塤音啞韻,穿越遠古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我用灰塵洗臉,

我與影子決鬥,

我的心像一個裂紋斑駁的壎。

然而你吹奏我。

你是最好的少年郎。

♫. ♪~♬..♩

有這樣一種樂器,它不似笛聲輕快、不似箏聲婉轉、不似簫聲嗚咽。

它,樂音啞韻、意韻蒼古。

它,音色低沉、如泣如訴。

它,是壎。

我有一隻壎

可以慰風塵

壎,是我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勞動擴展了原始先人的武器,創建了原始社會的文明。

相傳在古代有一種叫做“石流星”的狩獵工具,主要是模擬鳥獸叫聲以誘捕獵物。用繩子繫上石頭或者泥球,由於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用這樣的石頭擲向獵物時,空氣流穿過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這就成了啟發古代先民製作樂器的靈感,掄風而起時有音,慢慢演變成了壎。

遠古時期的壎以石、骨製成,而後逐漸改為陶土燒製,因此也叫做陶壎。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樂書》中說壎由“包羲氏(伏羲)灼土為之。”《呂氏春秋》中說壎是帝嚳時巧匠倕所創,《世本》中則記為壎由東周暴國國君暴辛公所作。

從出土實物看,早在新石器時代,壎的流傳已很廣泛。《周禮》載:“小師掌教鼓、鼗、柷、敔、壎、簫、管、絃歌”,可知此時壎已是宮廷樂師的必修樂器之一了。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南京安懷村新新石器陶壎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江蘇邳縣大墩子陶壎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甘肅玉門火燒溝陶壎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河南安陽婦好墓陶壎

周朝開始,人們就按照材質,將樂器分為金(鍾、鎛、鐃)、石(磬)、絲(琴、瑟)、竹(簫、箎)、匏(笙、竽)、土(壎、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類。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八音樂器

陶壎在八音中是屬土音,最早文獻記載始於《詩經》“如壎如篪”,還有“伯氏吹壎”,“仲氏吹篪”的詩句。在周代奴隸制社會已相當流行,秦漢以後用於歷代宮廷雅樂。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棠湖壎譜》

吳潯源複製出殷代五音孔梨形陶壎為傳世經典,其所著的《棠湖壎譜》是迄今發現最早也是唯一正式刊行的壎專用樂譜。

我有一隻壎

可以助雅興

《爾雅》注:“壎,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

說的是壎有雅壎和頌壎之別。所謂雅壎,指體積大(“大如鵝卵,謂之雅壎”),在雅樂中應用;所謂頌壎,指體積小(“小者如雞子,謂之頌壎”),常在雅樂之外的其他宮廷音樂中應用。

按照壎的音孔來劃分的話,從無音孔到有音孔,從從一孔到二孔、三孔、五孔,古代已經有六孔壎,清代宮廷雲龍壎即是六孔壎。現代普遍流行十孔壎。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東漢中期 洛陽北邙苗南新村528號墓吹壎俑

自秦漢後,音樂性漸退,玩具性顯現。在唐代壎的雅樂內涵已經衰退。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阿彌陀經變》樂舞圖

繪製於唐貞觀十六年(642)的敦煌莫高窟第220窟《阿彌陀經變》樂舞圖是敦煌壁畫中唯一繪有壎演奏者的圖像。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清代中和韶樂用壎

我有一隻壎

可以解憂愁

壎,又稱為立秋之音。

《樂書》:“壎之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數也。中虛上銳,火之形也。壎以水火相和而後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後成聲。故大者聲合黃鐘大呂,小者聲合太簇夾鍾,要皆中聲之和而已”。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立秋”是秋天的開始,如《秋塞吟》、《梧葉舞秋風》等等。“時莫悲於秋”,壎音色幽深、悲悽、哀婉、綿綿不絕、古樸、滄桑。與秋天的意境不謀而合。《唐書•樂志》載:“壎,燻也,立秋之音,萬物將曛黃也。”立秋之時聆聽壎曲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循音而來的你,

請佇立合目,

吐納自在,

讓這嫋嫋之音。

浸入內心,

聽見自己。

音色古樸醇厚,舒緩平和,婉轉悠揚,壎在世界原始藝術中佔有重要地位。

我有一隻壎

可以永流傳

壎樂藝術一直隨著中華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始終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脈絡,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壎樂藝術已於2011年物質文化保入選陝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為了保護壎樂傳承和發展下去,他們在努力,一生一世,一聲永世!

李氏陶壎繼承人,李鍾汾於2008年11月,被評定為德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壎)代表性傳承人。目前,傳統壎曲已載入《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陶壎也已被評定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趙亮,古壎演奏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廈門大學音樂系教師趙亮出生於“古壎家庭”,父親是我國著名古壎演奏家趙良山。曾對瀕臨失傳的中國古代樂器古壎做不斷的探討、創新刻苦鑽研演奏技術,從而將壎搬上現代舞臺,被譽為中國古壎第一人。

作為中國高校首位陶壎陶笛專業教師,他開設陶壎陶笛賞析課程、藝術講座,進社區開展公益講座、文化演出、公益夏令營等活動,讓陶壎藝術走進尋常百姓家。

翁彥,他是壎文化的傳播者,同時也是房山區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制壎技藝的傳承人,有著自己獨特風格的“翁氏制壎”。在形狀上完全復刻古代“梨形壎”、“葫蘆壎”和“棒棒壎”,在材質上也別具創新,最大程度的保證壎音、域、調的原因重現。

壎音啞韻,穿越遠古

唐朝鄭希稷曾作《壎賦》稱“壎之自然,以雅不潛,居中不偏”。在樂器日益追求“加法”發展的今天,壎,獨守著一份自然質樸。觀其貌,聽其聲,音韻悠悠,恍然如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