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店魚目混珠充「明星」 滴滴外賣爲何自設「九城大限」?

“憑藉開城前紮實的運營籌備工作,滴滴外賣獲得了上萬家南京本地商戶的支持。櫻花食堂訂單量一週時間的銷量高達6000多單,米飯堂兩家單店銷量7天總銷量超過7000單,成為南京外賣界的傳奇。”在南京上線一週後,滴滴外賣對其成果做出如此總結。與此同時,滴滴外賣還在近日宣佈到年底開城九城,然而據36氪報道此前滴滴外賣計劃要在年底開設百城,短時間內口徑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滴滴外賣在南京開城的成績究竟如何?記者就此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魚目混珠 “畫皮”好看實難當

“櫻花食堂”與“米飯堂”是何許人也?按理說,能在滴滴外賣官方作為業績亮點出現的,應該是小有名氣的品牌商戶。但記者瞭解到,當地居民對這兩家店面也知之甚少。

記者多方打聽後,終於在一個老舊小區深處找到了“櫻花食堂”。這家在滴滴外賣作為招牌商家出現的店面,只有不足10平方米,店內只有兩三張桌子可以就餐,與記者想象中的“明星餐廳”相距甚遠。

更令人擔憂的是,店內狹窄凌亂、雜物遍地,生熟食材隨意地堆放在一起,衛生狀況十分惡劣。記者藉故走進廚房,裡面狹窄凌亂,垃圾遍地,周圍不時有蟲子起起落落。

作坊店魚目混珠充“明星” 滴滴外賣為何自設“九城大限”?

而正是這樣一家衛生髒亂差的商家,搖身一變卻成為了滴滴外賣重點宣傳推薦的“明星商家”。

作坊店魚目混珠充“明星” 滴滴外賣為何自設“九城大限”?

另一家“明星商家”米飯堂更是神奇,竟然根本沒有這樣名稱的線下店。記者根據滴滴外賣頁面留下的商家地址尋找到米飯堂土山路店,發現其店內昏暗,進門就可看見兩位師傅在“料理”食品,也不避諱沒有食堂的事實,而且其線下店面並不叫“米飯堂”,而是冠名“藤椒魚館”;而另一家米飯堂中和大廈店,卻叫“HUNGRY PANDA ”(飢餓熊貓),兩個線下店面名稱都不一致。

小作坊當道 滴滴外賣競爭底牌告罄

南京上線已達2個星期,滴滴外賣為何選擇這兩個“作坊式”商家作為“明星商戶”,大肆宣傳?難道滴滴外賣有什麼難言之隱?

記者翻閱了滴滴外賣的訂餐頁面發現,自己平時喜歡吃的菜品在滴滴外賣罕有蹤影,望湘園、必勝客、漢堡王、海底撈等眾多知名餐飲品牌也並沒入駐滴滴外賣。就此,記者電話採訪了某知名連鎖品牌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考慮到目前滴滴外賣的促銷政策,該品牌決定暫不入駐滴滴外賣。

他私下透露,滴滴外賣的優惠活動是品牌商戶所無法接受的,“滴滴外賣在用低價挾持商家”他表示,“定價權是品牌商家不容喪失的。品質與服務決定了高端餐飲的價格,我們可以自己優惠酬賓,但絕不接受平臺壓價!”

他進一步解釋道,滴滴外賣的“大力促銷”吸引了眾多小餐飲商家入駐其中,黃燜雞米飯、沙縣小吃、麻辣燙等小餐飲商家成為滴滴外賣的商家主力,已成為“廉價快餐”的代名詞。“沒有品牌商戶願意趟這個渾水,畢竟在無錫都被冠名‘吃雞平臺’了。”

“品牌從高做低容易,從低做高難。滴滴外賣的策略存在很大問題。”他最後評價道。

鐵三角變“瘸腿三角” 滴滴外賣前路艱難

最近,滴滴外賣官方宣佈,南京送餐總里程數超過176萬公里,相當於繞南京明城牆5萬圈。表面上看,滴滴外賣數據不錯,可仔細算下來,遠不如當初無錫的戰果。一般來說一單送餐的里程平均是3公里,那麼滴滴外賣過去7天每天的訂單量約為8.4萬,僅相當於無錫33.4萬的四分之一。而南京2017年常住人口達到833.5萬人,高於無錫的655.3萬人。

就在前不久,滴滴外賣宣佈在江蘇泰州正式開城,據滴滴外賣方面稱,泰州開城後,可與無錫、南京共同構建江蘇運營體系的鐵三角佈局。表面上,滴滴外賣“連開三城”氣勢如虹,但細究起來,水分很多。

此前,滴滴騎手客戶端顯示,能夠註冊的城市選項為無錫、南京、長沙、福州、濟南、寧波、溫州、成都和廈門,這些被外界所猜測的“再開九城”中並沒有泰州,而且泰州與其它城市而言,顯然不在同一等級。

眾所周知,滴滴外賣開城的慣用手段是“大額補貼”,也就是“燒錢”。在無錫市場,滴滴外賣補貼結束後,訂單量暴跌60%,並沒有盈利前景;而南京開城後,滴滴外賣只能雙線輸血,資金壓力驟然加大。加之難以拓展優質商戶,運營難度也迫使滴滴外賣難以支撐大型城市的拓展。

外賣已成為滴滴不得不持續輸血的業務線。為了配合其擴張戰略,滴滴的資金、運營壓力將會持續增大。粗暴的補貼帶來的不是業務量的暴增,而是塑造了廉價訂餐平臺的形象,培養了用戶和商戶對補貼的依賴,這都無助於其步入經營的正軌。不得不說,滴滴外賣正在陷入“虛假繁榮”中不可自拔,如果不能及時修正策略,想要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困難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