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向以仁慈著称,可为什么对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扬灰呢?

万琉哈氏.托合齐本来出身卑贱,只是一个内务府的包衣,相当于皇宫的下等奴才而已,之后因为妹妹成为康熙的妃嫔之后,才慢慢地得到晋升的机会。在妹妹定嫔生下康熙的十二皇子胤裪之后,康熙的这位大舅哥更是青云直上,官至步军衙门都统,也就是清宫剧里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角色位置—九门提督。

康熙向以仁慈著称,可为什么对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扬灰呢?

九门提督

托合齐在成为九门提督之后手握紫禁城内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加上妹妹和外甥的身份,毫不夸张地说,托合齐打个喷嚏都能令到紫禁城震三震。康熙皇帝对这位大舅哥一开始也是很看重的,除了让他负责宫城禁卫之外,对他的一切不法举动都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比如他出入前呼后拥,完全逾过礼制之类的事,康熙帝都是十分宽容,顶多说他两句,甚至把弹劾的奏折都“留中不发”,摆明是偏袒他这位大舅哥了。

康熙向以仁慈著称,可为什么对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扬灰呢?

《康熙王朝》剧照 少年康熙皇帝

康熙对托合齐如此容忍的原因,除了因为他是自己的亲戚外,主要原因还是托合齐是坚定的太子胤礽的支持者。康熙早年十分疼爱和重视这位嫡子,从太子身边聚集的大臣来看,康熙是真的想把皇位毫无动荡地传给他的:康熙最看重的臣子索额图,内务府大臣凌普,兵部尚书耿额,刑部尚书齐世武以及九门提督托合齐。这些人都是手握重权,朝廷里举足亲重的人物,有理政的,有办事的,有带兵的,各方面的人才齐聚太子胤礽麾下。若众人一心辅助太子,那后面的诸子夺嫡之事也许就不会发生,大清也不会陷入长达十几年的九王夺位的混乱局面了。

康熙向以仁慈著称,可为什么对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扬灰呢?

太子胤礽

可是这一派上下齐心的场面都随着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废太子而停止了,当时康熙第一次废黜太子胤礽时,索额图已经被杀,党羽或贬或散,朝政混乱,此时康熙为了朝庭的安稳而隐忍不发,除了否定索额图的一切功绩以及圈禁太子胤礽之外,其他的人都不深加追究,托合齐虽然也受到了言官王懿的弹劾,但康熙也还是“留中不发”。

康熙向以仁慈著称,可为什么对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扬灰呢?

《康熙王朝》剧照 索额图

胤礽后面虽然再次被立,但和康熙的关系已经不是以前那样了,父防子,子怕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托合齐会饮案”终于成了最后一根稻草。

康熙五十年,托合齐为了改变太子一直被打压的局面,与齐世武,耿额等人在一次宴会上讨论储位的问题,企图为胤礽“说好话”,宴会上的情况如何史料没有过多的记载,但从托合齐的九门提督地位来看,或许康熙二废太子时所说的“逼宫”事件未必是空穴来风。

康熙向以仁慈著称,可为什么对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扬灰呢?

《深宫谍影》剧照 托合齐

“会饮案”一出,第二年康熙就再次废了太子,并且把托合齐和有关人等下狱,托合齐在狱中一年就病死了,而康熙还不解恨,居然把这位曾经恩宠备至的大舅哥托合齐挫骨扬灰,不许下葬,要他暴尸荒野,其惩罚的程度甚至比“本朝第一罪人”的索额图还要严厉百倍,可见康熙也确实是一位手段残忍的雄主。

康熙向以仁慈著称,可为什么对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扬灰呢?

《康熙王朝》剧照 康熙皇帝

托合齐妄想通过某种手段来帮助胤礽而落下个病死狱中还要挫骨扬灰的下场,结果却只是为了他人做嫁衣裳。因为此案一出,三阿哥胤祉主动退出夺嫡,四阿哥胤禛因为查办有方,终于得到了康熙帝的重视,四爷党开始崭露头角,而十四阿哥胤禵也由八爷党所扶持,正式加入了夺嫡之战,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局面也由这两位同胞兄弟展开了最后的决斗阶段。

康熙向以仁慈著称,可为什么对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扬灰呢?


一只喜欢历史的九零后胖狐狸,以不同的角度看历史,说人物,欢迎各界人士骚扰,一起讨论,但如果是垂涎小编美色的,请一律留下联系方式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