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當年馬來西亞一定要逼迫新加坡獨立?

杜達特洛夫斯基


1963年9月,新加坡通過人民直接投票最終脫離了英國的統治加入了馬來西亞。但在1965年時候馬來西亞卻把新加坡踢出來了,簡直讓人匪夷所思,送上門的土地也不要!

但細看,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說到底它還是把新加坡當外人了,有利益矛盾,無法站在整體視角上去看問題,吃不得虧,更重要的是他們把華人、馬來人之分立足在國家之上。不過這也正常,畢竟他們只是支離破碎的聯邦,一個由馬來亞、新加坡、沙巴、砂勞共同構成的馬來西亞。

新加坡華人眾多,彈丸之地卻有上百萬華人。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後,華人比例從將從37%上升到42%,直接暴漲五個百分點,超過了馬來人。在這之前一直是馬來人壟斷政治,新加坡加進來了,按照比例選,就該換成華人壟斷了,這馬來人不能接受。


新加坡雖小,但經濟發達,馬來西亞則是很落後了。新加坡加進來了,必定要建立統一的市場,關稅啥的都沒了,自由市場上經濟好的兼併經濟弱的很容易,新加坡在經濟上控制整個馬來西亞就容易了,這馬來人更不能接受。

在馬來西亞看來,新加坡加入相當於政治、經濟上兼併了馬來西亞,也可以說是華人戰勝了馬來人,這在馬來西亞看來毫無益處。


而華人、馬來人矛盾日益激化,甚至產生了諸多暴亂,在穆罕默德誕辰紀念日時,馬來人就曾對華人發動了襲擊。馬來西亞認為再這樣下去,只有害,沒有利,於是選擇拋棄新加坡。


夏目歷史君


從國名我們就可以看出,作為聯邦制的國家,各個洲的自治權非常大,加上馬來西亞各州剛剛才經歷殖民統治,對外來的干涉非常敏感,這就導致中央政府的正常行政行為都有可能被視作是外來壓力,很容易激起當地百姓對殖民統治的記憶,加上制度上的不健全,雖然馬來西亞中央政府已經成立,但與各州的聯繫遠沒有一般聯邦制國家緊密。中央政府與各州,各州之間都存在矛盾,在矛盾可以調和和控制時尚且可以保持國家的穩定,但當矛盾難以調和時,“分手”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新加坡在成為英聯邦自治領後就一直追求與馬來亞的聯合,1963年馬來西亞成立後,新加坡更是想好了死心塌地融入馬來西亞,渴望建立一個各州之間沒有隔閡相互友好往來的聯邦國家。但事與願違,馬來西亞中央政府與新加坡在發展理念上差距過大,根本想不到一塊。馬來西亞中央政府希望各州按傳統方式上繳稅收,以緩解中央政府的財政危機,由於新加坡的發展較好,中央政府就一直希望提高新加坡上繳的數額。但新加坡不希望這麼做,希望建立馬來西亞整個國家的共同市場,打通各州之間的市場障礙,把馬來西亞全國統一成一個市場。雙方因此就相互扯皮,互不配合。政治上由於新加坡大多數為華人,而馬來西亞的主體民族是馬來人,為了保障主體民族的利益,中央政府規定馬來西亞人不能到新加坡從政,新加坡人也不能參與馬來西亞中央的選舉,這樣做貌似可以尋求平衡,但實際上卻造成了華人與馬來人在整個馬來西亞國家的隔閡和對立,新加坡被實際上視為二等公民,無法為國家的發展作貢獻,無法有自己平等的發言權。加上當時國際上冷戰正酣,蘇聯陣營開始咄咄逼人,造成了東南亞國家對華人的恐懼和排斥。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分手”也就不可避免了。


詹思丁


因為中國人太過勤勞,勤勞到了讓馬來西亞人害怕。


馬來西亞以及新加坡都有大量的華人,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期。當時鄭和來到馬六甲海峽之後,曾經在這裡有過長時間的停留,甚至建立了大本營,也為該地帶來了大量的華人。

等到了19世紀鴉片戰爭的時候,由於中英貿易的發展,特別是在茶貿行業上。來自歐洲的殖民者急需馬來西亞的錫,因為它能把茶葉和外界隔開,保證茶葉不受潮。同時英國還與清政府簽訂了條約,允許英國招聘大批的勞工出國。

但是這個時期過來的主要都是男丁,造成了該地區男女比例不協調。一直到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才有大批的華人婦女來到了這裡,才改善了男女比例問題。這個時期還主要都是英國在殖民,一直到了戰後的冷戰時期,該地區獨立的聲潮越來越高。


中間曾經出現過短暫的“意外”,是指的在二戰期間,日本曾經佔領了該地區。雖然日本佔領的時間比較短,但是極大的激起了馬來亞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馬來亞共產黨在英軍的召集下,組建起了抗日軍。這個時期馬來亞共產黨採取的是聯英抗日政策,包括了華人、印度人、馬來人等。

等到日本在1945年投降之後,該地區又轉為反英國殖民的浪潮。這次反殖民活動一直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由於英國的強烈鎮壓,以及後來鄧小平上臺之後,停止了對外的輸出革命。失去了我們援助之後,馬來亞共產黨相繼向東南亞各政府投降。到了1957年的時候,一個多民族的馬來亞聯合邦成立。

英屬的新加坡被英國賦予自治,則還是在1959年的6月份。屬砂拉越和英屬北婆羅洲(沙巴州)也分別相繼在1963年7月22日和8月31日被授予自治地位。但是他們三個的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政府所掌管,還沒有從法律上取得正式獨立。


在當地人民的強烈抗議下,馬來半島十一州、沙巴州、砂拉越州及新加坡終於於1963年9月16日組成馬來西亞。但是由於之前的殖民活動,在此地留下了大量的華人。最後造成剛剛成立的馬來西亞,華人的佔比高達42%,與當時的馬來族人口不相上下。

大家都是經歷過迫害的人,就算暫時生活在一起也沒有什麼。但是馬來族人具有強烈的種族主義傾向,們認為馬來族是馬來西亞或馬來亞的主人或特權者。華人和印度人只是承蒙了馬來族人的恩惠,應該做最低級一類的工作。

但是華人又是在世界上為數不多特別努力的人,曾經就有一則新聞報道,當地人聯合起訴一家華裔商店,只是因為華人商店週日不休息。馬來人的精英害怕因為華人劇增,會削弱他們自身的佔比。甚至有可能會會參與進來政治,最後出現完全被“殖民”的情況。

▲上世紀的新加坡




其實根據馬來西亞聯邦這個名字可以看出來,他們所使用的是聯邦制,各個州之間具有一定的自治權。他們當時為了保護自身,甚至定下了不同人種之間,不能前往對方的政黨任職。後來隨著新加坡發展越來越好,馬來西亞開始坐不住了,中央政府要求提高新加坡州的稅收,一時激起了更大的矛盾。

在1965年8月8日,以巫統為首的國陣執政聯盟利用其國會優勢通過決議,將新加坡驅逐出馬來西亞,在8月9日新加坡宣佈退出馬來西亞獨立建國。然而新加坡獨立出去之後就開始害怕,因為他周圍被幾億的馬來西亞人包圍。

主動要求加入聯邦,和被吞併是兩回事,這是關於主權的問題。因此剛剛建國的新加坡,在1965年的9月21日就加入聯合國。在當年的10月份,就要求加入英聯邦。就算有了雙重保護,他還是不放心。在1967年的8月8日,新加坡協助成立了東盟組織。同時還和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組建了五國聯防組織。


打鐵還要自身硬,新加坡在不斷的對外求援的同時,還不忘的去發展自身。雖然別看新加坡是一個島國,但是在軍費上的開支卻很大。由於領土面積又小又分散,所以他的很多軍事訓練都是在臺灣上完成的。

為了進一步避免馬來西亞人的疑心,新加坡還規定馬來語為國語,但是實際上還是鼓勵英語交流。同時還由於是華人為主的國度,所以在這個地區華語還是比較吃得開的。但是新加坡人普遍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甚至不認為自己是華僑,而認為自己是華人。同時新加坡華人認為自己首先是新加坡人,然後才是華人。

還有就是新加坡對中國人不是很友好,但是也談不上恨,應該是怕。是怕中國崛起對他們有威脅,近些年來一直在拉美國和印度參與進來,就是出於這些目的。


史之策


馬來西亞排擠新加坡其實就是在排擠華人!這還要從“馬來人”這個種族說起。廣義上的馬來人那可就相當廣泛了,除了今天的馬來西亞聯邦領土上之外,泰國南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加里曼丹、廖內群島上也有分佈,這裡很多居民都是馬來人的分支。


但是因為地理原因,上述不同地區的馬來人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這個族群得以分佈在印尼和馬來西亞兩個國家而不生亂。位於馬來半島上的馬來人自視正統(也被稱作巫族),在擺脫印度殖民統治時期一心想要建立一個單一民族國家。但是,馬來半島上的城市基本都被華人控制,比如濱城、吉隆坡、馬六甲、海得拉巴等重要經濟城市。

1957年馬來半島獲得獨立時它的領土不包括新加坡、婆羅洲、沙撈越、沙巴和文萊,確切的說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北部地區從來也沒有過一體化的關係。剛獨立的馬來半島上人口不到1000萬,其中巫族佔到55%、華人佔到35%、印度人佔到10%,此時佔據經濟主導地位的華人已經是巫族統治者忌憚了。



而新加坡一島之地上還有上百萬華人,它們加入馬來聯邦後瞬間把華人人口比重提升到40%,這是巫族絕對不能接受的。因為領土僅僅涵蓋馬來半島的“馬來聯邦”是民主選舉制國家,保不齊哪一天就有華人總理上臺了!如果是民族平等這倒也沒什麼,但是在英國幫助下巫族建立了政治絕對領導優勢,而且排斥華人試圖消滅華人文化。具體原因是因為冷戰,咋還不做解釋了。


一旦華人領袖上臺,比如人氣極高的新加坡總長“李光耀”,巫族制定的馬來人為先的政策就有可能受到挑戰。再加上英國人也不願意在東南亞再出現一個“小中國”。針對華人的陰謀開始出現。這時候英國提出,將另外4個馬來人聚集區一起併入“馬來聯邦”組成更大的“馬來西亞聯邦”(注意名字的變化),沖淡華人的人口優勢進而確保馬來人的優越性。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聯邦成立,此時包括新加坡。

不得不承認,英國這一招是真的夠狠啊!隨著沙撈越、沙巴、婆羅洲的加入,馬來族人數迅速超過華人(文萊不願意併入馬來西亞聯邦),暫時的緩解了馬來人的選舉擔憂。然而好景不長啊!因為華人商會控制經濟命脈,且華人的生育能力遠超任何一支馬來族,華人人口比重迅速增加。很快擔心華人領袖上臺的心又開始跳動了!這最終導致聯盟把新加坡永遠的踢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