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後期蜀國滅亡後,吳國如何撐住了多年不被滅亡?

王若雲


東吳在蜀漢滅亡後,已處於唇亡齒寒、岌岌可危的境地。吳國的一些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西晉下一步的戰略企圖是滅掉東吳,只是礙於長江天險的阻隔,加上力量特別是水軍的實力暫時不足,正在積蓄能量、休養待機。因此,這些有遠見的睿智之士因預見到局勢的危急,不斷進言吳主孫皓,提出與民休養生息,清明政治,增強經濟實力,加強長江上游的軍事防禦力量,積極整軍備戰的建議,以遏制晉軍順流東下吞吳的企圖。

可惜孫皓這個昏聵兇殘的暴君,一點也聽不進忠臣良將的直言勸諫,對晉國已如箭在弦的大舉進攻威脅,這廝竟置若罔聞,既不增兵防禦各戰略要衝,也不加強武備抵禦敵人隨時會發起的進攻,他依舊驕奢淫逸,聲色狗馬,等於間接為晉軍的勝利進軍提供了方便和難得的機會。

晉武帝司馬炎的滅吳戰略大體分為兩步:一是泰始五年(269年),他派名將羊祜坐鎮荊州,羊祜治理荊州期間,採取輕徭薄賦、休養士民的策略,以安定民心,羊祜頗具戰略眼光與遠見卓識,當時的吳國已經過幾次大的政治動亂,國力衰微,導致隔江對峙的吳軍糧餉困難,羊祜乘機向對岸的吳國守軍大施恩惠,經常為缺吃少穿、飢寒交迫的吳軍提供衣食,這一招果然見效,讓吳軍與孫吳的離心力大增,特別是基層官兵相率逃亡至荊州歸降羊祜;晉國另一方面在長江上打造戰船、訓練水軍,為伐吳足足做了10年精心準備。

咸寧五年(279年),20多萬晉軍兵分6路,從東、西、南3個方向同時向東吳境內發起攻擊。

晉軍以奪佔長江下游為滅吳的主要作戰方向,所以在下游地區出動10多萬大軍直撲吳都建業(今南京)。安東將軍王渾率10餘萬大軍自揚州出擊,自壽春(安徽壽縣)向江西(今安徽和縣)出橫江渡,佔據長江北岸之廣大地區;鎮軍將軍、琅瑘王司馬仙率數萬徐州軍,自下邳(江蘇睢寧)向塗州(安徽滁州)進擊。晉軍制定的這一兵臨建業,攻取長江北岸的作戰計劃,如果能順利實現,則可以沿長江對建業構成半環形包圍圈,待從長江上游出擊的諸軍乘勢東下後,便可以會師秣陵關,合圍建業。

在長江中上游出動3路大軍,從西、北兩個方向水陸並進,先後攻佔西陵、江陵、夏口等地,然後順江東下,直搗建業。

太康元年(280年),晉國大將杜預、王濬揮師吞吳。面對幾路晉軍的凌厲攻勢,吳軍無力阻擋,紛紛棄械歸降。3月15日,王濬率西晉水陸8萬大軍順流東下,連舟百里,浩浩蕩蕩地進入吳都建業。見大勢已去,吳主孫皓反綁雙手、命人抬著棺材,來到王濬的軍營裡投降。至此,晉軍接連攻破東吳4州、43郡縣、殲滅、迫降23萬吳軍,立國58年的東吳政權灰飛煙滅。此時,距蜀漢滅亡已經過去了整整17年。

吳國滅亡後,三國對峙時長期分裂、兵連禍結的混亂局面得以結束。

關於這段歷史,唐代詩人劉禹錫曾經寫詩感嘆道: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彤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寫作答題不易 剽竊必究】【插圖源自網絡】


鐵馬冰河wu


以外部條件說,吳國如此“命硬”,是沾了曹魏內鬥不休的光,忙著篡魏自立的司馬氏,滅蜀後相當長時間都沒南下的精力。外加北方還有鮮卑等外敵侵擾。所以直到曹魏都被西晉取代了好些年,即公元279年,晉武帝才下了大舉討伐吳國的決心。但話說回來,打鐵還要自身硬,吳國的“命硬”,根子上還是自身實力硬。特別是兩個獨家產業,實實在在撐起了吳國的硬實力,叫圖謀吞併天下的司馬家族,很長時間裡也不敢造次。

第一個產業,就是吳國的水稻種植業。

種水稻這事,看似和打仗離的遠,但只要聽句俗話,就知其中重要性: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孫氏經營南方後,吳國境內的江南大地,水稻種植業進入了高速階段,以《晉書》的形容說:吳國的丹陽,吳興,臨海等地,都是重要的產糧區。“移苗栽種法”等當時先進的耕種技術,更在吳國大量推廣。吳國的糧食畝產,從此滾雪球增長。吳國境內的浙江蕭山地區,以《三國志》的記載,每畝地可以收穫稻穀6斛。是為當時極高產量。

只要聯想下蜀漢時期,每次蜀軍北伐都缺糧缺到望眼欲穿的景象,就知道吳國的家底,該有多麼厚實。一直到最後吳國滅亡時,吳國官倉裡的米穀,依然有二百八十萬石之多。支撐長期戰爭的能力,確實十分強。

也正是吳國這強大的糧食儲備,叫北方擁有強大軍事實力的司馬家族,從曹魏至西晉時期,都在對吳用兵問題上長期糾結。
但比糧食更叫司馬家族糾結的,卻更有吳國另一個獨家軍事技術產業:造船業!

吳國毗鄰東南大海,於是也就靠海吃海,大力發展造船產業。從福建閩侯到長江內的湖北武昌,到處都分佈著吳國的造船廠。技術更是領先整個三國時代,以造大船的技術說,吳國的巨型樓船,可以容納三千多名士兵。以戰船技術說,吳國的“鬥艦”“走舸”更是各個強悍。最讓司馬家族忌憚的,更有吳國強大的製造能力:以《南州早物志》記載,吳國的大船長二十多丈,容納數百人。關鍵是這類大船,動輒就是一造一大批,在海面上排成一排,簡直“望之如閣道”。

而放在吳國與北方對峙的長江一線,這個場景也是可以想,平日裡吳國巨型的戰船,就在長江沿岸招搖,一旦雙方進入戰爭狀態,吳國的造船業更常爆表開動,大船源源不斷殺來。大小船隻在長江上威武排開,效果可比在海面上“望之如閣道”還要震撼!

而且以《荊州土地記》記載,吳國的造船基地,不止在長江和沿海一線,鄱陽湖和洞庭湖地區,更是其長期經營的造船廠。洞庭湖地區有七個船廠,可以為吳國製造載重在“萬斛”以上的大型船隻。

這樣的作戰潛力,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是遙遙領先北方。

也正是因為吳國這絕對的優勢,司馬家族對吳國的用兵,長期陷入到糾結的狀態。直到晉武帝時期,西晉以蜀地船廠為基地,成功生產出超越吳國的巨型樓船,擁有反超吳國技術的西晉,這才徹底下了開戰的決心。三國歸一的結局,不止講了天下大勢,更有一個至今不過時的硬道理:戰爭的實力變化,首先取決於產業技術的此消彼長。

歷史風雲錄


三國後期,維持了數十年的三足鼎立局面以蜀國的最先滅亡而瓦解。公元263年,魏國權臣司馬昭出兵5路,大舉伐蜀。面對來勢洶洶的魏軍,蜀後主劉禪竟然聽信宦官黃皓之言,沒有采取任何抵禦措施。(《三國志·魏書》雲:蜀漢連年征戰,師老兵疲,我今伐之,易如反掌

魏國的名將鄧艾繞過姜維的主力,率3萬步卒從陰平小路,長途奔襲,直取要塞綿竹,斬殺衛將軍諸葛瞻(諸葛亮之子),川中的蜀漢軍隊望風而降。遠在成都的後主劉禪眼見大勢已去,不顧仍在前線抵抗的姜維,率領文武百官向鄧艾投降。公元263年,建國不到42年的蜀漢滅亡。


蜀國的滅亡使得吳、蜀聯盟抗魏的格局旋即瓦解,只剩下東南半壁江山的吳國苟延殘喘。魏國滅蜀以後,佔據了原先被蜀國控制的益州和南中地區,從而在川蜀與江淮兩個方向對東吳形成半壁包圍。265年,魏國權臣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廢除魏元帝曹奐,建立西晉王朝,史稱晉武帝。西晉建立以後,立即大造戰船,準備伐吳。

可是,當時的吳國名將丁奉、陸抗等人均還健在,而且東吳擁兵20餘萬,水師悍戰,更兼有險要的長江天塹,建國不久的西晉並不能迅速消滅東吳。司馬炎以當年曹操、曹丕父子多次伐吳均無功而返作為教訓,對於伐吳十分慎重。尤其是在西陵之戰中,三萬晉軍被東吳名將陸抗擊潰。因此,司馬炎認為東吳氣數未盡,暫時不願意貿然大規模出兵。


(西陵之戰)

此外,在西晉建國以後不久就發生了北方鮮卑作亂的事件,西晉王朝不願意兩線作戰,使得東吳又延續了一段時間。鮮卑人攻陷涼州,擊殺了多名晉朝的封疆大吏,造成朝野震動。司馬炎徵詢群臣的意見,得到的答覆多是不贊同伐吳,就連司馬炎的親信賈充也阻止他伐吳,只有前線的名將羊祜、杜預等人支持伐吳。278年,長期身處前線、瞭解東吳虛實的羊祜去世,司馬炎只能將伐吳的計劃又擱置了下去。


直到279年,晉武帝司馬炎才決定出兵進攻吳國。吳國的名將陸抗等人已經相繼去世,而吳後主孫皓的統治殘暴無道,東吳國內已經陷入天怒人怨的地步,不論是內部環境還是外部環境都有利於西晉滅吳。西晉20萬大軍分六路南下,焚燒了江面的鐵索,迅速攻克建業城,將孫皓俘虜。此時,距離孫權稱帝建立吳國不過僅過去了51年而已。


中外歷史


蜀漢亡於263年,孫吳帝國皇帝孫和逝世,吳國群臣在濮陽興、張布的主持下迎了烏程侯孫皓為皇帝,孫皓登基後,一直維持到280年才亡國。

倒不是說孫皓善於治國,真的能“撐住”吳國的局面,歷史真相是:

  1. 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在泰始六年(270年)起兵叛亂,至咸寧元年(275年)幾乎壟斷涼州,咸寧三年(277年)三月,平虜護軍文鴦率軍討伐,雖然得勝,但是次年,禿髮樹機能又攻陷涼州,五年(279年),晉武帝司馬炎任命馬隆擔任平虜護軍,率軍擊敗並斬殺禿髮樹機能,徹底平定涼州。

  2. 晉吳在荊州長期對峙,(晉)羊祜與(吳)陸抗(陸遜之子)的統帥能力不分伯仲,荊州南北形成戰略平衡。吳鳳皇三年(274年)八月,陸抗病逝,其子陸晏與其他兄弟繼續統帥荊州軍,晉咸寧二年(276年)十月,羊祜上書朝廷,提出籌劃伐吳事。

  3. 晉吳在交州是有交戰的,交州本是歸附晉國,經過數年交戰,(271年)吳軍在陶璜的帶領下取得最終勝利。

孫皓主政吳國期間,屠戮異己,倒行逆施,造成國內民心不穩,大量將領欲叛逃入晉(如:276年孫楷入晉),為此,孫皓仍然我行我素,甚至有使者(徐紹)回來說了晉國的好話,也被孫皓處死。

陳志《宗室傳》:初,永安賊施但等劫(孫)皓弟謙,襲建業,或白(孫)楷二端不即赴討者,皓數遣詰楷。楷常惶怖,而卒被召,遂將妻子親兵數百人歸晉,晉以為車騎將軍,封丹楊侯。

陳志《三嗣主傳》:甘露元年(265年)三月,(孫)皓遣使隨(徐)紹、(孫)彧報書曰:“知以高世之才,處宰輔之任,漸導之功,勤亦至矣。孤以不德,階承統緒,思與賢良共濟世道,而以壅隔未有所緣,嘉意允著,深用依依。今遣光祿大夫紀陟、五官中郎將弘璆宣明至懷。”紹行到濡須,召還殺之,徙其家屬建安,始有白紹稱美中國者故也。

最終在太康元年(280年),晉國的南方防線已經休養生息多年,在國力充沛的情況下,發動了渡江伐吳的戰役。

冬,十一月,大舉伐吳,遣鎮軍將軍琅邪王軎出塗中,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浚、巴東監軍魯國唐彬下巴、蜀,東西 凡二十餘萬。命賈充為使持節、假黃鉞、大都督,以冠軍將軍楊濟副之。

孫吳帝國再無如陸抗一般有號召力的主帥出現,陸晏殉國,吳軍也無鬥意,晉軍勢如破竹,接著,吳國迎戰的幾位忠臣選擇殉國後,孫皓已無法再組織起對抗。

按照史書記載,孫皓在首都建業還欲組織士兵防守,可是士兵們拿到分到的錢財後就立刻跑路了,孫皓這才明白大勢已去,出城投降。

自此,自東漢末年(189年)反董之亂時出現分裂割據的中國,終於在近一百年後在形式上實現了再一次統一。


潯陽鹹魚


這個問題問得好!其實從曹操時代想滅吳就有問題。尤其是赤壁之戰後,受地形限制,魏國進攻吳國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走水路跨過長江進攻吳國,而這種方式將直接與吳國最精銳的水師交戰,顯然這種戰法毫無勝算,畢竟曹魏水軍不如東吳。其次是走江陵,出川蜀,登陸武陵山地,然後走陸路自西向東進攻。而這時候,江陵城在吳國手裡,要想取道武陵必須走蜀漢越過夷陵山地,這是當年劉備走的路線,然後劉備怎麼輸得當褲衩的大家也就都知道了。所以,晉國要想滅吳實則阻力重重,歷史上有諸多強盛的北方政權無法越過長江消滅南方政權都是這個原因。晉國在羊祜任荊州總督的時候曾趁吳國叛亂機會率軍八萬進攻武陵地區,卻被陸抗率軍五萬擊退,證明了在此期間晉國並非沒有嘗試滅吳。此次嘗試失敗後,晉國改變策略,開始訓練水師部隊,在二十年時間裡練出一支可以與吳國水師一戰的晉國水師部隊。但是依然奈何不了吳國,只是從原本的被虐變成尚可一戰而已。如果不是後來的吳主暴虐不得民心,晉國再過多年都未必能滅吳。所以,看似晉國滅吳實乃吳國自滅。


優己


263年,曹魏在司馬昭主持下發動了滅蜀之戰,蜀漢滅亡。280年,西晉滅孫吳。孫吳在蜀漢滅亡的17年後才被消滅,主要原因不是孫吳更強,而是北方政權戰略考慮以及內部的問題。

“先蜀後吳”是司馬昭親自確定的方針,原計劃在滅蜀3年後滅吳

255年司馬昭繼兄長司馬師後為大將軍,專攬國政。全面掌權後,司馬昭一方面鞏固權力基礎,消滅政治對手,另一方面繼續擴充軍力,積極準備統一天下之戰。

面前蜀漢和孫吳兩個對手,不能同時消滅他們,那麼先滅哪一個呢?司馬昭經過認真考慮,認為應該先滅亡蜀漢。

263年夏天,司馬昭召集群臣說:“自從壽春平叛以來已經6年沒有戰事了,這幾年裡我們集中精力製造兵器、修繕盔甲,準備對付吳蜀二虜。如果滅吳的話,我大致計算過,造戰船、開水道總共得用去1000多萬個工日,也就是說10萬人得忙100多天才能完成。另外南方地勢低下、氣候潮溼,必然會遇到疾疫。”

既然滅吳困難較大,所以司馬昭提出先取蜀,他的計劃是:“滅蜀3年之後,借巴蜀可以順流而下的有利地勢,水陸並進去滅吳,就像歷史上晉滅虞定虢、秦吞韓並魏那樣,是很容易的。”

滅蜀僅2年後司馬昭就死了,沒來得及落實滅吳計劃

司馬昭還對滅蜀計劃進行了詳細說明:“據報告蜀國有9萬軍隊,駐守在成都及守備後方的大約4萬,餘下5萬是機動部隊。如今姜維被拖滯在沓中不能東顧,我們的大軍可以直指駱谷,趁其空虛襲擊漢中。”

司馬昭還說:“蜀軍如果各自據城守險,必然兵力分散,首尾不能相顧,我們就可以調集大軍破其城池,派遣機動部隊佔據其村野,敵人雖有劍閣卻無以為守,雖有雄關卻無力自保,以劉禪的昏庸,在邊城陷落、內部士民驚慌的情況下,蜀國的滅亡一定指日可待!”

後來證明,一切如司馬昭所預料的那樣,滅蜀計劃進行得很順利,263年的當年即攻克了成都,後主劉禪投降。

然而,隨後又發生了鍾會、鄧艾謀反事件,打亂了司馬昭的部署,伐吳之事只得暫時擱下。更不湊巧的是,265年司馬昭去世,他制定的“3年後滅吳”計劃未能落實。

司馬炎掌權後急於完成魏晉禪代,政治議題優先於軍事

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隨後接班,如同曹丕一樣,成為晉王的司馬炎首先考慮的不是外部事務,而是著手佈局內部,為了穩固統治,他迅速實施了魏晉禪代,建立了晉朝。

作為新君,又剛剛完成朝代更換,司馬炎把鞏固權力基礎作為頭等大事,沒有馬上伐吳,這是因為,如果伐吳不順利的話,他的統治基礎有可能動搖,為此司馬炎採取了穩紮穩打的辦法。

司馬炎登基之初很有作為,他制定了許多政策,核心是休養生息、愛護百姓、發展生產等,他還下詔釋放奴婢,把他們組織起來代替士兵軍屯,同時整治軍隊貪腐、要求百官廉潔、減少賦役課丁、推崇節儉等。由於政策得力,司馬炎在位的前期晉朝國力大增,農業生產上升,國家賦稅充裕,人口增加,為後面的“太康盛世”奠定了基礎。

經過充分準備後,司馬炎於279年分六路大軍伐吳,並於次年將其滅亡。從以上過程看,孫吳雖然晚於蜀漢17年而滅亡,並非出於自身更強大。


南門太守


早在司馬昭伐蜀前,就曾明確表示,先伐蜀,待滅蜀三年後,伐吳。

“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

然而由於種種因素,一直到十多年後,滅吳的願望才最終實現。

內部原因:

蜀漢滅亡不久,司馬昭就去世,滅吳的重任交給司馬炎,司馬炎上臺後,立馬建立晉朝,取代大魏。作為新生政權,司馬炎需要緩衝期來鞏固自己的統治,雖然司馬氏在魏國的勢力已經較為穩固,但很難保證魏國舊勢力的反抗。

晉朝初年,西北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發動叛亂,史稱“秦涼之變”,耗時九年。為平定叛亂,晉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除了西北,東北、北部亦均有連年的動亂。

雖然蜀漢滅亡,但蜀地多有叛亂,晉國需要花費大量成本來維護該地的統治,國力不足以伐吳。羊祜上任荊州,荊州“軍無百日之糧”;王濬上任益州後,才開始“乃作大船連舫”;除了國力不足,朝堂之上黨爭不斷,多有反對伐吳之聲。

外部原因:

東吳實力尚存,相比蜀漢,東吳實力遠在其上。據記載,東吳滅亡時:

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

蜀漢滅亡時:

一州,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雖然東吳政治昏庸,但軍事實力不容小覷,更有丁奉、陸抗等名將。從東吳西陵督步闡投降晉朝,陸抗討伐獲勝就可以看出,此時晉國貿然伐吳,很難有取勝的把握。外交內因不斷,東吳在蜀漢滅亡後,延續了數十年。

直到孫皓暴虐所造成的後果十分嚴重,國力大衰,吳國“上流諸軍,無有戒備,名將皆死,幼少當任”,晉國準備充分,一舉伐吳。


五味社


蜀國滅亡後,吳國還撐了那麼久,有內外兩方面的原因。

外因就是,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退位,建立晉朝,內部有一大堆矛盾需要理順,主要精力在鞏固政權上,一時騰不出手來跟吳國開片。另一方面,河西鮮卑禿髮樹機能造反,即所謂秦涼之變, 牽扯了晉軍的大量精力,晉軍在河西屢戰屢敗,戰爭資源一度傾向河西,難以發動大規模的滅吳戰爭。

內因則是,東吳雖然從孫權晚年以來政治就極度腐敗,但東吳是封建領主制,皇帝腐敗是一回事,江東豪族在國防上肯不肯出力是另外一回事。末代皇帝孫皓因為是以前根正苗紅的太子孫和的兒子,加上即位之初多有德政,得到江東大族的鼎立扶持。所以,當晉將羊祜因吳西陵督步闡投降而趁勢發動大戰,起八萬晉軍攻吳時,吳將陸抗卻率領五萬人馬,就攻陷了西陵,同時擊退了晉軍,這就是因為江東豪族肯用命。

到了孫皓晚年,外因內因都發生了轉變,所以不得不亡了。

外因方面,晉軍已經平定秦涼之變,對吳前線的荊州地區存糧足夠支持大規模戰爭,益州的王濬為了順流而下,已經大量造船,晉軍滅吳的條件已經成熟,司馬炎也下定了滅吳的決心。

內因方面,因為孫皓常年的倒行逆施,導致江東豪族離心離德,戰場上只能依靠中央直屬部隊,江東豪族的部隊要不就戰鬥力不強被消滅,要不就根本不戰鬥,導致晉軍入荊州以後勢如破竹,一路沿江東下打到都城建業,消滅了吳國。


文史宴


我認為與其說是吳國撐了十多年,不如說司馬氏忙於穩定內部政局而無暇顧及東吳。

公元263年,晉公司馬昭派鍾會、鄧艾伐蜀,很快就滅亡了蜀國。靠著平蜀的功勳,司馬昭被封為晉王,離皇帝寶座只差一步之遙。時人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還沒等到司馬昭篡位,老天就把他收走了。265年9月司馬昭病亡,僅僅幾個月後,他的兒子司馬炎就迫不及待的把魏國末代皇帝曹奐趕下臺,自己當了皇帝。


司馬氏家族篡位歷經三代人的努力,背後有著太多陰謀,也殺了很多人。司馬炎初登帝位,有許多人不服,司馬炎需要穩定好政局,並沒有功夫管東吳。

晉遲遲不肯伐吳也是因為受到權臣的阻撓。比如晉荊州都督羊祜曾多次上表朝廷請求伐吳,而權臣賈充怕羊祜伐吳立下大功後威脅自己的地位,就出面極力阻撓。等到羊祜病逝,杜預又上表伐吳,賈充又出來反對,不過這次司馬炎把他轟了出去。


於是公元279年,王睿率軍從益州出發,杜預領軍從荊州順江東下,併力伐吳。吳國皇帝孫皓見大勢已去,隔年就舉國投降,東吳政權自此滅亡。


歷史探索機


文:魚包歷史課(原創不易 請點右上角關注)

看完我的回答大約需要3-4分鐘,希望您覺得值得,謝謝。

第一,司馬昭突然離世,司馬炎篡位,司馬氏內部維穩期

264年平定蜀漢的司馬昭來不及做下一步戰略部署,隔年就中風(據說)辭世。司馬炎上臺後,隔年(266年)就完成了舉世矚目的“禪讓”稱帝,接著變國號,改元建制,立皇后、太子。

這個時段內,司馬炎的統治中心就在內部的平穩交接和過渡,這個時期也發生了青、徐、兗、豫四州發生大水,伊洛滿出河面,這次巨大災害持續了將近一年才解決,讓司馬炎非常的頭疼,洪水褪去後,打開糧倉賑濟災民,四州才得以重新安定。

並271年至273年,西晉連續三年旱災,生產發展碰到了嚴峻的難題,恢復生產需要時間。

第二,漢中、益州新定,需要建立統治基礎

軍事需要速度和強度,政治需要時間和耐心。蜀漢的統治基礎是非常強大的,在蜀漢人心思定的時期,司馬炎要考慮的是怎麼能夠在漢中、益州、南中等地整頓內政,建立國家機器,休養生息,調派合適的官員恢復生產。

這是需要一個過程才能完成的,起碼三至五年才可以“消化”蜀漢之地。

第三,鮮卑禿髮樹機能叛變需要迅速解決

攘外必先安內是任何國家必須堅持的真理。270年,鮮卑禿髮樹機能起兵反晉,並於六月在萬斛堆的戰爭中殺秦州刺史胡烈,又在金山擊敗涼州刺史蘇愉,反叛氣勢一度非常高漲。

此後的整整十年間,司馬炎都是非常頭疼的在西北用兵,這十年,由於作戰無力,西晉損失巨大,司馬炎甚至萌生了徹底放棄涼州的打算,可見作戰的困難和艱苦。

第四,做好作戰準備需要一些時間

滅吳並不困難,但需要一些作戰準備。首先就是要有一支經過訓練的水軍,並且要有一套有效的戰術。

西晉的戰術是,兩國交界區使用荊州羊祜的攻心法,持續收攏東吳人心。水軍從蜀中上游出兵,配合淮南襄陽陸軍。各路軍馬幾十萬人,戰線延綿幾千裡,持續向南推進。另外,還需要規模巨大的後勤補給。

由於司馬炎準備充分,時機恰當,戰略正確,前後僅用了四個多月,便奪取了滅吳戰爭的全部勝利。從此,東吳的全部郡、州、縣,正式併入晉國版圖。

梳理完畢之後,大家就發現,並不是吳國“撐”了這麼久,只是這十幾年間,司馬炎和晉國大軍抽不開身,279年西北抽身之後,隔年也就滅掉了東吳。


原創碼字著實不易,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歡迎跟我一起讀詩書,學歷史。點個贊,就像是跟我擊個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