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大跌下跌開門黑,八月行情還值得期待嗎?

俗話說五窮六絕七翻身,沒想到過去的七月僅僅只是翻了個身換個姿勢繼續趴著而已。

七月沒有成功翻身,八月還值得期望嗎?

沒想到八月的第一個交易日市場就給了大家一個悶棍,滬指大跌1.8%、創業板大跌-1.24%,這個悶棍打的透心涼、心飛揚。。。

大家都知道大師兄最近的幾篇文章已經不寫股市了,實在是無話可寫,走勢實在是乏味、無力。說的再多可能都是會給大家誤導,畢竟指數這玩意是要靠量、靠資金來推動上去的,不是斬釘截鐵的喊個口號就能解決的。

最近一段時間,不做、不看就是正確。

給大家說一個現象大家就能瞭解現在的行情苦逼到什麼程度了:

前面有給大家提過截至到7月初,A股還在交易的投資者賬戶相比2016年股災修復期,已經萎縮了近67%! 也就是近67%的股民朋友們已經選擇了舉手投降,惹不起咱躲得起。

但是,你以為苦逼的只有散戶朋友們麼?

最近一段時間的行情已經讓俱樂部所在交易室的一幫交易日上班期間幾乎沒有人了,有外出度假的、有在家苦讀準備拿證考試的、交易室僅剩的2個小兄弟,一個在刷抖音、一個悄悄的逗起了小愛同學。。。。

任何一波有充分的賺錢效應、有操作價值的行情都必須有一波明顯的脈絡存在才行!

2017年四月的雄安板塊行情;

四月至十二月底的供給側+白馬行情;

2018年初由貴州燃氣、萬興科技為代表的次新行情以及醫藥板塊行情;

而今,有什麼?

基建? 看看成交增量就知道與當初的雄安不可同日而語,多大的量支撐多大的行情;

混改? 提了N年的陳年發餿且已經長了毛的老剩飯了;

自主可控? 對不起,最近GAO層已經悄悄的不提了、淡化了,沒看到京東、阿里都已經擱置CDR發行計劃了麼?

還有什麼? 不知道。

但是,有一個道理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股市是一個輪迴,不會一直漲、也不會一直跌。漲的多兇就會以更長的時間下跌去對沖,同樣的道理有多長時間的下跌未來就會以多兇悍的上漲來回報。

這一點,老祖宗的太極理論詮釋的務必明確,太極陰陽魚是傳統哲學的最好詮釋。

一月很慘、二月很慘、三月很慘、四月很慘、五月很慘、六月很慘、七月慘的稍微減輕了點,那麼八月呢?

雖然八月的開門捱了一悶棍,都已經慘了這麼久,不妨給明天多一點的信心?

最後,用下面這幅圖與大家一起共勉:

八月大跌下跌開門黑,八月行情還值得期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