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詩歌的基本要素及鑑賞

詩詞歌賦:詩歌的基本要素及鑑賞

一、詩的基本要素

什麼叫詩歌?詩歌是有韻律可歌詠的一種文體。在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反之稱為歌,現在統稱詩歌。下面講一些詩的最基本的要素:

A、外韻與內韻。

外韻與內韻也就是古人說的詩歌的聲律或韻律。“詩歌是有韻律可歌詠的一種文體”,所以聲律或韻律是詩歌存在的生命。

(1)外韻,這裡指句末押韻。外韻的好處,朗朗上口,便於記憶。特別是古詩,很容易記誦。其它文體讀後容易遺忘,原因就是不押韻(當然與語言的凝練也有關係)。弱點:容易害意;容易形成打油之調。

(2)過去,人們對詩的內韻注意不夠。什麼是內韻呢?內韻,指一首詩內在的節奏和旋律,是詩人的情緒流動和波動在詩裡的顯現。其特徵是起起伏伏,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快忽慢,忽緩忽急。或如平湖沉靜,映山照月;或如大江東去,一洩千里;或如潮水湧動,激盪不已;或如沃野小河,婉轉悠悠;或如山間瀑布,明麗高懸。音樂裡有高音、有中音、有低音,詩的內韻大致也有這幾種情況。以這幾種音為基調,再分出各種極複雜的音調。“大江東去”就是高音,毛澤東的詩大都是高音,郭沫若的《鳳凰涅槃》也是高音;“春江花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雕闌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是低音;“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是中音。高音的一般明快,中音的一般不急不徐,低音的一般緩慢、凝滯。

(3)在創作實踐中,應將內韻與外韻很好的結合起來。把詩的內韻和外韻最完美地結合起來就是古人對格律詩的創作,即講究“平仄”。有的律詩結合得極好,如崔顥的《黃鶴樓》。從內韻和外韻的性質看,內韻屬於情調,外韻屬於音調;情調屬於無聲而有形的範疇,是視覺的;音調屬於有聲而無形的範疇,是聽覺的。外韻的美是音韻美亦即音樂美,或者說押韻的美是音樂的美;音樂美用音調錶現,形象美用語言(或繪畫、雕刻)表現,詩是心靈的形象化(通過語言)。也就是說,詩歌的“韻”具有二重性,一種是無聲的,形象的,讀者用視覺去感覺它;另一種是有聲的,音調的,讀者用聽覺去感覺它。

(4)當內韻與外韻不能兼顧的時候,應當取形象而棄音樂。因為詩歌的主要作用是表情傳意,而“情”和“意”皆在形象之中。就讀者的要求看,“情”和“意”應該是比較明晰的,這也是詩人通過形象的描述可以辦到的。而音樂就達不這樣的效果,音樂是一首“朦朧詩”,音樂的含意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人們只能根據聲音的強弱、節奏和演奏前告訴給聽眾的題目來判斷某一音樂所表達的中心意義。所以,“熊掌和魚不可得兼”的時候,應取形象為上。例如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首詩句末不押韻,但卻千古流傳。

(5)情緒流動和波動的原因。古人云:“文以氣為主”。詩歌是詩人血性的外化,文化精神的外化。魯迅的詩文在這方面非常鮮明、突出。

B、凝練。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更是這樣。具備詩的語言的要素很多,但凝練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詩歌的語言必須以一當十,要讓讀者“吃一塊壓縮餅乾”。在一切藝術裡,能對事物最高度最抽象概括就是詩。詩的字與詞要具有“核子”的性質。我們創作一首詩,不應求急求快,要選最恰當表現自己情感的那些字和詞。所謂“推敲”,所謂“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就是講的對語言的錘鍊。將可有可無的字、詞及可有可無的句子去掉。下面有個當代詩人在一首詩裡的有些句子就不凝練:“于堅是我的朋友/我是陽黎/于堅住在昆明/我住在成都/去年八月的一天/我們在滴翠湖喝茶/他將這首詩送給我/當時在場的/還有張宇光/他什麼也沒有說/我什麼也沒有表達。”這不是詩的語言,是大白話。李清照的詞極其凝練。開江詩人王錫才那首《煙》也極其凝練。

C、詩是情與意的結合。

情與意二者不可分離。“意”是什麼,是思想觀念,是愛什麼,恨什麼。郭沫若的《鳳凰涅槃》的思想內核就是對黑暗社會不滿,喚起民族精神的覺醒和奮發。“情”是什麼,是“喜、怒、憂、思、悲、恐、驚”。“意”為“情”之根,有“意”才能生情,“意”是“情”的本源。有情無意是虛情,所謂“假惺惺”就是虛情,玩文字遊戲也是虛情;有意無情是假意,愛不起來,也恨不起來。有的詩情甚於意,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有的詩意甚於情,如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唐代詩人元稹聽到白居易被貶謫的消息時吟道:“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這首詩是“情”與“意”結合得很好的詩,且非常形象、生動。

D、象外之象,意外之意。

這裡的象指人的形象和自然界的物象。詩要用形象思維,意思是說,詩人不應將自己要說的話直截了當地表現出來,而是要將要說的話寄寓在形象之中,藉助形象說話。試分析唐人李商隱寫《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首藉助形象說話是很明顯的,請看:“意不適”——詩人有“情”了,但詩人沒有將自己的情感直接表達出來,而是登上車向樂遊原而去,將真實的情感寄寓在夕陽這個物象裡。這是許多抒情詩的重要特點。當然,也有的詩不用形象思維,而直接抒發情感的。例如“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灑淚祭雄傑,揚眉劍出鞘”。(《天安門詩抄》)這樣的詩沒有“象外之象”和“意外之意”。李商隱這首《登遊樂原》詩就有“象外之象”和“意外之意”。“本象”是夕陽的墜落,它像是昭示其他物事的凋敗;本意是哀嘆人生晚景雖好,但如美麗的夕陽一樣,這好景不長了,如夕陽西下了,他意是暗示唐王朝的衰落。“象外之象,意外之意”的詩是很多的。

E、自然。

在讀詩寫詩的路上,一天,我突然感到:最好的一類詩中無修辭,大都採用直說或白描。例如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王之煥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如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還可以舉出許多,這些詩裡都沒有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但他們的詩都是最好的詩。我們再看李白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末一句用了比喻手法。李白的這首詩當然也算好詩,但給人的想象空間和情感寄蘊遠不及前面提到的那類詩。

為何對詩的美感會出現前面那種情況呢?我以為:自然美是最高層次的美。直說、白描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是自然的流露,是自然的方法。用了修辭手法的害處在於:一是有“機巧”之意,匠心之嫌;本來不美,化了妝才美。二是修辭固定了想象的對象。從而控制了想象的空間。如前述李白將“瀑布”比作“銀河”之象,就限制了想象的對象。讀者一旦瞭解了“銀河”之象,便無其它象可視。這種美感會很快消逝。其弊是難以給人難盡之象;三是當修辭用得與整個意境不十分融洽時,就顯得更為蹩腳。如杜甫的七律《永懷古蹟》之中將諸葛亮比作“萬古雲霄一羽毛”,就很不貼切。是形容諸葛亮的高潔嗎?用“羽毛”這一“虛物”喻諸葛亮這一“實體”畢竟牽強(此乃做律詩求押韻之弊);四是根據我自己的經驗,用修辭的方法(特別是比喻)往往是情乏象枯之時,便用乾癟之情去取他山之象,最後而達做詩之意,這樣當然寫不出最好的詩。許多用修辭手法寫出的詩往往是文字遊戲。我說最好詩中無修辭,不是反對用修辭手法寫詩,而是說:再高明的修辭手法,也寫不出最美、最好、最優秀的詩。

詩的基本要素很多,還有意境、創新等。

詩詞歌賦:詩歌的基本要素及鑑賞

詩詞歌賦:詩歌的基本要素及鑑賞

二、如何鑑賞詩歌?

對詩歌的鑑賞是比較困難的。一方面,一切藝術文化都具有“模糊”的特徵(因為通過形象說話),很多藝術作品都不是直接地鮮明地將自己的真實意義凸現給讀者;另一方面,許許多多的詩人,他們的藝術氣質、藝術風格是各不相同的,反映的社會生活是千姿百態的。這些都給我們鑑賞詩歌帶來了困難。那麼,具體地說,究竟怎樣去理解和欣賞一首詩呢?

我以為,首先要看這首詩的畫面是比較明麗的還是比較晦澀的。如是明麗的畫面,則詩是比較好理解的,表明詩人的情緒不怎麼複雜,要麼怡悅,要麼昂揚亢奮,要麼“怒髮衝冠”:如是晦澀的畫面,這樣的詩便不好理解,表明詩人的情緒較為複雜,其心靈往往是抑鬱的,悲憤的,憂傷的。這種抑鬱的,悲憤的,憂傷出現的原因不外兩種,一為個人、家庭,二為社會(民族、國家)。而這些思想和情感,作者認為不宜鮮明的表達,詩便出現朦朧、晦澀的狀態。當然也不排除故意製造朦朧、晦澀畫面的詩人。詩人和常人一樣,心情大體不外乎三種狀態:(1)平靜;(2)怡悅高興;(3)抑鬱悲哀或悲憤。但詩為情之物,心靈平靜的時候只能做“養生詩”,沒有震撼力和衝擊力。詩是或喜或悲或怒的東西,平衡無藝術,中庸無詩歌。所以,讀者通過詩的畫面的“明暗”,可以窺見詩人心靈的“明暗”。其次,要感覺一首詩的旋律是高調或是低調,色調明麗的其旋律比較流暢,或如瀑布,或如山溪。詩歌色調晦暗的則與此相反,旋律、節奏膩滯、頓挫,或如霧中觀雨,或如江中之暗流洶湧澎湃。此上兩點,實際是把握詩人創作詩的時候的心境。把握了心境,可以說,就入了鑑賞詩的大門。

進了大門,便可以探究一首詩的具體含義。掌握一首詩的具體含義的要領是抓住一些關鍵的詞和句,一首詩裡有的詞和句子是“賣關子”的,是“幕帳”,是虛的東西(就真實意義看),理解或掌握“實”的東西就是把“虛”的東西撩之一邊。如上面提到的李商隱的那首詩,前面的“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就是“虛”句,是為後面兩句作鋪墊。

不過,藝術是立體的語言世界和形象世界。能引起讀者共鳴、感嘆、喜悅、悲愁的主要的不是理性而各種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不同情調的藝術美。當然,特殊歷史環境下的詩詞例外(如戰爭時期)。藝術作品表現的內容不是單一的,既有肉,又有骨;既有側面,又有正面;語言美,心靈不一定美;臉蛋美,肢體不一定美。欣賞藝術作品,就是欣賞那個作品的整體的各個方面。因此,鑑賞一首詩的唯一目的不是為了把握作者要告訴給人們的理性,還要欣賞它的意境美、畫面美、音樂美、氛圍美、情調美、氣勢美、氣象美等。可以說,這是一切藝術的最主要的功用,而理性的含義可退到次要的地位。

下面舉例從不同的角度欣賞美:

(1)陽剛之美——讀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和岳飛的《滿江紅》,我們首先也沒有關注其理性含義,而是被辛棄疾和岳飛營造的那雄渾有力的氣勢所激動,這就是人們平常說的陽剛之美;

(2)陰柔之美——“最是那一溫柔的低頭/象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沙揚娜拉”;(徐志摩——《贈日本女郎》)

(3)寧靜之美——“峨眉山月半月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

(4)輕靈之美——徐志摩那首《再別康橋》,讀者恐怕也不是被其理性的含義打動(也難以瞭解作者的真實的理性是什麼),而是被其優雅的、輕鬆怡悅的情調所陶醉;

(5)朦朧之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

(6)感傷之美——李煜和李清照的詞大都是這種。 如“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獨自莫憑闌!無限關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戴望舒的《雨巷》也是悽清婉轉的感傷之美;

(7)開闊大氣之美——大家往往有,如郭沫若的《鳳凰涅槃》等詩和毛澤東的大部分詩詞;

(8)氣象之美——“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王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李白)。“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幾字,給讀者提供了想象無限的歷史時空。其氣象遼闊、久遠,其色調蒼涼、凝重,其寓意深厚隱逸。毛澤東《憶秦娥》裡的“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意境與此相近;

(9)悠遠之美——“長城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李叔同);

(10)畫面之美——白居易在《長恨歌》裡寫楊貴妃的一個畫面:“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容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是絕妙的畫面美;

(11)蒼勁蒼涼之美——曹操的詩就具有這種風格;

(12)遺憾惆悵之美——第一次看到了一個美麗的畫面,第二次去看不到了,或者似有非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西廂記》)。不同角度的美還可以舉出很多。

對詩歌的鑑賞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青年學生,由於知識尚淺,閱歷不深,審美文化及審美觀還沒有形成,宜先讀那些清新流暢、明晰自然的詩。

詩詞歌賦:詩歌的基本要素及鑑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