的一年,凍災、雹災、風災、水災全遭遇了,由此引發的今年到底蘋果產量減產多少、質量影響多大、即將到來的蘋果收購季的開秤價幾何?可謂萬眾矚目,人們的心理預期被激發了,期貨市場也炒爆了。

根據10多年前國家權威機構《2008-2015年蘋果優勢區域佈局規劃》的預測,2015年我國蘋果產量應達到3430萬噸,我國年人均鮮蘋果消費量在14公斤左右。而實際上2016年我國蘋果面積為3615萬畝,產量4380萬噸,人均接近25kg,超過歐盟的20kg,以及世界人均的10kg左右。全國水果生產總面積 1.9 億畝,總產量 1.7 億噸,人均 120公斤水果,若將瓜類也統計在內全國人均佔有量超過200公斤。按照這個規劃,預計到2015年後,全國蘋果總面積穩定在3000萬畝左右,結果面積2400萬畝,完成3430萬噸的產量,但現實早已超預期。

本來,若是今年風調雨順的話,今年全國的蘋果總產應該在4500萬噸左右,來自期貨公司的調研、有關專業機構的預判,今年我國蘋果產量因災害預計減產1400萬噸左右,比預期4500萬噸的產量減產33%左右。也就是說,今年我國的蘋果產量預計為3000萬噸左右。現在因災減產到3000萬噸左右,中國蘋果市場是否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答案還真不一定。

即便今年蘋果因災減產到3000萬噸,中國蘋果市場就供不應求了嗎?

1、今年有先期指標意義的早熟果價格上漲但漲幅不及預期

新果上市方面的情況顯示:近來各產區早熟果繼續上市,紙袋嘎啦相對於去年收購價格有所漲幅,由於前期霜凍以及近期高溫影響,減產幅度約3-4成,好貨較少,價格漲幅30%左右。洛川產區紙袋嘎啦剛剛上市交易,紙袋嘎啦70#起步商品果價格在3.6-3.8元每斤,統貨價格為3.2-3.3元每斤。咸陽產區早熟嘎啦掃尾,交易基本結束,僅僅零星貨量上市,紅度20以上膜袋嘎啦70#起步價格在1.7元每斤左右,紙袋嘎啦70#起步價格在2.5元每斤左右。而山西產區嘎啦果收購價格前高後低,當前質量一般貨收購價格有所下降。山東煙臺產區招遠產紙袋嘎啦8月18號開始上市,80#起步價2.3~2.8元/斤,較去年同期上漲30%左右。目前需要關注的就是後續的銷售價格以及早熟紅富士的開秤價格。

即便今年蘋果因災減產到3000萬噸,中國蘋果市場就供不應求了嗎?

2、蘋果消費具有3大屬性:

一是非生活必需品屬性,即是說蘋果消費在人民生活中屬於非生活必需品,可吃可不吃。它不像蔬菜,長期不吃會引發身體生理功能性失常。二是水果間的可替代屬性,就是當一種水果貨少價高時,人民往往會選擇另一種價格稍低的水果替代。三是蘋果的大路貨屬性,就是蘋果這些年的運營也沒有培育出明星果、網紅果,都是以大路貨示人。蘋果產品缺少像“褚橙”這樣的明星品牌效應,若價格過高,銷貨量必受抑制。

由上述可見,今年的蘋果開秤價若過高,可能會出現前高後低的走勢。

3、今年蘋果收購價猜想

據東方財富網的報道,鄭商所今秋交貨的蘋果期貨主力合約1810價格從3月30日6482元/噸的收盤價,到5月15日逼近9000元/噸大關,短短一個半月期間,累計漲幅高達38.75%。與此同時,交易熱度也不斷升溫。到2018年8月20號,蘋果期貨價漲到11906/噸,摺合每斤蘋果價格近6元,若再加上分選、包裝和儲運費用,一個蘋果到消費者手裡時可能很貴很貴了。

從理論上說,期貨市場有價格發現作用,期貨市場的火爆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到現貨市場上來。但這是建立在蘋果中長期價格準確預測基礎上才能實現的。而在中國由於我們地大物博,情況複雜,價格預測的相關信息往往很難掌握,所以蘋果期貨價對現貨價格到底有多大影響,現在還很難說。

即便今年蘋果因災減產到3000萬噸,中國蘋果市場就供不應求了嗎?

2017年蘋果開秤價,80以上一二統貨一般在2.8—3.2元/斤,85以上優質果6元以上。優質大果貨少價高,質量一般的大路貨價格較低,90以上優質果買到8—9元/斤,75以下的普通果有的只有7角錢每斤,質量優劣之間的差距很大。若在17年的價格基礎上上漲30%~50%(這是今年早熟果的漲幅),也許是果農、果商、零售商以及消費者都可以接受的?當然對於今年的蘋果價格也只有在開秤時才能真正揭曉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近幾年,在蘋果產業鏈上拼搏的人們並沒有掙到多少錢,很多還虧了錢,主要原因是價格高開低走的時候多。一般認為,如果今年蘋果下樹時收購價過高,雖然有利於增加果農的收入,讓果農在減產之年有個好收成,但過高的價格也會損害產業鏈上其他人的利益,使整個鏈條斷裂,最終對市場的長遠發展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