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規則感,你知道如何「懲罰」孩子嗎?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貝爾安親提示家長,正確的“懲罰”使教育更完整。

只有誇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現在中小學普遍提倡“賞識”教育,認為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用鼓勵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方式。然而,我們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教育需要規則感,你知道如何“懲罰”孩子嗎?

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說,他的私塾老師壽鏡吾先生教學嚴,“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而魯迅因父親生病,需要天天去給父親買藥導致遲到,打破了以往的常規,壽鏡吾老師用戒尺嚴厲地教育了他。從那以後,魯迅上學再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毫不鬆弛地奮鬥了一生。

教育需要規則感,你知道如何“懲罰”孩子嗎?

並不只有讚賞才能給予孩子自尊與自信,懲罰更需要尊重與信任。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藝”,表揚批評獎勵懲罰,什麼都應該有。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虛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

為孩子樹立規則感,讓孩子為自己負責

其實,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犯錯的時候,內心都有一種要接受懲罰的準備,這是一種心理需求,為自己的愧疚承擔責任,取得心理平衡。回想我們自己長大的過程,一定有一些懲罰是讓自己終生難忘的。一般來說,孩子犯錯的時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機,因為內疚和不安會使他急於求助,而此時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銘心。

教育需要規則感,你知道如何“懲罰”孩子嗎?

美國總統里根12歲時,在院子裡踢足球,把鄰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需要賠償12.5美元。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買125只雞。里根的爸爸說,你踢碎的你就自己賠吧,沒有錢,我借給你,一年後還。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里根擦皮鞋、送報紙、打工掙錢,掙回了12.5美元還給父親。正是通過這件事,讓他懂得了什麼是責任,並勇於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喚醒人。當一個孩子犯了錯,要懲罰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個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錯誤。懲罰的一個基本出發點和目的,應該是讓孩子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如何正確使用“懲罰”教育

貝爾安親認為,教育孩子需要獎勵與懲罰手段並行,懲罰也是教育過程中讓孩子認識錯誤必須的一種手段。通過合理的懲罰,能使孩子認識錯誤,吸取教訓,從而促進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貝爾安親教育專家建議,家長們可以設置獎懲制度,為孩子建立規則感。那麼正確的懲罰教育該注意什麼呢?

教育需要規則感,你知道如何“懲罰”孩子嗎?

1、事先把合理的懲罰後果告訴孩子

對於孩子的不良行為給予一定的處罰,能夠使孩子明白行為和後果的關係,同時也可以教會他什麼是責任--承擔這個後果就是他的責任。如果父母決定使用這種處罰方式,那麼最好事先向孩子解釋清楚後果將是什麼,給孩子一個明確的警告。

2、對於好的行為有所獎勵

獎勵孩子遵守規則的行為,使孩子明確對錯。最重要的一點是,在給孩子獎品的時候,不要忘記表揚他的好的行為。

教育需要規則感,你知道如何“懲罰”孩子嗎?

3、對於不好的行為開罰單

有獎就有罰,讓孩子為不好的行為支付“罰金”。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設置不同的“罰金”,目的在於讓孩子明確懲罰的制度,學會遵守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