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出生地到底在哪裡

宋太祖趙匡胤出生地到底在哪裡

趙汗青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開國皇帝。

後唐明宗天成年間(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後從徵南唐,多有功績。

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漢及契丹聯兵犯邊,時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趙匡胤受命前往禦敵。初三夜晚,大軍於京城汴梁東北二十公里的陳橋驛發生譁變,將士於隔日清晨擁立趙匡胤為帝,史稱“陳橋兵變”。大軍隨即回師京城,後周恭帝柴宗訓禪位,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976年11月14日),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在位十六年,諡曰英武聖文神德皇帝,廟號太祖,葬永昌陵。

據《宋史‧太祖本紀》等史料記載,趙匡胤籍貫是河北涿郡人;其祖趙廣漢,漢昭帝時,少為郡吏、州從事……遷京輔尉,守京兆尹;趙匡胤之父趙弘殷曾為禁衛將校,後任石晉“侍郎”、北漢“司空”之職,從以上家世看來,顯然是“世家”出身。關於趙匡胤出生地,說是洛陽“夾馬營”。據楊文公《談苑》載:“太祖生洛陽夾馬營,生之夕,光照一室,胞衣如菡萏,營前三日香。”至今人呼“應天禪院”為“香孩兒營” 。

但是,不少野史記載和民間說法卻不是那麼回事。當代學者孟凡仁撰文說:據《燼餘錄》載,宣祖微時,道出杜家莊,避雪門外,莊丁見狀貌英偉,延款飲食。久之,主人愛其勤謹,贅為第四女婿,遂生太祖、太宗。莊前舊有窪,名“雙龍潭”,至是乃驗。“宣祖”是趙匡胤之父趙弘殷的諡號,如果他生前真做過“禁衛將校”,後又任石晉“侍郎”、北漢“司空“”之職,其地位之高是可以與五代時期的王彥章、史肇弘一類風雲人物並肩齊名的,但在《新、舊五代史》等史料裡,卻無相關記載《燼餘錄》寫趙匡胤、趙光義出生於杜家莊,莊前並沒有“雙龍潭”為證,可見趙匡胤出生於洛陽“甲馬營”之說,並不足使人憑信。更引人注意的是:在山西晉南、晉中一帶,竟然留存有多處與趙匡胤有關的傳說和遺蹟,這不能不引起人們對趙匡胤的籍貫問題的懷疑和思考。

據《穆天子傳》記載,趙姓之祖造父曾為周穆王駕馭“八駿”之車巡遊天下,有功而封邑於山西趙城,使這裡成為“趙”姓起源之地。在當地民間,還廣泛流傳著趙匡胤是趙城縣羅雲村人的傳說。

據傳:趙匡胤是趙城縣西四十里(劉家垣鄉)羅雲村人,該村村民原來都是姓趙。趙匡胤一家幾代貧困,住在村北二里紅土山的“虎峪”溝內,至今那裡還有一眼洞,傳說是趙匡胤居住之所。由於趙匡胤從小生活的環境,所以他像戲曲舞臺上的紅臉形象一樣,從小就是面色通紅。因為他秉性耿直,愛替人打抱不平,後來人們就把這一類民間英雄稱為“紅臉漢”。

又據羅雲村人傳說:趙匡胤少年時嗜好賭博,但因為自己沒有錢,所以養成輸了錢打架不認賬、贏了錢揪住硬要錢的強勢作風,這種“認贏不認輸”的脾氣,對他後來成就人生大業起了重要作用。趙匡胤長大成人以後,走南闖北,結交天下好漢,歷盡艱難,終於登上了北宋皇帝寶座。

據《羅雲村史》記載: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春,羅雲村人為紀念本村曾經出現過“真龍天子”——趙匡胤,根據古代“雲從龍,風從虎”的說法,集資在村東建起一座“飛雲樓”,樓分兩層,磚木結構,高三丈四寸;底座呈長方形,長二丈一尺六寸;寬一丈九尺。底座上為一水制亭樓,工藝精緻,造形美觀,佈局合理,氣勢雄偉。近看似“群龍鬥天”,遠望若“騰雲若飛”。底座通道上方中央鐫刻有“元朗裡”三個一尺見方的柳體大字。“元朗”者,趙匡胤之號也。亭樓背面鑲嵌著一塊碑石,上書“古西羅”三個大字。在敷演北周郭威派趙匡胤攻打高行周的歷史劇《高平關》“斬鷂子”一折,趙匡胤出場道白中就有“生於西羅小縣”之語。 在羅雲村和趙城縣所在的臨汾地區,至今流傳著一首《筐子為何叫“龍窩”》的民謠: 筐子又名叫“龍窩”,這種叫法不太多。發源之地是趙城,逐漸擴大半個省。

傳說宋王趙匡胤,祖籍趙城羅雲村。幼年老家遭饑荒,隨父逃荒走洛陽。 其父一路把飯討,一副擔子肩上挑。擔子擔得小兒郎,匡胤光義坐兩筐。自古貴人多磨難,遭難方能受鍛鍊。匡胤光義兩兄弟,長大果然成了器。文韜武略樣樣強,討飯之家出帝王。人稱帝王是真龍,從此筐子有別名。長輩教育小兒郎,常拿“龍窩”作比方:為人吃得苦中苦,不能成龍也變虎。“籮筐”是用柳條編成的圓形有底的農用器物,由於它曾經被用來擔挑趙匡胤、趙光義二個皇家兄弟,所以在洪洞、趙城被人們稱為“龍窩”。這是在別的地方絕對沒有的特殊現象。這首民謠的內容與其他地方流傳的趙匡胤、趙光義幼年被父親挑在籮筐中外出逃難的說法如出一轍,可見趙匡胤是“討飯之家”出身和家在趙城羅雲村的故事,在晉南民間的流傳廣泛和影響之深。

另據山西《永和縣誌》記載,該縣南七十里龍巖山上有“避世”、“龍巖寺”等趙匡胤避難遺蹟。這裡距羅雲村只有一百多里。年輕時候的趙匡胤迫於貧困,到這一帶活動、謀生是很可能的。鄭恩“賣油路”和“千里送京娘” 另有趙匡胤的故事也在山西廣泛流傳,一是他和鄭恩的故事。鄭恩又名鄭子恩,是太原南郊(黃陵鄉)鄭村人,該村正位於由太原府通往壽陽、平定和河北井陘、真定一帶的東山大路路口。是出入太原府的必經之地,趙匡胤年輕時,曾經以販運糧食為生,鄭村是常經之地。一來二去,就與常年以長途販油、賣油為生的鄭恩結為朋友,成為莫逆之交,在這一帶留下許多佳話,部分故事還被寫入後來成書的《飛龍全傳》當中。至今已經過去一千多年,從鄭村至榆次磚井村之間一段大路還被人們稱為鄭恩「賣油路」,可見他們的故事在民間影響之深。

二是膾炙人口的〈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故事,趙匡胤當初未曾“發跡、兵變、稱帝之前的時節,因任俠任氣,抱打不平,以負案之身,投奔在太原清油觀出家的叔父趙景清避難。他在廟中遇到被強盜擄掠而來的民女趙京娘,遂挺身相救,親自從太原護送京娘返回晉南蒲州(今永濟縣)小祥村家中。京娘為感謝趙匡胤搭救之恩,願意以身相許,趙匡胤義不受謝,嚴辭拒絕,表現出大丈夫光明磊落、不近女色的英雄氣概。這是千年以來山西人民口耳相傳、婦孺皆知的動人故事。引人注意的是趙匡胤千里送京孃的行走路線,據收入《警世通言》卷二十一的“宋元話本”小說《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描寫:……原來那女子也姓趙,小字京娘,是蒲州解梁縣小祥村居住,年方一十七歲。因隨父親來陽曲縣還北嶽香願,路遇兩個響馬強人,擄掠而來……公子道:“救人須救徹,俺不遠千里,送你回去!”……不一日,來到汾州介休縣地方……地名黃茅店……小二道:“離此十五里之地,叫做介山,地曠人稀,都是綠林中好漢出沒之地。”……公子催馬前行,約行四十餘裡,到一個市鎮(靈石)……又行了三四日,過曲沃地方,離蒲州三百餘裡。其夜宿於荒村……一路無話,看看來到蒲州……。

趙匡胤生於後唐.明宗天成二年(九二七),卒於開寶八年(九七六),享年五十歲。他在二十三歲以前“漫遊無所適”,從“千里送京娘”故事,可以想像到年輕趙匡胤在故鄉山西奔波、謀生活動的一個側面。他後來應募投軍,二十七歲時以“高平之戰”中作戰勇敢,拜後周“殿前都虞侯”;後周世宗七年(九六○)三十三歲時,才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奪取帝位。

自古寒門出貴子 貧困家庭出身、又驟然間當了皇帝的趙匡胤,學習過去的皇帝,製造一些“奉天受命”的神話、並且像多數人“攀附名人”、“以光門楣”的心理一樣,為自己的家族找一位有名望、地位的歷史名人來充當自己家族的祖先,是可以令人理解的。趙匡胤奪取政權、建立宋朝以後,由於趙宋皇室一直宣傳自己的家族是漢代“京兆尹”、涿郡人趙廣漢之後,他的家族的真正歷史情況,即趙匡胤籍貫趙城羅雲村的“皇家秘史”,千百年來一直被塵封埋沒,至今鮮為人知。 這樣說有以下兩點理由:一、不論是在〈宋史〉或皇家玉牒〈南外天源趙氏族譜〉中,都沒有任何能夠把“趙廣漢”與趙匡胤的高祖“僖祖”趙眺直接連繫起來的世系紀錄,因為它原來就根本不存在;二、據河北《清苑縣誌》記載:原清苑縣“御城”西北有“宋三陵”,葬趙匡胤四世“僖祖”眺、三世“順祖”廷、二世“翼祖”敬。宋朝建立後,即將“三陵”遷葬於河南鞏縣宋“皇陵”。但在鞏縣“七帝八陵”中,卻只有趙匡胤之父“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可見當年清苑縣的“宋三陵”和“遷陵”之說,完全是當時趙宋皇家掩人耳目的虛構之辭。趙匡胤的所謂“僖祖”、“順祖”二人,可能早就因為家境貧窮而死後不知所葬,只有“翼祖”之妻劉氏在山西孝義縣留下了自己的墳墓痕跡,為今天揭開“趙匡胤籍貫”之謎,留下了一絲寶貴的線索。

“自古寒門出貴子,從來紈絝少偉男”。據《宋史太祖本紀》載:“帝孝友節儉,質任自然,不事驕飾……”、“宮中葦簾,緣用青布;常服之衣,幹濯至再”。由於平民出身的貧困家世和坎坷、艱難生活的磨練、砥礪,使他從小養成了正直善良,誠實勇敢的品質和樸素節儉的生活習慣;使他能夠對五代長期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和痛苦、持有客觀、冷靜的認識和看法,在發動“陳橋兵變”時,採取了一系列保證社會安定和百姓利益的舉措;在取得帝位以後,執行了一系列有利於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正確對策。“起介冑之中,踐九五之位……務農興學,慎罰薄斂,與世休息,迄於太平;治定功成,治禮作樂……考論聲明文物之治,道德仁義之風,宋與漢唐,蓋無讓焉。”從趙匡胤身上,人們可以看到一種“窮且益堅,不墮青雲之志”,不向命運低頭屈服、永遠奮鬥進取,奪取事業成功的偉大精神。趙匡胤籍貫、家世之謎的破解,為我們更好地瞭解和認識趙匡胤的歷史功績,提供了一把鑰匙。也為《宋史‧列傳》中為什麼記載了慕容延釗、羅彥環、高懷德、郭從義、武行德、侯章等對宋朝開國有功的眾多山西太原人物,提供了答案。 趙匡胤籍貫問題之真相 由於歷時過久和當年趙宋皇室對此事處理的嚴密,我們已經無法提供趙匡胤的籍貫確係趙城羅雲村的“鐵證”,但本文所述的內容,已經足以使人們對《宋史》有關趙匡胤籍貫的記載發生動搖和懷疑。因為一個人在青、少年時代,總是以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地方為中心進行活動,然後才逐漸擴大自己的生存和活動空間;只有在某個人經常活動過的地方,才能夠留存下有關他的遺蹟和傳說。而在有關趙匡胤的戲曲、小說和筆記、傳說中,卻罕見他在“涿郡”(今河北清苑一帶)活動過的任何報導和傳說。

所以,事情的真實情況應該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籍貫,是天下趙姓發源之地——山西趙城縣(今併入洪洞縣)羅雲村。由於家境貧窮,祖父趙敬曾經流落到一百多里以外、同屬呂梁山區的孝義縣西南境內王才裡(今改為“王才堡”)、下馬寬、宣皇源一帶謀生,並娶當地劉姓之女為妻,在那裡生下了趙匡胤之父趙弘殷;後來劉氏早逝,葬於王才裡,晚年貧困的趙敬只好攜子趙弘殷回到趙城羅雲,棲身於虎峪寒之中。五代中期,在家鄉無以為生的趙弘殷攜帶妻兒(趙匡胤、趙光義)、雙筐挑子,南下洛陽安家,並投軍謀生,以後職務擢升,官至禁衛將校等職。

青年時期的趙匡胤任俠好武,喜打抱不平,後以負案之身逃回故鄉山西,投奔在太原為僧的叔父避禍,遂發生“千里送京娘”故事,在民間傳為佳話。趙匡胤“陳橋兵變”登基後,暗中修建山西孝義縣的曾外祖、祖母的墳塋和紀念父親出生的廟院,敕封父親為“宣皇”、祖母為“宣皇聖母”、曾外祖父為“宣王”。為避免社會恥笑自己的出身寒微,乃又編造出自己是漢代名臣、「涿郡」趙廣漢後裔的說法,記入正史,自此,趙匡胤的真正籍貫——趙城羅雲——反而鮮為人知。

北宋、南宋相繼滅亡後,女真人和蒙古人大肆“根刷”、屠戮趙宋皇室子孫,時有趙匡胤之弟、魏王趙光美後裔趙受之、趙和之兄弟二人,自河南避難逃回趙城,趙受之留居羅雲,趙和之則徙居汾陽。羅雲村人為避免招致滅族之災,遂將全村趙氏一律改為“賈”姓,因時已悠久,人們習以為常,唯至清代乾隆年間,村人為紀念先祖趙匡胤,在村中修建“飛雲樓”一座,上書“元朗裡”三個大字,此樓在六、七十年代中被拆毀,現在村中尚有“古西羅”、“受之遺風”等碑刻、遺蹟留存。有關趙匡胤的故事、軼聞、傳說,至今仍在當地民間廣泛流傳。

當然,這也只是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