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瑞合史博致投資者的一封信:致敬初心,知行合一

南方瑞合史博致投资者的一封信:致敬初心,知行合一

財富管理WeFind:在這個噪音時代,我們為您提供有質感、有營養的財富管理資訊。不求多,只求精。

今日配圖 莫奈作品

親愛的投資者:

近段時間,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市場不時湧起“不確定性擔憂”所帶來的波動浮沉。“不確定性”是資本市場最基本的法則之一,猶如山嶽一般古老。在任何時點,我們都要面對風險與機遇的交織;向任何前方,我們都要進行疑惑與堅定的抉擇。我敬佩陽明先生的思想深度和行動力。守本心、致良知,唯有知行合一才能帶領我們走出困擾的泥潭。接下來,我就結合實際具體談一下,我在投資中的“知與行”。

戒貪得勝,重視絕對收益

“圍棋十訣”頭條便是“不得貪勝”。棋手首先要追求行棋厚實,耐心沉穩,每一步都恪守“不得貪勝”的準則。聽起來略顯沉悶,但正是這份“守拙”,往往會在關鍵時刻,釋放巨大能量。投資亦如是,穩健厚實的絕對收益是一切可能的基礎。如何做到絕對收益呢?控制好回撤,努力積累安全墊。遇到能力圈範圍內可把握的機會,主動出擊,合理的收益就有望水到渠成。

價值投資: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價值投資其實很簡單:買入好公司並共同成長;價值投資其實又很難:不僅要看得準,也要買得合理,更要拿得穩。難與不難的區別在於,我們能否把握“公司、價格、時間”三者之間的黃金平衡點。

第一,長線緯度的好公司應是為股東創造價值的公司。它可以是細分行業的龍頭,可以是新興產業的階段性贏家,也可以是財務報表穩健、現金充沛、應收賬款管理得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藍籌公司。隨著互聯網化和大數據化向各個領域的滲透,龍頭公司“贏家通吃”的現象有望更為普遍,後進公司的勝率也許會越來越低。

第二,估值要匹配公司的成長性。大多數時候,好公司不會太便宜,但即使是好公司,買得貴可能也不是好股票。公司雖好,在市場情緒高漲時追高買入,很容易心態不穩亂了節奏。

第三,價值的精華需要時間去洗滌。辨材須待七年期,經過雨打風霜,接受過市場和投資者長期考察和檢驗的公司才是基業長青的標的。同時,長期並不意味著拿著不動,也要隨時根據行業動態,競爭格局,公司動態和預期的變化而調整。

於高地見未來——看好泛消費前景

我們之所以感到迷惑,投資方向無所適從,是因為我們淹沒在頭緒繁雜的“萬念”之中。如果我們站在週期的“一念”高地,讓歷史回答未來,投資中的很多困惑都會迎刃而解。

過去40年,中國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上升週期,放眼全球歷史,亦是罕見。當前,我們又到了關鍵時期。國內方面,金融政策在防範金融風險和支持實體經濟融資之間權衡;國際方面,國家戰略在博弈與合作之間尋求突破。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會迫切推動新舊動能切換——從投資出口型的增長向內需消費型增長過渡。

中國市場主體韌性強,國內的消費需求市場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特別是隨著科技創新、消費升級帶來的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5G、教育、旅遊、中高端品牌消費品、保險、電商等行業方興未艾。橫向對比,目前A股中服務、科技和消費行業佔比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很低,這些行業的發展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動能,預計市值佔比將不斷提升。綜合以上,目前我更願意在泛消費領域尋找超額收益。

南方瑞合,致敬初心,知行合一

資產管理的本源是“受人所託、代人理財”,基金管理人理應始終與委託人心連心。近期,南方基金推出“賺錢才收固定管理費,多賺不多收”的創新產品南方瑞合,將基金公司與投資者的利益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南方瑞合對費率模式做出了調整,但沒有改變的是基金公司的初心:為客戶實現資產的長期保值增值。只有創造價值,才能分享價值。

公募基金風雨20載,價值投資深入人心。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市場嚴冬之時,正是希望之春即將來臨之際。市場方向未定,猶豫不決之時,正是我們堅定信念,著眼長遠,勇敢向前的最好時機。南方瑞合基金,致敬初心,知行合一。

(注:南方瑞合基金管理費每日計算,逐日累計至每個封閉期的最後一日。經基金管理人與基金託管人雙方核對無誤後,在每個封閉期的最後一日,若基金份額的期末淨值小於或等於期初淨值,則該封閉期及前一開放期(若有)內的管理費全額返還至基金資產。基金淨值增長的計算不包括持有人認購或交易基金的各項費用。)

南方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權益)、南方瑞合擬任基金經理

史博

2018年8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