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Blood_puppet


二戰中日本為什麼投降,背後的原因,主流觀點有這樣幾個——屈原,蘇武,毛遂,蔣幹,共工。

聽知事給你一一介紹。

1,屈原說。

屈原不是先秦楚國的屈原,而是“屈從於原子彈的武力”。

1945年8月6日,美國空軍把原子彈“小男孩”投向日本廣島,廣島約有7萬人立即因核爆而炸死。目前廣島市依然將相生橋附近的地區列為放射汙染區。

8月9日,美國空軍再次把原子彈“胖子”都投向日本長崎,當地約四萬人直接死於胖子的原爆,約二萬五千人受傷,約7000平方米之建築物被夷平。

這兩顆原子彈,都是四五噸重量,卻有著上萬噸TNT爆炸的能量,日本法西斯也在加緊研究原子彈。美國的率先研究成功並且投放戰場,讓日本徹底失去了抵抗信念。

但,“屈原說”的理論並不完美,因為日本雖然被原子彈炸了,卻有了新的希望。

1945年8月9日,當日美軍轟炸機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小倉,一個是長崎。當日小倉上空雲霧瀰漫,無法投放,於是兩顆原子彈,兩個“胖子”都丟在了長崎,但只有一顆引爆了。

未引爆的那一個胖子,到底去哪了?主流觀點認為,日本當局第一時間把失蹤的胖子封存起來。日本當局意識到自己研究製造原子彈已經不可能,於是把原子彈交給了蘇聯,希望蘇聯能夠進行調停。

事實上,長崎核爆的整整4年零20天后,1949年8月29日4時,蘇聯就試驗成功了第一顆原子彈。要知道,美國、英國、法國以及流亡美國的德國科學家經過了7年的艱苦努力,才造出了第一顆原子彈,為此美國動用了50萬人,花費了23億美元。這是蘇聯不能承受的。

原子彈到底給了日本深深的絕望?還是給了他們新的希望?你站在哪一邊?

2,蘇武說。

蘇武不是漢朝的蘇武,而是“蘇聯出兵東北的武力”。

長崎核爆的當天,就是1945年8月9日,蘇聯出兵中國東北,華西列夫斯基指揮著157萬蘇聯軍隊用4天時間就對近百萬日本關東軍進行分割包圍,大部分被俘虜。

蘇聯的動武,讓日本裕仁天皇等戰犯失去了任何的希望,只好迅速決定投降。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

事實上,日本的投降並不是完全的無條件投降,日本耍了幾個小小的滑頭。

  • 一,裕仁天皇發佈的詔書,嚴格來說,應該是《終戰詔書》,是要求日軍放下武器,停止戰爭。

  • 二,日本的投降,後來被偷換概念為“日軍的投降”,日本軍隊以外的人,不認為自己有戰爭的罪行。

  • 三,日本投降其實有條件,那就保留天皇的性命和天皇制度。所謂的“無條件投降”只不過給羅斯福一點面子。


日本投降的時候,就不老實,何況現在已經恢復成了世界第三經濟強國?

時刻提防日本,是中日韓俄等國的理智選擇。

3,毛遂說。

毛遂,不是先秦趙國的毛遂,而是“毛主席領導共產黨敵後鬥爭取得成功。”

我們很熟悉的一句話是“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理由有三:

  • 1,共產黨最先提出抗戰,國民黨尤其是蔣介石是被內外勢力逼迫下抗戰,意志力不可同日而語。

  • 2,國民黨組織的抗戰,22次會戰就是22次捱打,被日寇奪取600萬平方公里土地。八路軍和新四軍則以數萬兵力簡陋裝備,奪回95萬平方公里土地建設根據地。

  • 3,抗戰後期,敵後戰場成為抗戰主戰場。中國共產黨領導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抗擊侵華日軍的比例是:1938年抗擊侵華日軍的比例是59%,1939年是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

事實上,在1944年年初到1945年日本投降,八路軍和新四軍已經開始了局部反攻,收復了不少縣城,根據地範圍越來越大。日本在八路軍新四軍的掣肘之下,難以從中國掠奪資源,戰爭能力大不如前。

弱國對強國,唯一的辦法就是游擊戰、運動戰,全面抗戰,積小勝為大勝。共產黨的抗戰路線是正確的有效的。所以,毛遂說,有一定道理。

4,蔣幹說。

蔣幹,不是三國時期的蔣幹,而是“蔣介石領導國民黨軍隊幹敗了日本。”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的威望達到頂點,因為,從名義上說,蔣介石是帶領積貧積弱的中國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領袖。更重要的是,蔣介石是開羅會議的四巨頭之一,是世界上受人尊敬的人。

但是,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蔣介石和國民黨取得的嗎?恐怕有一點疑問

1,抗日戰爭的22次會戰,蔣介石及其軍隊無一勝績,最多是戰平,大部分是慘敗。

2,抗日戰爭的22次會戰,蔣介石及其軍隊全部都在防守,無一次進攻,完全沒有進取之心。

3,美國源源不斷向大後方輸送物資,卻發現“前方吃緊後方緊吃”。魏德邁批評國民黨軍官“無能,愚蠢,缺乏訓練,偏狹……全然不稱職。”

依靠腐敗墮落的蔣介石集團,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完全是痴人說夢。

5,共工說。

共工,不是上古撞不周山的共工,而是“國民黨共產黨共同努力工作的成果”。

這種說法和稀泥,沒什麼特點,不多說了。

你覺得哪一種說法更符合歷史事實呢?歡迎留下你的評論!


歷史知事


關於日本投降的原因,日本歷史學教授長谷川健曾經說過:日本決定投降並非因為遭受了原子彈造成的巨大毀壞,而是他們更關心天皇的未來。這句話說的很隱晦,其實說穿了就是裕仁天皇怕死,他想用日本用無條件投降,換取美國對他和日本皇室的特赦。而老百姓嘛,只是被忽悠的炮灰罷了。

而裕仁天皇的投降決定,也不是一開始就決定的。日本的投降過程,有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有條件的投降

懂二戰史的人都知道,三個軸心國裡面的德國和意大利都是被盟軍打到了本土,徹底無力再戰了才投降的。希特勒是柏林被攻克的前夕自殺的,而墨索里尼則是早希特勒兩天,被絞死了。看到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下場,裕仁天皇害怕的要死,他知道如果再打下去,自己也一定會跟那倆人一樣的下場。必死無疑!所以在沖繩島戰役期間,裕仁老鬼子就已經投降的打算了。但是他當時不想無條件投降,因為無條件投降,他的命運就掌握在盟軍手上了,自己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美國當時自然是不想接受有條件投降的,但是沒想到沖繩島的慘烈讓美軍死傷慘重。美國的智囊團大概算了一下,如果美軍要佔領日本全境的話,最少需要六百萬軍隊,最短要花費三個月的時間;要付出五十萬人陣亡,約一百二十萬人傷亡的代價才能拿下日本!為此美國聯邦政府還提前預定了50萬枚紫心勳章。(受傷就可以得紫心勳章)

第二階段:對蘇聯心存幻想


其實裕仁心裡面很清楚,如果無條件投降是很有可能被盟軍拉去槍斃的,學希特勒自殺他又沒那個膽量。所以裕仁堅定,最低限度要爭取有條件投降。他的的底氣是兩點:一是滿洲國有相對完整的基建和縱深;二是蘇聯與美英存在分裂的可能系。想要有條件投降,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至於本土決戰這事,那都是忽悠老百姓的鬼話。他從一開始就沒有人認真考慮過,因為沒什麼可行性。但是蘇聯沒有跟英法分裂,並且蘇聯紅軍還出兵了。這就等於把裕仁的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壓垮了

至於中國關內戰場,日本軍當時處於全面的守時,從來就沒有打算以中國關內為基地。

蘇聯紅軍摧枯拉朽,關東軍死的透透的。在解決了關東軍後,蘇軍還沒有罷休,在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蘇聯紅軍繼續進攻千島群島和庫頁島。(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一直跟俄羅斯要北方四島的原因)



第三階段:想投降,但又不甘心

看到蘇聯這麼威猛,裕仁有點慌了,但是他還是不打算投降。因為在日本本土駐紮的近衛師團、東西部軍仍有一定的戰鬥能力。裕仁老鬼子仍希望取得一次重大戰果後,促成有條件投降。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此時美國已經具備核轟炸能力了。

當時美國不希望看到蘇聯勢力重回遠東,以及鑑於沖繩戰役使美國海軍陸戰隊傷亡慘重的教訓。美國祭出大殺器原子彈,先在廣島丟了一枚,以逼迫日本快速投降。比較搞笑的是,日本陸軍元帥畑俊六當時正在廣島,在核爆炸中撿了一條命。他見識到了原子彈的威力後,立即返回東京,對裕仁描述原子彈的恐怖,強烈主張停戰。(這一下徹底服了)



第四階段:準備投降,遭到少壯派反撲

裕仁老鬼子聽了畑俊六的陳述,覺得再打下去也沒有意義了,決定無條件投降。當他把自己準備投降的決定告訴首相鈴木貫太郎時,鈴木都要暈菜了。早幹嘛去了啊!現在要是宣佈投降,沒等美軍來收拾,自己估計就要被少壯派軍官幹掉了。事實證明,鈴木的擔心是非常準確的。這個消息傳出後,東京的日軍立即發生了叛亂。近衛師團長森鳩因拒絕參與叛亂,被少壯派軍官殺掉。叛軍還闖入皇宮,尋找投降錄音盤想阻止投降廣播的播出。與此同時還派出了軍隊去刺殺首相鈴木,順便把主張投降的內閣都消滅。鈴木貫太郎跑的快,撿了一條老命。叛軍沒能找到首相,轉而進攻樞密院長的住宅,樞密院長平沼立即趁亂溜走,慌亂中中樞密院長連假牙都失落了。

經此事變,鈴木內閣全體辭職。裕仁表示他可以親自到陸軍省和海軍省安撫軍隊。(早幹嘛去了)

第二天十二點的時候,日本發佈終戰詔書全國廣播,裕仁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接受《波茨坦公告》。



所以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歸根到底其實就是一個原因:因為日本天皇、皇族以及部分的軍政高層怕死

千萬不要覺得這很可笑!別看日本鬼子嚷嚷著要一億國民總玉碎,但是真正敢破腹自殺的高層官員實際上沒幾個,都是在忽悠老百姓去送死罷了。日本投降後,日本國內的幾百個軍政大員有幾個切腹的?東京審判的時候,故意裝瘋保命的戰犯倒是有很多

。其中東條老鬼子就是因為怕疼,不敢切腹而用手槍自殺,結果還手軟了,打偏了沒死成。裕仁的叔叔東久邇稔彥親王為了討好美軍,模糊裕仁天皇的戰爭責任,把當年牛皮哄哄的“一億玉碎”的口號改成“一億總懺悔”……

正是因為這些只會嘴上嚷嚷的軍政大員們為了保命,最後才投降了美國。然而做了太上皇的麥克阿瑟居然寬宏大量,沒有清算這幫衣冠禽獸,保住了他們的榮華富貴,只吊死了幾個頭面人物走走過場。直到今天日本朝廷還對麥克阿瑟感恩戴德。



回看這段歷史,儘管當時日本在太平洋和中國東北已經被打出屎來了。中國戰場也被國軍和八路軍、新四軍打的節節敗退,但是日本國內相當一部分人,仍然不想投降。起碼主戰派大臣和被武士道思想荼毒的軍官和士兵都不想投降,他們還想繼續打。但是裕仁為代表的統治者想投降,並且很早就做好打算了。原子彈只是催生素的效果,讓他斷絕了有條件投降的幻想。所以,裕仁撿了一條狗命。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四十年代就下地獄了,而裕仁一直活到了八十年代才下地獄。



日本投降一年之後,日本天親口承認,說出了投降真正的原因:他認為日本如果再繼續戰鬥下去,最後還是會戰敗,而且傷害是不可挽回的,但是如果主動投降,就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裕仁這廝其實一直都沒有真正的懺悔,他無時無刻不在盤算翻盤。只不過日本的節節敗退讓他無路可走,只得選擇投降了。

只不過由於美蘇的矛盾,中國的內戰,英國的故意不作為。導致戰後的日本被美國一家獨自佔領,這也為日後東亞的不穩定,中日的領土糾紛埋下了禍根!


Mer86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民眾廣播,發佈所謂“玉音傳送”,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東亞的戰爭。

日本的最終投降,既有本國的經濟社會因素,也有國際因素。當然,中國持久戰策略的成功,則是最大的因素,也是東方的主戰場,這是必須給予肯定和讚佩的。

第一,中國的十四年抗戰,延緩著日本擴張的速度。英勇的抗戰將士們,用血肉築起了反抗與鬥爭的城牆,最終取得了勝利。

第二,美國兩顆原子彈爆炸後,傷亡深重,徹底摧毀了日本的抵抗意志。自從太平洋戰場開啟後,日本雖有小勝,但逐步力不從心。主戰派此時已經是樹倒猢猻散,戰爭在艱難地進行著。

第三,蘇聯紅軍的參戰,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成為甕中之鱉。由於戰略佈局,日本國內的動員已經到了極限,所以無法實施救援和戰略合作。第四,意大利、德國相繼投降後,歐洲戰事基本結束。國際輿論與共識就是要粉碎日本法西斯的暴虐,此時日本基本已經孤立於國際社會。

第五,日本包括天皇在內的軍方高層也意識到,全民玉碎只會導致日本民族的消亡。為了減少損失,日本國內投降成為共識,反戰運動也此起彼伏。

日本的行經已經眾叛親離,天怒人怨。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標誌著二戰的結束,中國人在艱苦鬥爭中確定了勝利。中國方國民黨何應欽作為代表,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國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日本投降了。

所以,日本投降不是一個簡單的一個方面的因素,而是多元因素的複合,真的是打不下去了。抗戰期間日本的暴行,我們應該銘記。偉大將士的浴血奮戰,應該紀念。我們要珍惜和平,牢記歷史,正義必勝,踐行中國夢,為了中華民族復興而努力奮鬥。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團隊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歷史傳訊社


日本帝國是整個世界歷史上都少見的兇殘成性的帝國,法西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肆虐整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那麼日本帝國是如何投降的呢?


一些常見的說法是,因為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一戰摧垮關東軍主力,日本再也無精兵可用才造成了日本的徹底崩盤,日本政府才宣佈投降。


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日本帝國的投降是有多方面因素構成的。



首先,中國戰場的反攻給日軍造成了巨大壓力,所謂日本皇軍的不可戰勝神話早已經是昨日黃花。在抗戰勝利前夜,日本集中大軍還曾經在中國內地取得較大戰果,獲得所謂“打通大陸交通線戰役”的勝利,但是隨著遠征軍回師中國,國民革命軍實力的加強,日軍在湘西會戰中遭到失敗。在湖北,湖南,日軍的所謂“芷江攻略”戰役大敗而歸。國軍趁此機會展開大規模反攻,1945年5月27日收復南寧。1945年6月29日收復柳州。之後,盟軍的空軍也開始助戰,隨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出對日本的最後通牒,命令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軍隊的反攻在更廣闊的戰場上展開。而敵後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收到《對日寇最後一戰》命令之後,紛紛奮勇向前,對日軍發動反攻,將抗日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


再者,盟軍的反攻已經打到了日本的家門口,從1944年開始,美軍就開始對日本進行大規模戰略空襲,到了1945年,大規模的空襲作戰隨著日本海空軍的衰弱變得越來越頻繁。日本的工業城市、兵工廠、重要的軍事設施紛紛受到轟炸。到了後來,美國人在“李梅將軍”的指導下更是動用大量凝固汽油彈對日本本土實施轟炸。日本地震多發,所以房子多是木質建築,點火就著,見風更旺,日本各大著名城市都受到美國人的重點照顧。想不燒乾淨都難,日本的軍事生產就不用說了,正常的工業生產都沒法維持,大轟炸讓日本人嚐到了苦果。


在國內外形勢日益緊張的情況下,日本國內的主和派重新上臺。在二二六兵變中差點被打死的鈴木貫太郎組閣,海軍大臣是主和派米內光政,陸軍是天皇指定的主戰派阿南惟幾。鈴木在組閣演講中說,我要為億民以身奉公,諸君要踏過我的屍身,重開國運,邁步向前。這一屆內閣的上臺實際上為日本政府接受投降奠定了一個小小的契機,日本除了跟著一幫愣頭青的軍閥打到底之外有了新的選擇。


在鈴木當首相的幾乎同時,日本海軍的象徵大和號被擊沉,隨後德國宣佈投降,歐洲戰場結束紛爭。鈴木首相眼看著日本不可能在獨立支撐戰爭,他甚至說出了類似求和聲名的契機:


“日本人民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日美之間沒有理由發生戰爭,太平洋作為和平的海洋,是上天賜給美日之間貿易交流的通道,用她來運兵作戰,是要受到天譴的。從那以後20年過去了,兩國的戰爭已經發展到日本國體不存國民滅絕的地步,帝國必須找到一條和平道路。”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美國人在沖繩戰役中的慘重損失讓他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對美國的政策。想來想去,我們美國人太愛惜士兵生命了,打一個沖繩死了那麼多人,算了讓日本人嘗試下最新的軍事科技成果吧,原子彈打包送出。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原子彈,3天后又在長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彈。同時,美軍又出動了200多架轟炸機前往日本對大城市進行重點轟炸,這下除了捱了原子彈的城市還波及了十幾個城市,日本人在這一波襲擊中死亡了幾十萬人,受傷的更是不計其數,人民都沒有家了,只能睡在防空洞裡。



8月9日,蘇聯紅軍突然對日本宣戰,百萬蘇聯紅軍揮師中國東北。僅僅一週多的時間,關東軍70萬人便兵敗如山倒,被打死打傷8萬多人,俘虜抓了六十萬。


至此,日本再也沒有可以抵抗下去的條件。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清醒的日本人們越發清醒,他們選擇無條件投降,當然還是有死硬的軍國主義分子叫囂著要”一億國民總玉碎“,他們都是等著挨槍子兒的。



歷史風雲錄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結束戰爭。這一天,那一刻,飽受日本非正義戰爭侵略的亞洲國家,飽受日本壓迫的亞洲人民終於迎來了正義的曙光,那些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存亡的先烈們他們的血沒有白流,“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錚錚之言還響在耳側

。那麼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國”是怎麼把自己送上投降桌子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以下。

關於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我個人認為首先有一條是前提條件,那就是英美等西方國家是否參與到對日作戰,只要美國參加了對日作戰,那麼日本失敗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為什麼話是這麼說呢?當時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後,打著“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口號,是因為他們明白中國戰場是個泥塘,如果不能迅速解決中國戰場,那麼以後就會越來越難打。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所缺者在於武器彈藥的落後,所以只要要英美等老牌西方工業強國給予支持,彌補上了這個不足,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上面一條是基礎,下面這幾條就是對它的補充了。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眾所周知日本沒有能源,人口也不多,長期戰爭打下去,日本國內其實也不好受,尤其是後來美國停止了對日本的石油供應,更是讓日本雪上加霜,所以日本本身的條件也是它失敗的原因。

此外,隨著盟軍在歐洲戰場的勝利,日本的盟國德國和意大利都先後投降,使

得日本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境況,日本註定投降只是唯一出路,失敗只是最終的結果。而且更要命的一點,隨著歐洲戰場的結束,蘇聯老大哥和美國也加強了對日作戰力度,日本的實力本就不是他們的對手,加上長期的戰爭消耗,就更不行了,如果不投降,可能就是亡國滅種了。

上面幾條原因就是我認為促使日本投降的重要因素,像原子彈什麼只是加快了日本的選擇,就像日本天皇對日本軍人說“現在蘇聯開始對我們作戰,繼續抵抗就會使帝國賴以生存的基礎受到威脅”。


一樹梅花一放翁


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宣佈投降,是因為美國在日本本土丟了兩顆原子彈。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下面,有書君和大家翻開歷史,一起來了解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一、首先,我國人民長期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形成了對日本兵力的牽制。

日本侵略我國,真正意義上應從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直至1945年8月投降,整整有14個年頭。

在此期間,日本在我國投入大量的兵力,長驅直入我國大部分地區。其仗勢本國的武器先進,欺負我國當時國力薄弱,企圖速戰速決。

然而,小日本卻大大低估了我國全體軍民堅決抗禦外來侵略的決心。如此一來,日本進入中國的大部分兵力,如入泥沼,被生生地牽制住,讓其動彈不得。

正因為如此,二戰期間,反法西斯和帝國主義的同盟國,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並最終取得勝利。如果中國在當時沒有挺住,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也許得重新改寫。

二、然後,美國對日本本土全方面的封鎖和打擊,促使日本進入絕望的邊緣。

別看日本現在跟美國鐵哥們似的,在二戰期間,兩家可是打得死去活來。

那麼,日本現在的大哥美國,在那時對他做了些什麼呢?

話說二次世界大戰進行到1944年底,雖然美國軍隊逼近日本本土,然日本仍是窮兇惡極之狀,絲毫沒有投降的意思。

美軍瞅準了日本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資源缺乏,大多數物質依靠進口。

成為一座孤島。

這就是著名的“飢餓戰役”,也算是釜底抽薪之狠招。

幾個月下來,小日本雖然損失慘重,卻仍餓著肚子頑抗。

美國這下可惱了,不投降是吧?那就讓你嚐嚐我們新式武器的厲害,日本就這樣不幸成為測試原子彈威力的小白鼠。

如果說,此前日本還尚存一線武士道精神,意欲頑抗到底的話。

那麼,美國遠道而來送給廣島、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將他們的希望降至冰點。這也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唯一受過原子彈攻擊的地方。

三、最後,蘇聯在關鍵時刻出兵。

日本近百萬的關東軍是其陸軍最精銳的主力,長期佔據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有利戰略地位,妄圖依靠這支軍隊,進行長期的戰爭。

蘇聯作為當時國力較強的國家,一直在我國邊境上坐山觀虎鬥。

日本當局也最擔心蘇聯跨境參戰,否則,他的如意算盤將會落空。

結果,怕什麼,就來什麼。

1945年8月9日零點10分,蘇聯百萬紅軍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使日本“最恐懼的事情最終成為現實。”

蘇聯在關鍵時刻的參戰,重挫了日本的侵略計劃,讓其僅有的負隅頑抗的最後一線希望徹底破滅。

四、終於,日本迫於內憂外患的局面,不得已投降。

日本常年對外侵略,不但國內經濟發展停滯,而且在人口方面無法休養生息。當時,日本政府動員男性15歲-60歲,女性17歲-40歲都來服兵役,日本國內人口已經難以為繼。此為內憂。

戰爭進行到1945年,對日本來說,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首先是盟友德國熬不住,投降了。

接著又受到美國及盟軍實施的“飢餓戰役”,持續不斷的恐怖空襲和原子彈的打擊,然後中國敵後戰場開始全面戰略反攻,蘇聯又派出重兵等等。此為外患。

日本深感大勢已去,1945年8月9日凌晨,緊急召開最高戰爭指導會議。

裕仁天皇認為,目前連本國領土都無法保障安全,何況對外侵略擴張,於是做出決斷:主動投降,結束戰爭。

任何一件發生的事情,其背後必有諸多推波助瀾的因素,才導致最後的結果。

因此,原子彈不是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充其量只是促使其投降的最後推手罷了。

今天的故事講到這,各位看官是否明白了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讀史以明志,讓我們銘記歷史,引以為戒,發憤圖強,國強方民安。


有書共讀


內外交困,唯有投降

73年前的今天,日皇裕仁正式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改變整個世界格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結束。

而作為頑抗到最後的法西斯國家,日本在直到投降前夕依然妄想著孤注一擲,死扛到底。

那到底是什麼願意迫使日本最後無條件投降的呢?

自從1932年日本首相犬養毅被刺殺之後,日本文官政府就被軍部徹底取代,日本軍人徹底掌權,舊日本時期的政黨政治就此結束。

軍人與文官之間最大的不同是,文官將戰爭視為外交的延續,什麼事情儘量在外交層面解決,絕不輕言戰事。

而軍人則對於磨磨唧唧的談判很不耐煩,他們只相信刀劍和槍炮,主張用武力完成大和民族的崛起。

掌權後的日本軍部先是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接著又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對美英開戰。

特別是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徹底將美國拉下水,使得整個二戰局勢發生了逆轉。

這些事情,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在文官掌權的時代的。

但如果你略微瞭解日本歷史的話,這也不難理解。日本自古就有武人執政的傳統,始終沒有確立過像中國一樣的文官制度。

雖然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建立了現代國家。可曾經地那些藩國貴族依舊主導著“帝國軍隊”,這讓他們對於民選的文官政府十分輕視和不滿。

軍人的執政使得整個日本陷入瘋狂,即便是在窮途陌路時期日本軍部高層還妄想著一億玉碎,實在是變態。

不過現實的殘酷也由不得軍人胡來,在沖繩戰役失敗後日本也極與盟國進行了聯繫,希望以和平形勢結束戰爭。但當時日本只接受有條件投降,不允許盟軍登陸日本本土,日本國體不得改變,且不賠款。

(二戰中後期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局勢)

日本的要求自然遭到了美國的拒絕,於是日本轉而希望蘇聯能夠從中調停。當時的蘇聯尚未對日本宣戰,日本一邊寄希望與蘇聯出來說情,一邊又加緊備戰。

可是早在雅爾塔會議時期,蘇聯就已經答應美英對日作戰,日本指望蘇聯的想法已是空中樓臺。

此時日本的大量軍隊被牽制在中國,國內已是資源匱乏,經濟凋敝。但是鑑於日本法西斯的瘋狂和之前奪島戰鬥中慘重的傷亡,美國決定使用原子彈。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首枚原子彈,當天就造成了近9萬人死亡,整個廣島被夷為平地。

(被核平後的廣島)

日本政府在受到廣島遭襲的報告後大為震驚,可仍有部分軍人拒絕投降。於是日本政府決定按兵不動,靜觀事態發展。

但日本的無動於衷卻讓美國十分奇怪,美方摸不透日本人咋想的,於是華府決定在8月9日在長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又收走了數萬條性命。而就在當天晚上零點十分,蘇聯也正式對日宣戰,150萬蘇軍攻入中國東北,進擊日本關東軍。

第二顆原子彈的投放讓日皇裕仁徹底崩潰,他決定向盟軍投降。

8月15日,日皇裕仁正式宣佈接受《波茲坦公告》,向中、美、英、蘇四國無條件投降。

(裕仁正在宣讀投降詔書)


千佛山車神


1945年10月,毛澤東在重慶與蔣介石進行國共和談的時候,在一次酒會上,曾經有記者提問,抗戰勝利的原因是什麼,打一歷史人物。結果出現了好幾種答案,包括屈原、蘇武、蔣幹、毛遂、共工這幾種,實際上每一種答案都代表了不同的立場。我們的教科書上面統一的說法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是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最主要原因,小編認為沒有錯誤,也符合歷史事實。但是如果把中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發揮的作用作為解釋日本最終接受《波茨坦公高》,並宣佈投降的原因則有點牽強,畢竟我們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發揮的作用也僅僅是在中國戰場。

歐美學界通常認為導致日本最終投降的原因在於美國兩顆原子彈的作用。7月27日,日本政府曾經就是否接受盟軍的《波茨坦公告》舉行過一次會議,在會議上面,鈴木首相和東鄉外相打算接受《波茨坦公告》,而陸軍大臣阿難惟幾和海軍幕僚長豐田都表示反對,最終首先還是屈從了軍方的看法。但是在8月6號和8月9號,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在8月14日也宣佈了接受《波茨坦公告》。

實際上在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前,日本曾經向蘇聯進行過乞和活動,日本希望藉助《日蘇中立條約》,由蘇聯出面進行調停,以使日本達到和平停戰、體面停戰的目的,日本參謀本部所編的《日蘇談判要領》中曾經這樣記載:“我方不僅防止蘇聯參戰,更進而爭取其善意中立,甚而使之在結束戰爭方面成為有利於我方的調停者。”日本也希望利用美蘇之間的日益凸顯的矛盾來實現它自身的目的。

因此近幾年來有學者認為,導致日本最終宣佈投降的原因是蘇聯對日宣戰,而不是美國的原子彈的作用。

小編認為,日本最終宣佈投降,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不是哪個單個原因所導致的,實際上日本國內因戰爭所導致的窘境也是日本最終選擇投降的原因之一。


青年史學家


日本這個民族有一個特點:服力不服理。你如果征服它,它就服你;你如果打不過它,它就欺負你。

比較賤。

二戰後,日本雖然是戰敗國,中國雖然是戰勝國,但日本根本瞧不起中國。為何?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在中國的戰敗,並非敗於中國,所以不服。

作為中國人,我當然不願意接受這一點。但事實上,又難以否認。

抗戰中,中國人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巨大的犧牲,並將最終擊敗日本人。但是,如果沒有其他因素,肯定不會在1945年,肯定會更晚。

其實,日本戰敗是在一個大環境下的必然結果:軸心國的失敗,讓日本註定難以獨活。

中國的抗戰不是孤立的,要放到一個大的格局中去看,那是美蘇中英等同盟國與德、日等軸心國的對決。同盟國勝,中國必勝;同盟國若敗,中國也難以獨勝。

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被徹底拉進了二戰這盤大棋之中。第二年,同盟國正式形成。

據說,當時希特勒聽到珍珠港事件的消息後,對於日本人的愚蠢行徑特別惱怒,大發雷霆。因為此前的美國憑藉地利,得以獨保,尚未進入戰局。以美國當時的實力,一旦對軸心國開戰,對德、日來說絕對是災難。

果然,美國加入後的盟軍節節勝利。1945年5月,德國首先投降。

德國投降後,同盟軍就可以集中力量對付日本了。小小的日本怎麼可能經得住同盟國的集中攻擊呢?

8月,蘇軍進入中國東北,把關東軍殺得七零八落;與此同時,美國用原子彈轟炸了日本本土。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除了投降,沒有第二種選擇了。於是,8月14日,日本天皇正式宣佈無條件投降。

綜上,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敗於同盟國,並不是單純地敗於中國。當然,中國也是同盟國中重要的一部分。


趣談秘史


記得一個故事說,以“日本投降的原因”為謎面來打一個歷史人物,不同人給出了不同答案。



1 屈原

日本人雖然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整個形勢也是越來越不利於日本,但是日本人一根筋,一條路走到黑,他們仍然負隅抵抗。美國人的命比中國人的命值錢多了,他們選擇了原子彈這個新式武器來試試威力,是不是傳說中的那麼神,於是就向日本扔了原子彈。

原子彈強大的威力,對日本造成強大的殺傷,其實我認為對日本人最大的殺傷,應該是心理層面的殺傷,對日本精神層面的殺傷,對日本人士氣的殺傷,所以說日本投降的原因有“屈原”一說。



2 蘇武

隨著世界反法西斯的大勢已定,日本,德國,意大利失敗的命運已經註定。美,蘇,英經過討價還價,斯大林決定出兵中國東北,在中國面前不可一世的日本兵,被蘇聯人打得是抱頭竄鼠,日本關東軍被全殲。這也進一步加快了日本人的投降,所以有“蘇武”之說。

3 蔣幹

是當時中國抗日的領袖,帶領全國人民抗戰,這時候一盤散沙的中國人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團結,國軍抗戰,軍閥抗戰,土匪抗戰,全中國土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皆是同仇敵愾,一致抗戰。

在的帶領下,日本人狂妄三個月消滅中國的計劃破滅了,中國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同時也消滅了很多日本軍隊,雖然中國的土地大片淪喪,但是中國人沒有屈服,拖死日本,勝利一定屬於中國,所以有“蔣幹”一說。



4 共工

黨的敵後抗戰也取得了顯著成就,“平型關大捷”,敵後抗日武裝的建立,發動廣大人民群眾,使日本人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領導的軍隊狠狠打擊了日本侵略者,比如“百團大戰”等,他的持久戰思想,在理論上指出了戰勝的秘訣,所以有“共工”這一說。



我個人理解,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就是“共工”,但是這裡的“共工”,我理解成“共同的工作,共同的功勞”,也就是有“蘇武”,有“屈原”,有“蔣幹”等眾多因素在一起,這就是我理解日本人投降的原因。

以上就是個人的一點觀點,完整標準的答案在歷史教科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