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據史書記載,“成湯伐桀,放於南巢”。在安徽巢湖市亞父村(即頂羽之亞父范增)有一個山崗,據傳因為夏桀被拘禁並葬身而得名放王崗。近三千七百年過去了,夏桀所留下的只有這個傳說和山崗的名字。如今在放王崗還有7座帶高大封土堆的古墓,但均為漢墓。九十年代文物部門在放王崗搶救性地清理發掘了1座漢墓——放王崗一號墓,墓主名字叫呂柯,身份應為大夫一級官員,埋葬年代大約為漢武帝或稍晚的漢昭帝、漢宣帝時期。之後,在放王崗建立了博物館,即現在的巢湖博物館。巢湖博物館雖然建在放王崗,但所展出的漢代玉器以巢湖境內另一處漢代墓葬——北山頭一號墓出土的漢代玉器為多,也更精美。北山頭一號墓從屬於北山頭二號墓,但二號墓因遭到盜掘文物信息含量比較低,無法確定墓主身份,一號墓主到底是誰至今也無法定論,有猜測為《大漢天子》電視劇中那個有才但很狡猾的淮南王劉安之母。北本文分享一組放王崗巢湖博物館收藏的漢代玉器,請欣賞。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玉卮杯正面的高浮雕朱雀銜環踏虎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朱雀銜環踏虎正面細觀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朱雀腳下的老虎頭部細觀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玉卮杯正面的高浮雕朱雀銜環踏虎側觀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玉卮杯正面的高浮雕朱雀銜環踏虎側面細觀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玉卮杯的立熊把手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玉卮杯立熊把手部位的熊頭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玉卮杯底部

上圖為巢湖北山頭一號墓出土的西漢朱雀銜環玉卮,材質為和田玉,圓筒形,平底,三足,高9.8釐米、口徑7.91釐米、底徑7.4釐米、壁厚0.3釐米。一側高浮雕一隻朱雀,頭高出卮口,口銜絞絲活環,雙目微凸,兩耳上翹,兩腿立於高浮雕螭虎的背部,故名朱雀銜環踏虎玉卮。在與之相對的杯身另一側,高浮雕一隻熊,熊身彎曲成環形把手。據考證,這件西漢朱雀銜環踏虎玉卮在國內同類漢代玉卮中屬於精品。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1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2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3

上圖為巢湖北山頭一號墓出土的另一隻西漢玉卮,和田青玉,通高11.2釐米、口徑6.7釐米、底徑6.6釐米、壁厚0.4釐米。卮身為圓筒形,由蓋和器身兩部分組成,以子母口相扣合平底,三足。蓋中央有柿蒂紋,邊緣等距離高浮雕三組漩渦紋。卮身高浮雕一昂首挺胸的朱雀,雀體拱曲形成環形把手。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1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2

上圖為巢湖北山頭一號墓出土的西漢龍鳳紋玉環,和田白玉,直徑9.9釐米、孔徑5.7釐米、厚0.4釐米,兩面紋飾都是運用淺浮雕隱起技法雕刻龍鳳穿雲。一面內外邊緣各飾弦紋一週,內飾龍鳳穿於雲間。另一面在龍鳳之間多雕刻一立獸,側頭、雙臂,四肢發達。玉環兩面的龍鳳均互相纏繞穿於雲間,線條柔和流暢,龍飛鳳舞,栩栩如生。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1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2

上圖為巢湖北山頭一號墓出土的西漢蟠虺紋玉瑗,和田白玉,陰刻蟠虺紋,玉瑗肉部略鼓,陰刻線婉轉流暢。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1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2

上圖為巢湖放王崗一號墓出土的西漢雙線鱗紋龍形玉佩。和田玉青白玉,龍的首尾相接而呈不規則環形,直徑4.7釐米,中部孔徑也不規則,內徑約2.4釐米,體扁平,厚0.5釐米。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1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2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3

上圖為巢湖放王崗一號墓出土的西漢虎紋雞心佩,和田玉青白玉,長4.8釐米、厚0.5釐米。玉佩兩側對稱透雕虎紋,有別於常見的龍、鳳、螭紋,比較罕見。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1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2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3

上圖為巢湖北山頭一號墓出土的西漢螭虎紋玉帶鉤,長14.6、寬3.5、厚0.9釐米,和田玉青玉。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1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2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3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4

上圖為巢湖北山頭一號墓出土的西漢雙龍首玉帶鉤,和田青玉。

夏桀葬身之處的精美漢代玉器

上圖為巢湖北山頭一號墓出土的西漢玉粉盒,直壁,由蓋和身兩部分組成,高4.4、直徑11.1釐米,盒身口沿鑲一圈銅箍為子母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