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爲什麼總是「窩裡橫」,到外邊卻很乖?

疾芪IdHW8788


我是滕駿華大應用心理諮詢師

解釋孩子這個現象的成因,需要弄清楚孩子在家裡感受到父母什麼樣的照顧?孩子的這種古怪性格要麼是父母給的愛太多,要麼給的愛不夠。

給的愛不夠。孩子生下來脾氣秉性不同,與父母的依戀關係不一樣。有一種屬於矛盾—焦慮型關係。媽媽在這種關係中對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別關心和敏感。嬰兒在媽媽離開後很焦慮,一分離就大哭。這些孩子害怕陌生環境,所以表現得特別安靜。 這是由於在幼年養育者給孩子的關注不夠,對6個月內孩子提出的要求沒有即刻滿足而導致剛出生的孩子對媽媽既需要又排斥。

給的愛太多。孩子在6個月以後,父母應該要改變照顧模式,從剛出生時的“有求必應”,逐步要變成“延遲滿足”,要給孩子上一些規矩。比如,告訴孩子應該去衛生間上廁所,對他能主動去衛生間上廁所給予鼓勵;在商場購物孩子看到心儀的玩具吵著要買,父母試著告訴孩子家裡有一樣的玩具,到家就能玩了。當然偶爾也能滿足一次,頻率要嚴格控制。給的愛太多容易培養小霸王。

養育孩子是門學問,父母責任重大,若能懂一些育兒經,必然事半功倍。

我是滕駿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心理諮詢師、精神動力學、接受與承諾ACT取向的心理諮詢師。
致力於婚姻情感、兩性關係與親子關係方面的心理諮詢活動。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首先需要指出,“窩裡橫” 並不是只存在於孩子身上的行為,有很多大人也會“窩裡橫”——他們在親近的人面前(或在家裡)囂張粗魯,到了外人面前卻變得親切和善。

研究表明,比起更陌生的人,人們總是更容易對最親密,也最接近的人表現出攻擊性。這種現象也被一些學者稱為“日常性攻擊”——它的形式既包括大喊大叫、打鬧等直接表現出攻擊性的言語和行為;也包括毀壞對方心愛的東西、拒絕交流、不正面回答詢問等不製造正面衝突的攻擊性行為。

當孩子“窩裡橫”時,有些家長會因此感到沮喪,在他們看來,孩子對外人的態度比對自己好得多意味著自己作為父母是失敗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在大部分情況下,“窩裡橫”的孩子並沒有抱著傷害家人感情的目的——他們甚至可能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在家和在外面的行為模式是不一樣的。

(圖片來源於newyorkbehavioralhealth.com)


那麼,人為什麼會“窩裡橫”呢?學者們總結出了以下3個主要原因。

1. 關係越牢固,越敢表現出攻擊性

有研究發現,有兄弟姐妹的人特別容易對自己的兄弟姐妹發動直接的言語和行為攻擊,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這是因為,他們在潛意識中明白自己與兄弟姐妹的關係基於血緣,是一種非常強大而堅固的聯繫,不會因為瑣事輕易斷裂。因此,他們覺得進行攻擊相對來說是“安全”的。

對孩子來說也是如此。當他明白家對他來說是個安全的環境,他就會覺得在家可以比較肆無忌憚,反正家人不會因為他的舉止而不再愛他。這就是為什麼一般 “窩裡橫”的小孩總出現在氛圍和諧的家庭中,因為生活在不和諧的家庭環境裡的小孩很少有足夠的安全感去“窩裡橫”。

2. 對你越在意,反應越過激

另一種情況是,因為在乎,所以敏感。有時候同樣一句話,孩子被外人說就沒反應,但被家人說,孩子就會覺得受到了傷害,於是表現得很牴觸來保護自己。這種情況下孩子表現出的攻擊性並不是對家人的不尊重,反而是因為太在乎家人的看法,以至於對家人的反應做了過度解讀,並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認可而感到生氣或挫敗。

3. “窩裡橫”可能是爭奪權力的表現

除了上述兩種情況,“窩裡橫”也有可能是爭奪關係中的主導地位的手段。在任何一段親近的關係中,權力都是不可忽視的方面——誰的要求更被滿足,誰的決定會佔上風,這些都反映著一段關係中誰更有權力。

親子關係中的權力其實很難真正對等。有時候,當孩子感受到權力遭受剝奪,總是被父母控制,這種失控狀態會讓孩子覺得不舒服,他會希望能夠奪回控制權。當孩子發現用別的方法都無法達到目的的時候,對權力的爭取就演變成真正的攻擊——窩裡橫。

那麼,作為家長要怎麼糾正孩子“窩裡橫”的情況呢?

1. 從最嚴重的那件事入手

改變總是困難的,所以最好循序漸進。當你開始試圖糾正孩子的行為模式時,你可能會覺得到處都是問題、要做的事情好多,最後反而無從下手。我們推薦先針對孩子身上存在的壞習慣列一個清單,然後從問題最嚴重的那一項開始進行改變。

2. 傳達清晰明確的期望

溝通很重要,哪怕你面對的是隻有幾歲的孩子。你可以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告訴他你現在為什麼對他不滿意,你的期待具體是什麼,以及接下來你會要求他做什麼。但是不要忘記,孩子畢竟是孩子,他不可能立刻聽懂你說的話並且牢牢記在心裡,所以你需要不急不躁地反覆去說。

3. 幫助孩子瞭解他自己的行為

你可以安排一個專門用來交流的親子時間,和孩子坐下來聊聊最近他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其他人的相處,引導他明白自己做了什麼,哪些值得表揚,哪裡需要改正。這樣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認知,還能促進你們之間的關係。

4. 建立合理的獎懲機制

體罰不是一個健康、或有長期效果的手段,你可以嘗試其他方法,比如限制玩耍時間、取消零食等來激發孩子改正錯誤的動力。但與此同時,在孩子做對事情的時候及時獎勵也很重要。

5. 控制情緒,不要被激怒

其實,既然孩子能在外面表現得比較好,就說明他有很多優點和能力,而這都是作為家長的你的成就。所以當孩子在糾正過程中表現出牴觸或反抗的時候,你不需要覺得挫敗或者權威受到挑戰,這種時候保持耐心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以上。

你的孩子會“窩裡橫”嗎?你平時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

歡迎關注頭條號"家有寶寶學心理”——全網超過400萬用戶信賴,專業的親子育兒心理社區,陪伴你和寶寶幸福成長。


家有寶寶學心理


“窩裡橫”是人們經常說的一個詞,意思是說有些人在家霸道、對家人亂髮脾氣,在外卻又變成了“受氣包”,受了委屈和欺負只會忍著。

“窩裡橫”也經常會出現在孩子身上。

曾經就有媽媽對我說:“我家孩子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他總會被霸道的孩子嚇得不敢說話,但是在家裡,動不動就大喊大叫,整個就一窩裡橫!”

為什麼有的孩子家裡與家外的表現有如此大的差異?

1.父母沒有原則的妥協

“窩裡橫”孩子,很大程度上與父母沒有原則的讓步有關。

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麼完全沒有原則,要麼定了規矩,卻輕易妥協。

比如孩子想要買個新玩具,媽媽對孩子說:“你的玩具太多了,這次說什麼也不買!”孩子一聽,馬上就哭鬧:“我就要!我就要!”

媽媽拗不過孩子,最後無奈地買下新玩具。

時間久了,孩子就有了經驗:多哭、多鬧,目的就能達到。

孩子很聰明的。當第一次通過發脾氣、哭鬧嚐到甜頭後,接下來他們就會把這招用得爐火純青。

然而出門面對陌生的環境,這一招就失效了。所以有的孩子在外面就壓抑自己的需求,一回到家,又開始對家人頤指氣使。

2.老人沒有原則的溺愛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孩子“窩裡橫”都是有目標的。

他並不是對所有的人都“橫”,只針對溺愛自己的人。

有的孩子只對爺爺、奶奶這些隔輩的老人不客氣,遇到嚴厲的爸爸或者媽媽,孩子就不敢大吵大鬧了。

孩子很會看臉色,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方,所以一些孩子在爸爸媽媽面前一個樣,在爺爺奶奶面前又是另一個樣。

我見過很多爺爺奶奶,對孩子百般寵愛,捨不得孩子受一丁點委屈,每次父母管教孩子,老人就站出來當孩子“擋箭牌”。

即使這樣,孩子也一點不知道心疼爺爺奶奶,稍不順意,耍小脾氣,對爺爺奶奶惡語相向,仗著長輩的包容,孩子也越來越霸道。

最寵愛孩子的人,成為孩子最不尊重的人。

3.孩子缺少社交技巧

孩子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表現出膽怯,很多時候,是因為在家裡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沒能學會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

現在家庭,獨生子女比較多,很多孩子每天宅在家,很少出門與同齡人交流玩耍。

如果這時候,父母沒有教孩子如何打招呼、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如何處理發生爭執,孩子單獨處理社交問題的能力有限,遇到陌生人,很容易出現害怕、退縮和焦慮的情緒。

而且出門在外,孩子不再是“小皇帝”,不再是被呵護和關注的對象,沒有人像爸爸媽媽那樣順著他,和其他的小朋友處於平等的地位。

這種角色和身份的轉變,也很容易生成“窩裡橫”的矛盾性格。

其實不光孩子,大人有時候也會“窩裡橫”。

家庭是溫暖安全的港灣,在這裡,人們最容易暴露出真性情,壞脾氣,惡語都會表露出來,總覺得家人會包容自己。

想改變孩子這種“窩裡橫”的行為,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樣,如果父母在外和顏悅色,回家就把暴脾氣發洩給家人,孩子很容易就耳濡目染。

其次,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懂得拒絕,別隨便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

趙薇曾經在綜藝中對一位媽媽說:“你不能讓兒子有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將來你老了,他也覺得你沒那麼重要,不能太把孩子當回事兒。”

深以為然。總給孩子特殊待遇,時間久了,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自私,對父母也越來越放肆。

趁著孩子小,儘量去糾正孩子的“窩裡橫”。

千萬別讓孩子學會,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錢志亮工作室



窩裡橫其實是個普遍現象,不光許多孩子窩裡橫,很多成人也是窩裡橫。

為什麼窩裡橫,外面乖呢?我想提醒大家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思考。


第一,不是問題的窩裡橫。如果孩子在人際交往和情緒表達方面沒有明顯的問題,窩裡橫的級別也比較低,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窩裡橫,那就是家庭或者家庭成員給了孩子足夠的愛、尊重、支持、包容,讓孩子的負面情緒有釋放的空間和機會,讓孩子可以卸下全部的防禦,安全真實的做自己。這麼看,窩裡橫並不是問題。


第二,是問題的窩裡橫。如果孩子窩裡橫的級別高,殺傷力大,作為父母我們可能需要反思孩子是不是在用“橫”表達對家庭成員的不滿,或者對自己的不滿。這時候,父母需要對孩子的狀態有全面的觀察分析,及時發現孩子遇到的困難,幫助孩子一起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

最後,我想特別強調下孩子的年齡。如果孩子的年齡階段在12歲以內,在家庭溝通中,作為父母,我們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感受,給孩子更多的包容。如果孩子的年齡在12歲以上,或者說進入了青春期,在家庭溝通中,作為父母,我們要逐漸引導孩子去關注父母的情緒,因為12歲以上的孩子需要在家庭中承擔起更多的責任,他們必須要會去怎樣和父母好好說話。

關於如何好好說話,歡迎大家去學習我在喜馬拉雅上的課程《蘭海:如何與孩子好好說話》


蘭海


孩子為什麼總是“窩裡橫“,到外邊卻很乖,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父母為榜樣

父母如果在人際關係是這樣的,對外面的人總是討好的態度,不敢得罪自己的親戚,朋友、同事、領導,只敢在家裡對愛人,對孩子發火,那麼孩子也會潛移默化的學習到父母的模式,對待家人窩裡橫,對待別人不敢發怒。

二、不平等的夫妻關係

父母之間的關係也很重要孩子是最容易學習到父母的關係模式的,如果夫妻之間不是平等相處,而是有一方怕另一方,那麼孩子就會學習到這種害怕的模式,特別是男孩子,在父親“怕”母親的家庭,那麼對於這樣的男孩很可能以後也會“害怕”女孩。

三、分不清對錯

有時家裡又有爺爺奶奶,又有爸爸媽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孩子根本分不清對錯,有時爺爺奶奶會袒護孩子,爸爸媽媽說話,孩子根本就不聽,也形成了窩裡橫。

四、有過“橫”成功的經驗

孩子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如果第一次橫就滅掉,以後橫的可能性會比較小,如果“橫”了一次成功後,獲得了很大的“利益”,那麼就會繼續橫下去。

五、自我意識發展期

人的兩個自我發展期,三歲和十三歲,在這兩個階段,在發展自我的兩個時期,這兩個時期比較容易表現出“橫”的樣子,你會突然覺得他們不聽話了,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六、自信心

到外邊乖,與自信心有關,如果我們在家裡多給孩子鼓勵,當他們覺得自己可以的時候,他們到外邊就更容易表達自己,我們在家要多認可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的表達自己的行為是可貴的,那麼他願意在外人面前展示自己。

七、父母不可理喻

為什麼他們在窩裡橫,是因為父母實在不可理喻,到外邊卻很乖是因為外邊的人尊重孩子,孩子自然會喜歡這些外邊的人,就表現出乖的樣子了。

“橫”分為故意橫,還是被迫橫。乖也分為被迫的乖和自發的乖。把這兩種分清楚,才能找到原因,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作者:陳一香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心理諮詢與心理成長繫系主任)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孩子在家裡誰的話都不聽,對我們都是大喊大叫,在外面怎麼跟其他小朋友連話都不敢說?”

這是一位媽媽跟小編提到的她遇到的困惑

相信這位媽媽的困惑也是很多家長遇到的問題:

孩子在家裡明明是個“小霸王”,為什麼到外面卻顯得畏畏縮縮,成了窩裡橫呢?

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1、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沒有底線的妥協退讓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一定會遇到孩子提出的各種要求,然而有的要求可以滿足,有的卻不能。

有些家長只要孩子一哭鬧就立馬妥協,導致孩子認為哭鬧就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成了家中的“小霸王”,這也是大家常常說的“被慣壞的孩子”

2、家長沒有引導孩子如何正確的跟同齡人溝通

孩子在同齡人表現出畏畏縮縮的現象,證明了TA與同齡人溝通能力的欠缺,孩子不會與除家長以外的人溝通。

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長時間待在家裡,鮮少與其他人接觸,自然得不到這方面的鍛鍊。再加上孩子在外面不可能像家裡得到百依百順的待遇,心理上的落差也可能會讓TA不願意與別人溝通。

那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要怎麼解決呢?

1、不要過度溺愛孩子

“溺愛”對孩子的危害早就引起了家長的警惕,然而現在還是會有家長不自覺的就採用“溺愛”的方式來帶孩子。不管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都滿口答應,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養成了孩子“小霸王”的性格

2、多帶孩子去跟外面的小朋友接觸

孩子在外面不敢跟其他的小朋友接觸,一方面是因為缺乏溝通技巧,一方面也是因為很少接觸別的小朋友,如果家長能多帶孩子去外面跟更多的小朋友接觸,相信用不了多久孩子自然就能跟別人玩成一片了。

最後,孩子在成長中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家長,只有發現問題本質所在,並且耐心對待,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撰文/京華合木
中國幼教行業綜合服務專家,專注為您解決幼教路上的各種難題。

京華合木教育


經常有父母反映:孩子在家和在外面兩個樣兒,在家很霸道專橫,動不動就對家裡人發脾氣,在外面卻很懦弱,退縮,反差很大。這是什麼情況?

通常,人們將這種情況叫做“窩裡橫”。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第一種可能,孩子的成長環境偏於單一,等到他們去跟外界接觸,發現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親子關係中,孩子大都處於被關注、被呵護、被照顧的地位,孩子不需要自己主動去發起或維持與父母的交往,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是恣意且被動的。

但走出家門,接觸他人或同伴,孩子首要就要面臨角色和身份的轉變,他不再是被呵護和關注的對象,而是跟交往的夥伴處於同樣平等的地位,這就需要孩子特別關注對方的反應或態度,並要提高自己的表現性或靈活性,來更好地與對方交往。

這樣的過程對哪個孩子都不容易,特別是剛走出家門、開始接觸外界的小寶寶來說,如果沒有大人的引導,他們最直接體驗到的往往是受挫情緒,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內心自然是比較害怕、擔心和焦慮的。

孩子會怎麼做?可能暫時壓抑自己的情緒,等回到讓他覺得安全和放心的環境中,他就會發洩出來,會借題發揮哭鬧一場。長期如此,父母若不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並進行疏導,將可能導致孩子的行為固化。

對此,父母就需要反思:或許是時候教給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和規則了。如,教給孩子如何給小朋友打招呼,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願望,並且如何在發生爭執時想辦法達成合作等。

對於小寶寶來說,父母平時的言傳身教、日常跟周圍人的溝通和交流等,都會被他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如果有機會,父母出門最好將孩子帶在身邊,給予孩子觀察和模仿的機會。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就可以跟孩子玩一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如跟孩子一起玩過家家,將日常生活的情境搬到遊戲中來,分角色去感受和分析對方的行為,並思考自己如何去做。


第二種情況就是,大人過於寵溺。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是被捧著的,他從來沒有遭受過拒絕;但走出家門,孩子會發現,“我怎麼好多事情是達不成的?”

而且因為一直在家被滿足被寵著,他習慣並習得了這種方式,沒有人教給他其它的方式,導致孩子出現了很多不適應的情況。比如在家裡,孩子說了什麼時候想吃、什麼時候想睡、什麼時候想玩都可以,家人都順著他,但到外面(如幼兒園)卻發現不行,每件事都是必須做的時間點,每個時間都有不得不去完成的事。

孩子通常會怎麼做?可能,他在外面就會壓抑自己的欲求;但回到家又依然故我了。甚至還要把在外面壓抑的火氣,一併發到大人頭上。

對此,我們的父母就需要反思:是否我們在家裡太過寵愛孩子了,而忽視了對他的規則意識的建立和良好習慣的養成?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這種安全依戀建立得不是特別好。

孩子之所以總跟父母糾纏、鬧騰,到了外面卻不敢跟更多人接觸,是因為他內心裡是不安全的,是恐懼而擔憂的。

我們說,依戀是孩子社會化發展的開端,從孩子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就一點點形成並發展了,父母在哺育孩子的過程中,通過對孩子身體的觸摸、需求的滿足(包括動作聲音眼神等的交流與積極回應),與孩子建立起了一種親密的情感聯結。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對父母產生了高度信賴,並且形成和發展了自我的概念,意識到“我是被愛的,我是安全的。”他也才可能發展出積極的探索行為和交往需求,並對同伴產生信任感。

而那些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他不可能發展出對外的興趣,而會將更多精力用在尋求和證明父母的愛上面,也因此出現了緊緊黏住父母,或者頻繁跟父母發脾氣,卻對外界缺乏興趣的情況。這些孩子只是在走向外部世界之前,拿到那顆定心丸:父母是愛我的,不管我做什麼,父母都會在原地,看到我、關注我。

通常,面對安全感不足的孩子,父母大都是比較頭疼的,因為孩子無法告訴父母,“我需要更多愛的保證。”但他們會更多地通過哭鬧、發脾氣、無理取鬧等行為吸引父母的注意。這時,父母不要急著發火,或一味滿足孩子,甚至用物質等來安撫孩子,而需要反思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否孩子需要的不是這個,而是渴望與我更親密一些、希望得到我更多的保證。那麼,你不妨試著多花一些精力,去傾聽陪伴孩子,去與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與對話。


當然,生活中孩子的問題不只這麼界限分明,而且是幾種情況交織在一起的。當孩子出現窩裡橫的情況時,父母不要過度緊張和著急,先試著放鬆自己,並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行為。

首先,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而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

我們不妨試著從家庭環境來調整,不要過度去寵溺孩子,更不要對孩子事事表揚、時時誇讚,而應該真正看到孩子的努力,並及時表揚孩子的進步,這樣才能給孩子更多有用而積極的反饋。

如果大人一直將孩子當小baby,事事照顧時時看管又過度表揚和誇讚,他自然也無法真正看到自己的能力,也無法很好地認識自己,當然也不會願意去嘗試和努力;到了外面,當外界對他提出與他年齡能力相匹配的要求,甚至是要高出他年齡一些的能力,孩子當然沒有能力駕馭了,他也就更容易表現出膽怯的行為。

當外界給他的反饋與他在家裡得到的讚賞出現了極大差距時,孩子會怎樣呢?

他內心一定很疑惑,“為什麼家裡說我做什麼事都很棒,而外面的人卻說我什麼都不行?”他會焦慮,也會不安,自尊心也會受到極大打擊,嚴重者就會表現出抑鬱或煩燥。

孩子會怎麼做?他會把這種負性情緒轉嫁給家長身上,他就會埋怨家長,為什麼你不告訴我外面的世界是這樣的,為什麼你說我什麼都好,外面的人卻說我什麼都不好。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家長一定要注意調整教養方式,同時要給孩子一些獨立性的培養,讓他能夠和他自己的年齡特點相匹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他才能夠在外面以一個獨立的人的形式出現,而不是處處依賴於父母。

親子關係是孩子成長的養料,我們要時刻注意不要讓起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羈絆。


其次,孩子能走之後,就有必要帶他走出去了,去接觸和感知外面的世界。

當然,並不是說我們要將孩子推出去,不管孩子,相反,我們要做的是,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他知道家是溫暖的、安全的,讓孩子相信外面的世界也很友好,即使偶爾跟小朋友發生衝突,也是可以通過合理的方式恰當解決的。

在孩子一兩歲能走會跑的時候,我們就有必要每天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活動了,讓他去大自然中跑一跑,到人群中去看一看,到小朋友中間去玩一玩。通常我們說,3歲是孩子正式進入社會的開始,但在這之前,也就是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我們要為孩子做好積極的鋪墊和準備,幫孩子做好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平穩過渡。

怎麼做?

比如,我們可以在兩歲時就幫孩子規律作息,可按照幼兒園的節奏來安排和調整孩子的日常生活;

再比如,在孩子與小夥伴發生矛盾時,或者在家中發火哭鬧、甚至對大人不夠尊重時,我們除了介入去解決問題之外,還可以更好地關注到孩子的情緒,去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是什麼,多對孩子多表達一些理解和尊重,並及時與孩子溝通,向孩子示範出恰當的人際溝通模式。

甚至我們可以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如我們可能不會要求一個一兩歲的孩子,主動跟人打招呼,但對一個三四歲的孩子,我們就會要求孩子見到人要跟人家打招呼,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輕易去插話,要認真去聽等。這既是教給孩子尊重對方,同時也是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原則,自然在面對這樣的情景時,孩子不會因為不知道如何做而緊張焦慮,或者乾脆躲到媽媽身後了,長此以往,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當然,最主要的是,父母要注意,不要過度溺愛和縱容孩子,因為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不是真正的愛,而是傷害。我們需要反思和改變當下的教養方式,給孩子創建一個愛與規則並存的教養方式,讓孩子更好地成長為他自己。

心理學家丁瓚曾說過:“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個體的社會性發展,從我們一出生就開始了,同時也將持續終生;對個體的發展來說,它是柄雙刃劍,既代表機遇,也意味著挑戰,需要我們花一生去慢慢修行和感悟。

在我看來,孩子在童年早期遇到諸如“窩裡橫”之類的適應性問題,不完全是壞事,至少他是在父母的保駕護航中前行,而不至於自己跌跌撞撞去試探。

所以,當你意識到,你的孩子總愛在你面前發脾氣,請不要著急給孩子貼標籤,而是想一想,我的孩子在通過對我發火的方式,在問我要什麼樣的支持?


本問題由“積木育兒”頭條號特約專家 中科院發展心理學博士羅靜老師來回答。更多孩子成長問題,請關注“積木育兒”頭條號。


積木育兒


我小時候也這樣。

我結合自身經驗和身邊經歷,分析分享。

孩子為什麼總是“窩裡橫”,到外邊卻很乖?

「原因有三方面」

一、怕生

原因】因為怕生而放不開。這裡的怕生不是膽小,也不是不敢表達,這種怕生,大多數源於孩子的家庭教育所致,有一些孩子,從小就受到很嚴密的家教,“你要懂禮貌”、“你要守規矩”、“你在外面也要乖”、“你要做大家都喜歡的小夥”……

這些觀念的反覆植入和引導,導致孩子在外面變得拘謹而放不開,他們怕什麼?怕生人不喜歡說他們沒有禮貌,怕被說不守護規矩,怕被做了不當的事,超越了所謂的界限,所以謹言慎行。

對策好的家庭教育,不應該只是教育孩子懂禮儀,守規矩,更應該鼓勵孩子放開心裡束縛,不要害怕表達自己。

二、膽小

原因害怕做錯被責怪而選擇封閉,這種情況最應該被關注。

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家長們應該自我反省一下,不要一味只認為是孩子自身的問題,千萬不要以為你的孩子天生膽小懦弱,不經世事。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是天生自帶的,這些能力,他們出生就具備,並且熟練掌握應用.

“你不聽話叫警察抓去”、“你不睡覺外面有豬八戒在等你”、“快躲起來!有老背背(壞人)”、“你敢一個人跑出去?有一隻大貓在等著你”……

請家長們注意了,你的孩子膽小,你長期用來哄他聽話,哄他睡覺的這些嚇唬人的伎倆和“騙局”,就是最大的根源,心理根源。

對策我一直以來不贊同家長們用為了短暫的解決一個問題而用一些立竿見影的速成方法,就像吃方便麵,短時間你發現很好吃很解餓,但實際上餓得很快,並且非常傷身,有些添加劑一旦住進身體就真的排不出了。我說到這裡,請家長們深思。

三、內向

原因】孩子不是不懂交流,只是真的不喜歡說話,實際上是有想法的,他只是保留了自己的意見,不想說出來而已。

為什麼他不想說?因為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說出來,他害怕不被認可,害怕不知所措,害怕讓自己尷尬,所以他乾脆只是看。

看看就好,實際上這樣的孩子很有想法,洞悉力也很強,他只是在他眼睛和心靈世界裡,包羅萬象,把一切都盡收眼底。

對策內向沒有錯,不必勉強孩子非要去交流,未來在隨波逐流的人潮中,你的孩子可能就是那個遺世獨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尊重個性,培養興趣是重中之重。

大多數情況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也是大多數孩子會有的情況,“見人熟!”

見人熟,並不是真的立馬就能熟,只是說這樣的時間相對短一點而已這也是不同的孩子,存在個體差異導致。我們做家長的,要懂得體諒,容許孩子和別人不一樣,容許孩子慢熱,容許孩子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再去融入,我想這個應該是值得提倡和建議的。

特別提醒

我特別要強調一點,我縱觀過很多家長,我也驚訝地發現,有些家長把這個問題“妖魔化”了。

請大家反想一下,在孩子單純質樸的世界裡,他們真的有這麼多超越年齡和社會化,甚至功利化的想法嗎?孩子的世界,真的很簡單,請家長們不要著急,不要焦慮,更不必庸人自擾,仔細觀察,實事求是,對症下藥,多鼓勵,少責怪,積極引導,打開心門才是最重要的。


吧啦小精靈


一,窩裡橫的孩子無處不在就在我們身邊。

這天在院子裡碰見鄰居姍姍一家,正好姍姍帶著兒子明明,明明長的虎頭虎腦甚是可愛,我就忍不住誇了一句:“這孩子好可愛,好乖呀”但姍姍說了一句你別看明明在外邊看著挺乖的,在家裡可窩裡橫呢,這孩子剛才還好著呢,這會聽到媽媽的話,甩開媽媽的手,對著媽媽的背就打了幾下。這一言不合就動手確實窩裡橫


二,孩子為什麼在外邊乖巧懂事在家裡卻是一副窩裡橫的嘴臉呢?孩子窩裡橫的原因?

1.父母就是窩裡橫,有的父母上班一天在外邊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回到家裡把不滿情緒不是發在老婆身上,就是發在老公身上,家裡經常如此孩子耳濡目染也就慢慢學會了,在外邊不能亂髮脾氣,在家裡可以,對別人不敢亂髮脾氣,但對家裡人可以!

2.隔代老人無原則的溺愛,無論孩子做錯什麼事,也不打也不罵,孩子想要什麼,想什麼只要孩子一哭想什麼辦法都會滿足孩子,

所以當這樣的事情發生多了,孩子知道只要耍橫就能達到目的,所以就養成可窩裡橫的習慣,
3.孩子經常宅在家裡,缺少社交活動,有些家長和老人經常讓孩子一個人在家裡玩,孩子缺少與同齡人接觸的機會,所以出去看到同齡小夥伴就會害怕,所以表現得很乖,但是一到家裡就霸道起來?


雲破天開山水間




很多孩子在家是“大老虎”,在外是“小綿羊”。在家裡經常“張牙舞爪”,對家人拳打腳踢。但在幼兒園或者別人家裡,遠離了熟悉的環境,孩子就變成了“小綿羊”,甚至不敢維護自己合理的利益。比如,在幼兒園裡,同伴搶他的玩具或物品時,不敢反抗。這種孩子就是典型的窩裡橫。

孩子的窩裡橫行為往往只針對最溺愛自己的人

而有權威感的爸爸,則很少成為孩子“施暴”的對象。相對於孩子其他的攻擊性行為來說,窩裡橫的成因更加複雜,家人的過度保護和溺愛孩子,一方面導致孩子在家裡自私、霸道;另一方面又導致孩子在外面自我力量不足——不敢維護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傷害不敢反抗或求助,從而使孩子成為窩裡橫。

家人沒有給孩子樹立權威的形象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關心只限於吃飽穿暖,而對孩子心理與情感的需求不加理會。長此以往,孩子就難以對家人產生權威的印象。3歲寶寶正處於樹立自尊心與自信心的時期。

孩子對家長不權威的印象,直接導致孩子自尊心與自信心缺乏,在外面感到自卑。而這種自卑在孩子與家人相處時,就會發洩出來,從而成為“窩裡橫寶寶”。

孩子在外感到不安、不敢維護自己利益的時候,父母不要批評指責孩子,那樣只會加重孩子的不安。要接納孩子,鼓勵孩子,給孩子適應陌生環境的時間。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植夫趣課堂』,在這裡讀懂孩子。部分內容節選自《搞定難搞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