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毛泽东果断决定:“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金门,是位于我国福建省东南部的面积只有150多平方公里的海岛,在祖国地图上致多能标上一个小小的斑点。当60多年前那场改变中国面貌的全国解放战争进入尾声之时,它的名字开始引起世人的注意。在1958年那个不平静的夏天,这个岛又一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60年前,毛泽东果断决定:“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万炮齐发,对盘踞在金门岛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猛烈轰击。

新中国成立后,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派遣陆、海、空军,以金门、马祖等岛屿为前哨据点,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袭扰和破坏活动。

1958年7月,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美国的支持下,企图反攻大陆,驻守金门的国民党军队不断炮击厦门、莲河附近的村镇,台湾海峡的形势顿时紧张。

60年前,毛泽东果断决定:“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人民解放军炮兵积极练兵,随时准备炮击金门岛上的国民党军队

美国入侵黎巴嫩事件发生后,毛泽东于7月15日至18日连续召开会议,分析情况,研究对策,作出了炮击金门、以实际行动声援中东人民革命的决定。7月18日晚,在召集各军事部门负责人开会时,毛泽东谈到:金门炮战,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不能仅局限于道义上的,还要有实际行动。金门、马祖是中国的领土,打金门、马祖,惩罚国民党军,是中国的内政,敌人找不到借口,但对美帝国主义有牵制作用。

60年前,毛泽东果断决定:“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毛泽东在1958年北戴河会议上讲话,在这次会议上,他决定炮击金门。

60年前,毛泽东果断决定:“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炮兵某部在炮击金门前表决心

8月23号17时30分,为了打击国民党部队对大陆进行骚扰和破坏活动的前沿阵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对金门的敌人发起了猛烈轰击。两个多小时里,共发射炮弹三万多发,重创金门之敌。远在台北的蒋介石刚刚准备吃饭,就收到了金门正在遭受猛烈炮轰的报告。闻听此讯,已是七十古稀的蒋介石先是一怔,不一会儿眉头舒展,连说了三个“好”,随即命令左右: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去讯求援。

60年前,毛泽东果断决定:“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美国急忙从中东地区调兵台湾海峡,并派舰队为国民党军队护航。毛泽东发出试探性命令: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结果有数艘蒋舰中弹沉没,而美国人见势不妙,弃之不顾,掉头逃窜。再次暴露出美国的纸老虎本质。

60年前,毛泽东果断决定:“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1958年8月27日,美国航母“埃塞克斯”号离开地中海,加入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附近。

在其后的4个多月里,解放军共进行了7次大的炮击,13次空战,3次海战,击落、击伤敌机34架,击沉、击伤敌军舰船27艘,毙伤敌军7000多人。

人民解放军万炮齐轰金门,打得金门守军措手不及。台湾老兵王先生回忆:“那天,吃过晚饭,几个弟兄又来叫我去散步。我想起床底下还有两件脏衣服要洗,就说:你们先去,我等一下去找你们。我刚给脏衣服抹上肥皂,解放军的炮弹就铺天盖地地飞过来了,打得太准太猛,营区里亮光闪闪一片烟尘,大地像装了弹簧似的一跳一跳的,抖得人都站不住。弟兄们根本没有防备,四下里乱跑着躲避。幸好水房离营房比较远,落弹不多,我就势卧倒,滚到一个一尺来深的地沟里,两只手抱住头,心说:乖乖,听天由命吧!后来知道,出去散步的弟兄们死了好几位,挂彩的就更多了。阿弥陀佛,是那两件脏衣服保了我一命。”

60年前,毛泽东果断决定:“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在炮击金门当日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说:“我们的要求是美军从台湾撤退,蒋军从金门、马祖撤退。你不撤我就打。台湾太远打不到,我就打金、马。这肯定会引起国际震动,不仅美国人震动,亚洲人震动,欧洲人也震动。在美国干涉台海后,中央决定因势利导,将金门和马祖作为拴住美国人的两根铰链,使其如食鸡肋,骑虎难下。”

为了粉碎美国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央决定让金门、马祖暂时留在台湾当局的手中。

10月6日,《人民日报》刊载了毛泽东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你们与我们之间的战争,三十年了,尚未结束,这是不好的。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这一点,周恩来总理在几年前已经告诉你们了。这是中国内部贵我两方有关的问题,不是中美两国有关的问题。”“美国人总是要走的,不走是不行的。早走于美国有利,因为它可以取得主动。迟走不利,因为它老是被动。一个东太平洋国家,为什么跑到西太平洋来了呢?西太平洋是西太平洋人的西太平洋,正如东太平洋是东太平洋人的东太平洋一样。这一点是常识,美国人应当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之间并无战争,无所谓停火。无火而谈停火,岂非笑话?台湾的朋友们,我们之间是有战火的,应当停止。这就需要谈判。当然,再打三十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终究以早日和平解决较为妥当。何去何从,请你们酌定。”

60年前,毛泽东果断决定:“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从10月6日起,暂以7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运输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有护航,不在此例。”

60年前,毛泽东果断决定:“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10月25日,毛泽东再以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再告台湾同胞书》,着重揭露美国政府制造“两个中国”的企图。在《再告台湾同胞书》中,毛泽东明确宣布对金门“逢双日不打炮”,“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策略,并告知台湾人民:这“不是诡计,而是当前具体情况下的正常产物”。隔日炮击的结果,一方面使金门继续成为美国人脖子上的一根绞索,另一方面也使蒋介石不能从金、马撤军,继续保持与大陆的联系,从而避免台湾孤悬海外,成为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和“台湾独立”的借口。

1961年12月,又宣布停止实弹射击,只打宣传弹。国民党军也照此办理,双方的这种象征性炮击一直持续到1978年底。

1979年1月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同一天,国防部长徐向前发布《关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的声明》,宣布从即日起,停止对大金门、小金门、大担、二担等岛屿的炮击。

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已过去六十载,弥漫在金门上空的硝烟也早已消散,祖国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回顾历史,深切缅怀那些在金门乃至整个东南沿海作战中付出了汗水、鲜血乃至生命的同志。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后实现,将是对这些前辈的最好告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