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多地监管部门斥责、约谈后,程维、柳青终于道歉了

被多地监管部门斥责、约谈后,程维、柳青终于道歉了

程维、柳青发布联名道歉信,称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核心,资源全面倾向安全和客服体系。近2天内,多地监管们部门约谈、谴责滴滴,滴滴遭遇史无前例的危机和监管压力。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www.awtmt.com或华尔街见闻APP。

在多地监管部门斥责、约谈滴滴后,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发文道歉。

8月28日晚,程维、柳青发布联名道歉信,称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核心,资源全面倾向安全和客服体系。文中写到:

在短短几年里,我们靠着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来证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这一切虚名都失去了意义。很多同事开始动摇,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在做正确的事,全公司开始深刻检视甚至质疑我们的价值观是不是正确的。大家陷入了自我审视、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绪中。”

这封道歉信虽然言辞恳切,但还是迟到了4天。从8月24日事发至今,滴滴遭到了多方斥责,还被多省市相关部门约谈。

浙江

8月25日,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要求滴滴平台立即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其在浙江区域的顺风车业务。

江苏

8月26日,南京市政府率市交通运输、公安、物价、工商等职能部门对滴滴、美团两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了约谈,要求两家平台公司要按照国家7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中事后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以及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规定,合法合规开展网约车经营活动。

次日下午,苏州交通会同公安部门对滴滴出行苏州分公司开展联合约谈。加速网约车合法化进程,即日起暂停无证车辆和人员新注册业务,进一步清理存量不合规车辆及驾驶员,并于9月1日前上报合规化运营工作方案及时间进度,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福建

8月27日,福建省运管局联合省交通执法总队约谈滴滴出行科技公司,就履行平台主体责任、加快清理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严肃处理线上线下人车不符和提高监管数据传输质量等问题,要求滴滴公司逐一进行正面解答和说明,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广东

8月27日上午,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约谈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 在会上,东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传达了交通部等单位联合约谈滴滴出行总公司的会议精神,要求滴滴公司应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整改,规范经营,切实保障乘客安全和社会稳定。

同日下午,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广州市公安局联合对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广州市交委在约谈时要求滴滴公司,严格按照交通部和公安部的约谈要求,暂停广州市顺风车业务,并按要求立刻进行全面整改,保障乘客乘车安全。广州市交通部门将强化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执法联动,以“零容忍”的态度,对网约车非法营运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营运等各类违法违章行为坚决查处。

8月27日,深圳市网信办、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委联合约谈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责令滴滴平台于9月底前完成四项全面整改工作,否则,将对其采取联合惩戒、撤销经营许可证、APP下架等措施。约谈会上,各单位通报滴滴公司安全生产及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情况。滴滴公司未按照规定向政府部门传输报备顺风车数据,也未配合公安部门做好驾驶员背景核查工作。

8月28日,广东交通厅表示,滴滴一直拒绝数据接入接受监管,交通执法一度无法有效针对。广东交通厅要求在今年年底之前,一定要有明显的清退的动作。

贵州

8月27日,贵阳市运管局约谈滴滴、首汽、神州、神马等网约车平台公司,要求各网约车平台公司要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并积极落实车载“一键报警”装置工作。即日起,要求网约车平台公司严查司机人证情况,不得再新接入未经许可的车辆和人员,滴滴平台必须停止接入非贵A车辆,并加快清退已接入的不合规车辆和人员。

湖北

8月27日,在武汉市客管处约谈滴滴出行武汉分公司的基础上,武汉市交委联合武汉市公安局再次对滴滴出行等9家网约车平台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全市网约车公司加快推进合规化进程,严守安全底线,切实落实承运人安全稳定管理主体责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整改情况。市交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将加强网约车市场的监管,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依法查处非法经营行为。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人员,以及侵害乘客合法权益的经营行为,将依法追究平台公司的责任。

湖南

8月27日下午,长沙市交通行政执法局约谈滴滴出行长沙分公司有关责任人,要求滴滴出行对其在长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业务和顺风车平台业务深入自查自纠,停止向不合规的网约车特别是外地牌照滴滴车辆及跨城际顺风车派单。

重庆

8月27日下午,

重庆市运管局、市交通执法直属支队、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客运支队联合约谈了滴滴重庆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要求滴滴重庆分公司自查管理漏洞、按照国家及重庆网约车相关政策要求,尽快取得网约车合法经营行政许可。同时,已下线的滴滴顺风车业务未达到我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相关规定前,禁止在重庆上线运营顺风车业务。

交通运输部

8月26日下午,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对滴滴公司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加快推进合规化进程,严守安全底线,切实落实承运人安全稳定管理主体责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整改情况。

8月27日,交通运输部官微刊文称,接二连三的事件,充分暴露出滴滴出行平台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和经营管理漏洞,反映出滴滴这样的平台公司片面重视追求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管理,安全底线一再丢失,对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敬畏心,缺乏依法经营的意识,缺乏对乘客安全负责的社会责任心,缺乏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政府部门要对践踏法规和乘客合法权益的行为坚决严厉处置,绝不允许任何经营者打着“创新”的名头,挑战保障乘客安全出行的底线。网约车平台公司要将“自责”落实到行动上,将心思用在落实承运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合规经营、保障乘客安全和合法权益上,切莫挑战法律法规和乘客安全底线。

随后,交通部官网再转载中国交通新闻网的评论称,个别企业打政策擦边球、钻法律空档,以顺风车之名行非法营运之实,逃避甚至抵制政府依法监管;大量占用公共道路资源干着营利的买卖,却试图逃避承运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如此漠视生命安全、藐视法律权威的行为,必须依法受到严惩,必须坚决严格纠正。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8月27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分会发布倡议书,呼吁全体出租汽车从业者坚持以安全发展为底线、合法依规为前提、满足需求为核心,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社会提供优质出行服务,为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深化改革做出积极贡献。

从2014年上线至今,滴滴的成长异常迅速, 先后经历了收购快的、收购优步等,后又在出行产业链上时刻不停地跑马圈地,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各项业务进行得风生水起。然而,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滴滴的服务及管理能力明显没有跟上其体量速度。

这次的滴滴顺风车女乘客遭司机奸杀事件已是4个月内发生的第二起,上一次滴滴道歉、赔偿,并下线整改顺风车服务,一周后即再次上线。如今再发生,滴滴还是重复着同样的方式,只是这一次大众可能就不会轻易原谅滴滴了。

8月26日,人民日报评滴滴评顺风车案称,互联网催生了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资本思维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这次滴滴顺风车事件提醒我们,随着各种新业态新经济形式的迅速崛起和壮大,单靠政府很难建立密不透风的风险控制体系,需要互联网企业同样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网络平台打破了行业的边界、形成了资源的整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突破行为的边界、法律的底线;互联网催生了技术的创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资本思维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只有各社会主体共同达成维护公共利益的共识,担负起肩头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才能把风险拒之门外。

近2天内,被多地监管部门约谈、谴责,滴滴承受了史无前例的压力,在这份沉重的压力下,程维、柳青才终于发文道歉,宣布无限期下限滴滴顺风车业务。只是不知道,这份道歉的保质期能持续多久,整改后的滴滴又是否真的能够保证乘客的人身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