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作為一部將中國傳統文化與東方美學相結合的清宮劇,區別於以往粗製濫造套路,《延禧攻略》自開播後熱度持續走高,除了對劇情的廣泛熱議,劇中所還原的清朝宮廷美學更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兩百多年的統治時期,因其獨特的審美和鮮明的滿族風情,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書寫了重要的篇章。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今天一起去看看《延禧攻略》植物變頭飾,網友: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

最近大家都在追的清宮劇《延禧攻略》,相信大部分人都看過了。

關於劇中人物的造型吐槽,從開播到現在從未停止,從一開始的“吊牌不摘”,到之後“口紅不全”,再到現在的“多肉頭飾”,基本上都圍繞著一個字,“窮”字。觀眾吐槽,“你不摘吊牌是因為摘了吊牌怕拍完戲人家不讓你退衣服嗎?”“口紅都不塗全,看著真的難受,來我家,我借給你們好嗎?”

關於植物頭飾,就更厲害了!嬪妃們所戴的頭飾被吐槽為“多肉植物”,你或許認為,好好的宮廷劇,頭飾佩戴多肉植物多麼搞笑啊!其實,這頭飾並非廉價的多肉植物,而是絨花。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可別小看這小小的絨花,其諧音“榮華”,寓意吉祥如意,是南京傳統手工藝品,又被稱為“髮髻上的南京”。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因其手法特殊,以蠶絲染色成絨,再用鋼絲勾條,直到現在都無法機器生產,只能純手工,2006年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而劇中的絨花頭飾,正是絨花工藝大師、“南京最後的絨花匠人”趙樹憲,參照故宮博物院館藏實物手工所制。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要知道,絨花是南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想買也不一定買得起。據說,為了這部劇,一共預訂了19款絨花髮飾,款式包括菊花、福壽三多、搖錢樹等,工藝之複雜,是你所難以想象的。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還記得當年《還珠格格》腦袋上土掉渣的大花嗎?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延禧攻略》尊重史實,用通草絨花作為日常頭飾。《清史稿•后妃傳》中記載,富察皇后非常自律。她不愛奢華,低調節儉,平日裡“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後宮紛紛仿效。

可見這種絨花頭飾相當貼近史實。不僅還原了歷史,更驚豔了時光。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用絨花做裝飾的習俗由來已久,在康乾年間更是盛極一時,不僅造型脫俗,也以諧音蘊含“榮華”之意。如今,絨花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絨花作為清朝流行的頭飾,並非皇室貴族專用,但在樣式方面有嚴格的等級劃分。皇后妃子們佩戴的絨花最為華麗,通常髮髻兩邊花團錦簇。而一般的小宮女只能佩戴造型簡單、色彩單一的絨花。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在南京民俗非遺博物館內,偌大的絨花工作室如今成為“網紅地”,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客。經南京絨花省級非遺傳承人趙樹憲的一雙巧手,蠶絲和銅條“變身”綻放的五彩花朵。隨著電視劇《延禧攻略》的熱播,這一傳承千年的技藝重現昔日榮光。

延禧攻略嬪妃戴“多肉植物”頭飾?第一次見把窮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這是中國古人的智慧,我們希望的就是一代一代傳下去,不要消失。這部戲把絨花重新帶進了大眾的視野,引起了廣泛關注。我也希望借這個機會,能使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壯大非遺傳承的隊伍。”趙樹憲說。

如同絨花一般,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不斷走進生活,以更加“接地氣”地方式實現著“活態傳承”。

中國是農業大國,中華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很多地方根據節慶特點和假日節點,舉辦了具有當地特色、主題鮮明、和農事有關的節慶活動,形成了一批民俗活動、觀花賞景、採摘體驗、農業嘉年華等知名品牌。

今年,我國正式將每年秋分時節設立為農民豐收節。這個節日的設立,不僅是現代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與趨勢,對人的生存選擇、生活方式的一種尊重和價值肯定,更是當前我國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的一種反映與表達。

項目要規劃、要創意、要思路,

怎麼辦?

那就快跟我們聯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