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碧城爲何拒絕與秋瑾同赴日本

呂碧城為何拒絕與秋瑾同赴日本

呂碧城與秋瑾同為清末特立獨行的女性代表,都是叛逆傳統,追求女性解放的先驅。秋瑾生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乙亥),呂碧城生於1883年(清光緒九年癸未),中間相差八歲。她們一個是浙江山陰(今紹興縣)人,生在福建廈門,一個是安徽旌德人,生在山西太原,差不多就是“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誰道1904年初夏,這一天,兩個人卻走到了一起,而倏忽又分開了。這兩個人的人生道路,在這個點上遭遇之後,馬上又各奔東西了。其中的奧妙耐人尋味。

若干年後,呂碧城曾憶及此事:

都中來訪者甚眾,秋瑾其一焉。據云彼亦號“碧城”,都人士見予著作謂出彼手,彼故來津探訪。相見之下竟慨然取消其號,因予名已大著,故讓避也。猶憶其名刺為紅箋“秋閨瑾”三字,館役某高舉而報曰:“來了一位梳頭的爺們!”蓋其時秋作男裝而仍擁髻,長身玉立,雙眸炯然,風度已異庸流。主人款留之,與予同榻寢。次晨,予睡眼朦朧,睹之大驚,因先瞥見其官式皂靴,認為男子也。彼方就床頭庋小奩敷粉於鼻。嗟乎!當時詎料同寢者他日竟喋血飲刃於市耶!彼密勸同渡扶桑為革命運動,予持世界主義,同情於政體改革而無滿漢之見。交談結果彼獨進行,予任文字之役。彼在東所辦《女報》,其發刊詞即予署名之作。後因此幾同遇難,竟獲倖免者,殆成仁入史亦有天數存焉。

這裡也許有必要介紹一下呂碧城的情況。她生在一個官宦世家,父親呂鳳岐為清光緒三年(1877)進士,做過國史館協修及山西學政,家中藏書甚豐。母親嚴士瑜亦能詩文,這是她很小就能接受良好家庭教育的客觀條件之一。呂鳳岐生有四女二男,二男均早殤。四個女孩兒中,呂碧城排行老三。不幸的是,呂鳳岐在呂碧城12歲那年突然中風猝死,終使這個家庭“無後”的隱憂演化成為現實的悲劇。族人為爭繼嗣,霸佔家產,竟將其母女幽禁,並以“滅門”相威脅。為此,自幼訂親的汪姓人家亦強行解除婚約。為了保全膝下孤女免遭毒手,母親不得已只能將家產放棄,帶著幾個女兒遠走皖東來安的孃家就食,一家人才算躲過此劫。多年後,呂碧城仍以“眾叛親離,骨肉齮齕,倫常慘變”

當時,舅父嚴鳳笙(朗軒)在天津塘沽辦理鹽政,任鹽運使。不久,呂碧城即“奉母命往依之”。

在舅父家裡,有六七年,她過得還算平靜,雖有寄人籬下之憾,畢竟受到了“較優之教育”,

她無論如何不能接受舅父蠻橫無理的做法。而青少年時期所經歷了一系列磨難,也造就了她那獨立不羈的性格。也許是基於一時的憤慨,也許是長期寄人籬下投射在心裡的陰影,呂碧城在忍無可忍之際,選擇了反抗。於是,第二天,她便不辭而別,登上火車,逃離了舅父家。在火車上,她遇到一位好心人佛照樓主婦,把她帶到了天津。此時的她,“不惟無旅費,即行李亦無之。年幼氣盛,鋌而走險”。

到了天津,才知先於她到達天津的方夫人,住在大公報館,就寫了一封信傾訴自己的忿懣和窘況。不想這封信被大公報的總理英斂之看到了,她的才華很為英氏所賞識,乃親自邀她與方夫人同居,並給她安排了一份工作,委任她做了大公報的編輯。據《英斂之先生日記》1904年5月8日記載:“晡,接得呂蘭清女史一柬,予隨至同升棧邀其去戲園,候有時,同赴園,予遂回館。少秋來。晚請呂女史移住館中,與方夫人同居,予宿樓上。”

呂碧城在天津安頓下來,雖然入學讀書一事尚無著落,但《大公報》卻給了她展示才華的平臺。自5月10日開始,她的詩詞陸續見於報端,引起海內外同好甚至名流的響應,奉和之作絡繹不絕寄至報館。

5月20、21兩日,她的《論提倡女學之宗旨》一文在《大公報》連載,大聲疾呼,力倡女學,時人贊為“

這期間,據呂碧城多年後回憶:“舅聞之,方欲追究,適因事被劾去職。直督袁公委彼助予籌辦女學,舅忍氣權從,未幾辭去。”

呂碧城為何拒絕與秋瑾同赴日本

秋瑾是在呂碧城初到《大公報》不久,提出要與呂碧城見面的。秋瑾亦曾號碧城,當時在京津一帶已有文名,又是女界革命的活躍分子,因此,當署名“碧城”的詩文不斷出現在《大公報》報上的時候,朋友們都以為是秋瑾所為,這也引起了秋瑾本人的好奇心,於是,她通過“潤沅”函告英斂之,聲稱將自京來津會晤這位“碧城”。恰好這天呂碧城回塘沽了,英夫人淑仲就給呂碧城寫了一封信,講了秋碧城要來與她會晤的消息。呂碧城當即給英夫人寫了回信,其中寫道:

所云秋碧城女史,同時而同字,事亦甚奇。惟伊生於名地,閱歷必深,自是新學中之矯矯者。若妹則幼無父兄指授,僻處鄉隅,見聞狹隘,安敢望其肩背。然既屬同志,亦願仰瞻風範,但未識其性情能與我輩相合否?伊到津時,望即函示。

秋瑾直到6月10日才來到天津與呂碧城相會。是日《英斂之先生日記》所記甚詳:“十點,秋閨瑾女由京來,其夫王之芳及秦偕來,留午飯。予同王、秦單間房。飯後,秋留館,王、秦等去。晚,傅潤沅來,談極久,去。秋與碧同屋宿。”

1907年1月,秋瑾在上海創辦《中國女報》,因集資困難,僅出兩期就被迫停刊了。呂碧城為創刊號寫了《發刊詞》,第二期又發表了她的《女子宜急結團體論》,算是履行了自己的諾言。1907年7月,秋瑾遇難,呂碧城也因曾在《中國女報》發表文章而受到牽連,險遭不測。據說還是袁世凱出面,才使她化險為夷。後來,她與朋友遊西湖,瞻仰秋瑾墓,還作過《西泠過秋女俠祠次寒雲韻》,寒雲即袁世凱次子袁克文,號寒雲。詩是這麼寫的:

松篁交籟和鳴泉,合向仙源泛舸眠。

負郭有山皆見寺,繞堤無水不生蓮。

殘鍾斷鼓今何世,翠羽明璫又一天。

塵劫未銷慚後死,俊遊愁過墓門前。

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是相當複雜的,與通常我們所見的那些悼詩、贊詩、遣懷詩、憑弔詩完全不同,雖然也表示“

顯而易見的是,呂碧城與秋瑾雖然同為爭取女性解放的先驅,但她們所選擇的道路卻是完全不同的。秋瑾在求女性解放的過程中把個人完全交付給民族解放的事業,而呂碧城則更強調女性個人的自由解放先於國家、民族和家庭。她在《論提倡女學之宗旨》的結論中指出:“民者,國之本也;女者,家之本也。凡人娶婦以成家,即積家以成國。故欲固其本,宜先樹個人獨立之權,然後振合群之力。蓋無量境界,無量思想,無量事業,莫不由此一身而造,此身為合群之原質。若此身無獨立之氣,雖使合群,設遇攻敵,終不免有解散敗壞之虞。故獨立者,猶根核也;合群者,猶枝葉也。有根核,方能發其枝葉,藉枝葉以庇其根核。二者固有密接之關係,而其間復有標本之判別,竊冀覽者毋河漢焉。”

明乎此,則呂碧城拒絕秋瑾固在預料之中。

【注】

[1] . 呂碧城《歐美漫遊錄(鴻雪因緣)》之《予之宗教觀》,李保民校箋《呂碧城集》(上)44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版。

[2] . 同上,443頁。

[3] . 同上,441頁。

[4] . 同上,441頁。

[5] . 同上。

[6] . 同上。

[7] . 轉引自呂碧城《致英淑仲書》(箋),李保民校箋《呂碧城集》(下),456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版。

[8] . 轉引自呂碧城《論提倡女學之宗旨》附錄津門劉孟揚《書碧城女史論提倡女學之宗旨後》,李保民校箋《呂碧城集》(下)463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版。

[9] . 呂碧城《與某先生書》,李保民校箋《呂碧城集》(下)509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版。

[10] . 見《英斂之先生日記》一九零四年六月初六日所載,轉引自呂碧城《與某先生書》箋,李保民校箋《呂碧城集》(下)509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版。

[11] . 呂碧城《歐美漫遊錄(鴻雪因緣)》之《予之宗教觀》,李保民校箋《呂碧城集》(上)44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版。

[12] . 呂碧城《致英淑仲書》,李保民校箋《呂碧城集》(下)45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版。

[13] . 轉引自李保民《呂碧城年譜》,李保民校箋《呂碧城集》(下)附錄六,805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版。

[14] . 李保民校箋《呂碧城集》(上)283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版。

[15] . 李保民校箋《呂碧城集》(下)46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版。

喜歡的朋友可以添加關注哦,小編會定時給大家更新精彩的內容,並且會在粉絲中抽取粉絲髮送一些福利。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呂碧城為何拒絕與秋瑾同赴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