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向以仁慈著稱,可爲什麼對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揚灰呢?

萬琉哈氏.託合齊本來出身卑賤,只是一個內務府的包衣,相當於皇宮的下等奴才而已,之後因為妹妹成為康熙的妃嬪之後,才慢慢地得到晉升的機會。在妹妹定嬪生下康熙的十二皇子胤裪之後,康熙的這位大舅哥更是青雲直上,官至步軍衙門都統,也就是清宮劇裡經常出現的一個重要角色位置—九門提督。

康熙向以仁慈著稱,可為什麼對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揚灰呢?

九門提督

託合齊在成為九門提督之後手握紫禁城內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加上妹妹和外甥的身份,毫不誇張地說,託合齊打個噴嚏都能令到紫禁城震三震。康熙皇帝對這位大舅哥一開始也是很看重的,除了讓他負責宮城禁衛之外,對他的一切不法舉動都是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比如他出入前呼後擁,完全逾過禮制之類的事,康熙帝都是十分寬容,頂多說他兩句,甚至把彈劾的奏摺都“留中不發”,擺明是偏袒他這位大舅哥了。

康熙向以仁慈著稱,可為什麼對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揚灰呢?

《康熙王朝》劇照 少年康熙皇帝

康熙對託合齊如此容忍的原因,除了因為他是自己的親戚外,主要原因還是託合齊是堅定的太子胤礽的支持者。康熙早年十分疼愛和重視這位嫡子,從太子身邊聚集的大臣來看,康熙是真的想把皇位毫無動盪地傳給他的:康熙最看重的臣子索額圖,內務府大臣凌普,兵部尚書耿額,刑部尚書齊世武以及九門提督託合齊。這些人都是手握重權,朝廷裡舉足親重的人物,有理政的,有辦事的,有帶兵的,各方面的人才齊聚太子胤礽麾下。若眾人一心輔助太子,那後面的諸子奪嫡之事也許就不會發生,大清也不會陷入長達十幾年的九王奪位的混亂局面了。

康熙向以仁慈著稱,可為什麼對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揚灰呢?

太子胤礽

可是這一派上下齊心的場面都隨著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廢太子而停止了,當時康熙第一次廢黜太子胤礽時,索額圖已經被殺,黨羽或貶或散,朝政混亂,此時康熙為了朝庭的安穩而隱忍不發,除了否定索額圖的一切功績以及圈禁太子胤礽之外,其他的人都不深加追究,託合齊雖然也受到了言官王懿的彈劾,但康熙也還是“留中不發”。

康熙向以仁慈著稱,可為什麼對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揚灰呢?

《康熙王朝》劇照 索額圖

胤礽後面雖然再次被立,但和康熙的關係已經不是以前那樣了,父防子,子怕父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而“託合齊會飲案”終於成了最後一根稻草。

康熙五十年,託合齊為了改變太子一直被打壓的局面,與齊世武,耿額等人在一次宴會上討論儲位的問題,企圖為胤礽“說好話”,宴會上的情況如何史料沒有過多的記載,但從託合齊的九門提督地位來看,或許康熙二廢太子時所說的“逼宮”事件未必是空穴來風。

康熙向以仁慈著稱,可為什麼對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揚灰呢?

《深宮諜影》劇照 託合齊

“會飲案”一出,第二年康熙就再次廢了太子,並且把託合齊和有關人等下獄,託合齊在獄中一年就病死了,而康熙還不解恨,居然把這位曾經恩寵備至的大舅哥託合齊挫骨揚灰,不許下葬,要他暴屍荒野,其懲罰的程度甚至比“本朝第一罪人”的索額圖還要嚴厲百倍,可見康熙也確實是一位手段殘忍的雄主。

康熙向以仁慈著稱,可為什麼對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揚灰呢?

《康熙王朝》劇照 康熙皇帝

託合齊妄想通過某種手段來幫助胤礽而落下個病死獄中還要挫骨揚灰的下場,結果卻只是為了他人做嫁衣裳。因為此案一出,三阿哥胤祉主動退出奪嫡,四阿哥胤禛因為查辦有方,終於得到了康熙帝的重視,四爺黨開始嶄露頭角,而十四阿哥胤禵也由八爺黨所扶持,正式加入了奪嫡之戰,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局面也由這兩位同胞兄弟展開了最後的決鬥階段。

康熙向以仁慈著稱,可為什麼對這位大舅哥痛恨到要挫骨揚灰呢?


一隻喜歡歷史的九零後胖狐狸,以不同的角度看歷史,說人物,歡迎各界人士騷擾,一起討論,但如果是垂涎小編美色的,請一律留下聯繫方式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