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只知道四大名将起翦颇牧,其他的名将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天空history,一个历史爱好者,浅读过《二十四史》,追过多年历史小说。喜欢的请关注或点赞,谢谢。

战国是个大争之世,战争的形势已经和春秋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争也越发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出现的名将也越来越多。

其中最出名的四个名将就是有战国四大名将之称的“起翦颇牧”,也就是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可以发现,四大名将秦国赵国各有两位,而且他们生活的时代比较相近,都属于战国的后期,白起和廉颇有交手,王翦和李牧也有交手。

战国只知道四大名将起翦颇牧,其他的名将你知道多少?

战国四大名将

难道战国七雄其他五国没有名将吗,难道战国其他时期没有能和他们相提并论的名将吗?

其实这主要是现代人收到了误导,原来是没有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的,一直到南北朝时期《千字文》的出现,“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里面把起翦颇牧相提并论,随着后期《千字文》的成为了所有读书人的启蒙读物,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也就形成了。

四大名将中,廉颇善守,战绩也是最差的,李牧善用骑兵,王翦纯以国力压人,人称用兵“稳如老狗”,白起最强,善打运动战、歼灭战。早期武庙十哲中战国四大名将只有白起一人在榜。

在我看来,战国名将辈出,其中能和战国四大名将相提并论,甚至远远强于他们的也大有人在。下面我就介绍几位其他的战国名将。

战国只知道四大名将起翦颇牧,其他的名将你知道多少?

吴起

第一位:吴起。

吴起是战国时期首屈一指的改革家、军事家,有《吴子兵法》传世,被称为兵家亚圣,也是武庙十哲之一。

他曾在鲁国为将,大败齐国;后在魏国为主将,夺取秦国河西地区,担任魏国西河郡首任郡守时期,改革魏国兵制,创立了的“魏武卒”,横行天下。之后投奔楚国,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实行变法,楚国迅速强大,向南吞并大片国土。

吴起在整个春秋战国的战绩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且他比之其他名将,更有大局观,属于武可灭国,文可安邦的人才。比之起翦颇牧之流,不知强多少。

战国只知道四大名将起翦颇牧,其他的名将你知道多少?

孙膑

第二位:孙膑。

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写有《孙膑兵法》流传于世,号称兵家次圣。

孙膑以谋略著称,被齐国任为军师后,在桂陵、马陵之战中两次大败魏军,为齐国在战国前期的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孙膑因为残疾的原因,无法作为主帅直接指挥作战,当时的主将都是田忌。所以严格来说,孙膑的战绩并不强,但他作为兵家的历史地位太高,相比之下起翦颇牧之流却无兵书流传后世。

战国只知道四大名将起翦颇牧,其他的名将你知道多少?

司马错

第三位: 司马错。

司马错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谋略家。司马错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其“得蜀即得楚”的超强战略眼光。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灭蜀,得到了富庶的天府之国,为秦国别开生面,打开了攻取楚国的新通道。司马错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军事奇才。比之其他名将,司马错的战略大局观更强。

战国只知道四大名将起翦颇牧,其他的名将你知道多少?

乐毅

第四位: 乐毅。

乐毅是战国后期燕国杰出的军事家,乐毅也是武庙十哲之一。

乐毅被燕国拜为上将军后,他使燕国迅速从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国家之一,一跃称为各国瞩目的强国。公元前284年,他合纵攻齐,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连下齐国70余城,造成齐国几乎灭国之局面。

战国只知道四大名将起翦颇牧,其他的名将你知道多少?

火牛阵

第五位:田单。

田单是战国后期齐国的名将。田单最大的功劳,就是在五国伐齐之时,齐国即将亡国之际,使用火牛阵大破燕军,迅速收复失地,使得齐国得以复国。司马迁称赞其用兵“出奇无穷”。

战国只知道四大名将起翦颇牧,其他的名将你知道多少?

赵奢

第六位:赵奢。

赵奢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他也即是著名的“纸上谈兵”的主角赵括的父亲(赵括也没那么不堪,战国时期还没纸呢,主要还是后世黑的)。

赵奢一生战绩不多,主要是死的太早,他最大的战绩就是在阏与大破秦军,解了阏与之围,名震四方。他是唐封历代64名将、宋封历代72名将之一。他与廉颇、蔺相如作为赵国股肱之臣,为战国后期赵国与秦国的对抗起到了重要作用。

战国只知道四大名将起翦颇牧,其他的名将你知道多少?

庞涓

第七位:庞涓。

庞涓在历史上大部分的时候都是以反派角色出现,以至于所以人对他的印象都是一个妒贤嫉能的无耻小人,但却忽略了他的才能和战绩。庞涓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次输给孙膑,但不代表他无能,而是孙膑太强。

庞涓在时,魏国是魏惠王在位(就是以前我写的败家子那个)。庞涓战绩很强,曾击败秦国,即便是桂陵之战后,也打败了赵、秦、齐三国联军。庞涓之败,在于魏国树敌太多,同时面对太过强大的敌人。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战国这个大争之世,名将辈出,但大部分热你的结局的不好。

有不同意见或者疑问的可以在下方留言。你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