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絲草菇高產栽培技術

銀絲草菇又名絲蓋小苞腳菇、銀絲菇等,外觀形似草菇,因其菌蓋上長有銀光閃閃的細絨毛而得名。在分類學上隸屬於擔子菌亞門、層菌綱、傘菌目、光柄菇科、小苞腳菇屬 (草菇屬)。是我國近年來馴化栽培成功的一個食用菌新品種,目前在河北等地有少量栽培。銀絲草菇是草菇屬中的一種木腐菌野生條件下,一般於春末秋初發生於楊樹、柞木、桂花、懸鈴木等多種闊葉樹的枯乾或活立木的死亡部分,可在同一樹木上連續多年生長子實體,單生或群生。主要分佈在河北、山西湖北、湖南、江蘇、福建、雲南、四川、西藏等地。近幾年來,亦常見於棉籽殼栽培平菇、鳳尾菇的菇床上。

銀絲草菇系中溫型菇類,它與草菇比較,具有出菇溫度低、範圍廣,不易開傘,產量較高,較耐保鮮和貯運,適宜制罐加工等特點,我國南北方均可栽培,尤適合北方地區種植栽培。

生活條件

1營養:銀絲草菇不同於草菇屬中其他的品種,它屬於木腐菌類,幾乎可以在所有的闊葉樹枯木段上生長。此外,也可用稻草、稻殼、玉米秸稈、棉籽殼、廢棉、花生殼等栽培。利用栽培平菇、鳳尾菇的菌床廢料作栽培原料,其產量幾乎與未經利用的原料栽培達同等水平。銀絲草菇的生長週期,大致與平菇、鳳尾菇相似。

2溫度:銀絲草菇屬中溫型菌類,比一般草菇要耐低溫。菌絲生長溫度範圍15℃-35℃,最適溫度為22℃-28℃,35℃以上至40℃,菌絲大部分萎縮死亡。子實體生長溫度範圍為12℃-28℃,在氣溫低於14℃時仍能形成子實體,最適溫度為15℃-20℃,超過30℃,子實體停止生長,乃至枯萎死亡。生長階段總體對溫度要求比普通草菇低,因此在自然條件下,一年可栽培三季。

銀絲草菇菌絲生長溫度適應範圍較寬,出菇溫度較草菇偏低,15℃-30℃均可出菇。在自然條件下,除冬季外,其他季節均可栽培。長江沿岸及以南地區,4-11月可以栽培;黃河兩岸及以北地區,5-10月為最佳栽培期。其栽培場地和設施與草菇栽培相似。室內可利用空閒房屋設床架栽培;室外可建塑料薄膜大棚,做畦床栽培。目前的栽培方式主要有熟料袋式覆土栽培法、發酵料菌床栽培法、室內床架式栽培法、廢棉生料栽培法等。其中熟料栽培產量較高,生物學效率可達45%-60%;發酵料及生料栽培產量較低,生物學效率只有40%左右。

採收及採後管理

從菇蕾出土到採收需4-6天,在菇體長成卵形,包膜未破裂時為採收適期。採收時將土中菌柄連同拔出。每採完一潮菇要補上新土,並停水2-3天,讓培養料稍幹,使菌絲恢復生長後再繼續噴水管理。一個栽培期可收3-4潮菇,每潮間隔7-9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