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醫院爲何遭遇「缺人」瓶頸?

民營醫療發展到今天是典型的有“量”無“質”,儘管在總體數量上超過了公立醫院,但服務量僅佔13%,且其中90%的床位在100張以內,80%的機構近三年的利潤率在下滑,近70%的民營醫院在以醫保為生存指南,從數據上來看,多數民營醫院的發展著實遇到了瓶頸。

民營醫院成長的最大瓶頸之一就是“缺人”,尤其是核心人才吸引和保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與公立醫院相比,民營醫院科研資源少、職稱評定難度大、醫生社會地位難以彰顯、發展通道不清晰,這些都是醫生考慮是否加入民營醫院時重要的顧慮因素。

民營醫院為何遭遇“缺人”瓶頸?

三頭並進

在這樣嚴峻的挑戰形式下,在家喊招不到“人”、招到了也留不住或留不久、少數留下的也不是你心中理想的人才。

“缺人”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怎樣做才能招到人?招到後又怎樣留住呢?

簡單來講,要想招到並留住人只需做到“三頭並進”,即只要你能讓員工覺得在這家醫院工作:“有幹頭”、“有奔頭”、“有勁頭”。

民營醫院要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加強對人的管理。在當前的社會里,醫院面臨市場的競爭也就是對人才的競爭。

那麼,這“三頭並進”的人才管理手段具體在醫院戰略和管理上如何落地呢?

四輪驅動

① 梳理凝練醫院文化,清晰共識醫院願景、戰略規劃和定位,做到“志同”,把願景、使命、核心價值觀植入員工心裡,做到“道合”,從而打造一個凝心聚力、志同道合的強勢團隊;

② 建立健全符合馬斯洛六個需求層次的激勵機制,三頭並進;

③轉換領導力風格,建立匹配醫院文化的領導力模型;

④建立健全醫院的人才發展體系,從招聘、使用、培育、保留四個方面著手,完善績效管理與薪酬體系,激發人力資源的潛能。

許多時候,因為團隊人才建設管理不合格,醫院領導層制定了很好的戰略計劃,團隊卻不理解、不支持、不行動,導致計劃無法執行。

醫院管理人才、醫療人才的缺失將直接導致醫院患者就診率、落地率、複診率的極度低化,醫院績效提不上去,就沒有充足的運轉資金去填充你所希望的醫療人才,沒有醫療人才,就沒有患者敢於去醫院診療,週而復始,惡性循環,因此現代醫療管理志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