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十虎之「洪拳大師」鐵橋三

清朝統治期間,清政府為了打擊反清的漢人勢力,對漢人進行武器管制,中國的拳術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蓬勃發展起來,後來演變出南北各派各種各樣的拳擊之術。

南派拳術裡,洪拳因為洪門的推動,在廣東民間廣泛流傳,併成為廣東"五拳"之首。在洪拳的創始人洪熙官之後,洪拳的另一位代表就是廣東十虎之一的"鐵橋三"梁坤。

廣東十虎之“洪拳大師”鐵橋三

梁坤(1813年-1886年),廣東南海人,因為在家裡排行第三,且"橋手"功夫獨到,所以被人稱為"鐵橋三"。"橋手"指的是雙臂,洪拳是一種剛猛的拳術,以"銅橋鐵馬"的功夫著稱,就是要將雙臂練得像銅鐵那樣堅硬,抵敵攻敵硬格硬擋,硬砸硬打,只要橋手功夫到家,對敵時在對方攻來時,往往一個橋手就能將對方的手臂折斷。

梁坤年幼時就非常嗜武,到處尋訪名師學藝,長大後曾在佛山街頭賣武為生,後來碰上莆田少林寺的覺因和尚,景仰其武功,便拜其為師,隨覺因入廣州白雲山能仁寺帶髮修行。梁坤在寺中學藝七年,得到覺因的悉心教導,盡得真傳。

廣東十虎之“洪拳大師”鐵橋三

南派拳術源自福建少林,但莆田少林因為是洪門的根據地,而被清廷派兵剿滅燒燬,於是大批的明朝遺老及幫派組織流落廣東,南派拳術的武功也隨之流入。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梁坤得遇覺因和尚,習得拳術的精要,自此梁坤自然也脫不掉與洪門的關係。

下山後梁坤因為精湛的拳術,很快就在江湖上闖出了名頭,很多人都想拜梁坤為師,一些富商家庭也聘請梁坤到家教習子弟武藝。在此期間,梁坤與蘇燦、黃澄可、黃麒英等結下深厚的情誼。梁坤還曾指點過同為廣東十虎的黃澄可和蘇燦武藝,可見梁坤武藝造詣的不凡。

廣東十虎之“洪拳大師”鐵橋三

1854年,繼太平天國起義後,廣東發生了著名的"洪兵起義",洪兵起義是由洪門天地會組織的反清革命,起義期間,廣東各地百姓紛紛響應。兩廣總督葉名琛為了鎮壓起義軍,聯合了英、美、法三國一起出兵鎮壓,在洪兵圍攻廣州期間,梁坤與各派志士暗中協助洪門,擊殺洋人的政要和清廷的官僚,並解救被無故羈押的百姓和洪門子弟,只是不久,起義軍便被清廷與外國聯軍擊敗,被迫轉移他地。

廣東十虎之“洪拳大師”鐵橋三

梁坤一生行俠仗義匡助百姓,被鄉民將其與王隱林、黃澄可、蘇黑虎、黃麒英、周泰、譚濟筠、黎仁超、陳鐵志、蘇燦等人一同稱為"廣東十虎",梁坤為"十虎"之首,他自創出的"鐵線拳"為洪拳至寶,後經他的首徒林福成傳給黃飛鴻,這套拳法終是在黃飛鴻手裡發揚光大。

廣東十虎之“洪拳大師”鐵橋三

關於梁坤的記載實在不多,但終其一生,"俠義精神"大概能代表他的行為事蹟,而"俠義精神"也是貫穿當時廣東十虎一生的意志,他們打抱不平,扶危濟貧,這在當時清廷統治的末年,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可謂是人間的一股清流,所以關於"十虎"的故事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梁坤因為深受鴉片煙癖之害,年老時身體虛弱,最後染病而逝,享年73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