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出境游旅行健康提示 · 南美篇

暑期出境游旅行健康提示 · 南美篇

打造健康國門 共建健康中國

Healthy Port, Healthy China.

暑假來臨,出境遊旅客人數驟增。為保障民眾旅行健康安全,海關發佈精心準備了暑期旅行系列健康提示。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南美篇

暑期出境游旅行健康提示 · 南美篇

南美洲國家有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里南、厄瓜多爾、秘魯、巴西、玻利維亞、智利、巴拉圭、烏拉圭、阿根廷和法屬圭亞那。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溫暖溼潤,以熱帶為主。

前往南美洲的旅客應謹防黃熱病、寨卡病毒病、瘧疾、登革熱、流行性出血熱等傳染病。

1

蟲媒傳染病

①黃熱病

全球疫情監測情況

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巴西全國共確診黃熱病病例1266例,415例死亡。(來源:ECDC)

疾病簡介

黃熱病是通過受感染的伊蚊叮咬而傳播,中重型的主要症狀是突發高熱,可伴畏寒或寒顫、劇烈頭痛、背痛、腿痛和全身衰竭、眼部充血、鼻衄、噁心嘔吐,上腹不適,壓痛明顯,後出現黃疸

。黃熱病死亡率高,傳染性強。

接種疫苗是預防黃熱病最有效手段。

暑期出境游旅行健康提示 · 南美篇

②寨卡病毒病

2018年截至6月9日,巴西全國共確診寨卡病例1674例。

(來源:Global Incident Map)

2

2018年截至6月19日,秘魯共報告237例寨卡病例,確診6例。

寨卡病毒病主要通過伊蚊傳播,也有證據顯示寨卡病毒可通過性接觸、輸血和母嬰傳播。大部分寨卡病毒感染並沒有症狀。如有症狀,通常出現皮疹、發熱、結膜炎、肌肉或關節疼痛和乏力

應特別注意的是懷孕期間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導致初生嬰兒出現小頭症,建議孕婦儘量避免前往寨卡疫區。目前對該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和疫苗。

暑期出境游旅行健康提示 · 南美篇

③瘧疾

疾病簡介

瘧疾是通過按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會引起全身發冷、發熱、多汗,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瘧疾可以通過服用抗瘧藥有效治療。瘧疾在巴西常年流行。

暑期出境游旅行健康提示 · 南美篇

登革熱、基孔肯雅熱

2018年截至6月16日,巴西全國共確診登革熱病例100543例,其中重症148例,死亡77例。

2

2018年截至7月1日,阿根廷累計報告1796例登革熱病例,確診1148例。

3

2018年截至7月1日,秘魯累計報告5896例登革熱病例,重症51例,死亡9例。

4

2018年截至6月,巴西共報告30251例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8例死亡。

(來源:Global incident map)

疾病簡介

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都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會有發熱、頭痛、皮疹、肌肉和骨骼痛等症狀。目前對該病尚無疫苗和特效藥。

暑期出境游旅行健康提示 · 南美篇

預防小貼士:

  • 免疫接種是預防黃熱病最有效的方法;

  • 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

  • 在身體裸露部位塗上驅避劑。驅避劑本身雖無毒殺害蟲的作用,但由於其具有某種特殊的氣味,能使蚊蟲忌避,或能驅散蚊蟲;

  •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

  • 旅行過程中使用防蚊蚊帳,即經殺蟲劑(通常為擬除蟲菊酯)處理過的蚊帳。比起普通蚊帳只能被動防蚊,防蚊蚊帳可以達到驅蟲滅蚊的效果;

  • 可攜帶抗瘧藥物進行預防性用藥,如乙胺嘧啶、氯喹等。

2

自然疫源性疾病

流行性出血熱

全球疫情監測情況

阿根廷公共衛生部通報,自2018年至今,該國共報告21例流行性出血熱病例,其中7例死亡。

疾病簡介

流行性出血熱患者主要通過被感染漢坦病毒的齧齒動物咬傷,直接接觸其糞便、唾液或尿液而染病。主要症狀有發熱、乏力、肌肉痛(特別是肩、背及大腿),部分病人會有頭痛、暈眩、發冷及腸胃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痛。目前尚無治療流行性出血熱的特效藥。

暑期出境游旅行健康提示 · 南美篇

預防小貼士:

  • 避免接觸齧齒動物或動物屍體及其排洩物;

  • 注意食物衛生和個人衛生,食物和水加蓋保存,避免被鼠類汙染;

  • 接觸動物或其分泌物後,必須用皂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 避免躺臥野地,以及居住在齧齒動物頻密出沒的地方。

暑期出境游旅行健康提示 · 南美篇

入境申報提示

旅行回國時若出現發熱、肌肉疼痛、頭痛和背痛以及噁心嘔吐、眩暈等不適症狀,應當主動向海關工作人員申報,並告知近期旅行史,配合做好體溫監測、流行病學調查、醫學排查等工作,以便得到及時診治。

更多旅行健康信息,

可以登錄海關總署網站(http://www.customs.gov.cn)衛生檢疫專欄查詢或向當地海關及其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諮詢。

暑期出境游旅行健康提示 · 南美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