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提出“道”論之前,哪些古代典籍曾闡釋過“道”?

羅素《西方哲學史》:“要了解一個時代或一個民族,我們必須瞭解它的哲學;要了解它的哲學,我們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自己就是哲學家。”

什麼是“道”?毋庸置疑,“道”在老子哲學產生之前就已經被廣泛使用。這可以在老子之前的古代典籍《詩經》、《尚書》中發現不少這樣的凡例。

在老子提出“道”論之前,哪些古代典籍曾闡釋過“道”?

1、《詩經》之道論

《詩經》是最早對“道”進行抽象使用的經典文本。據統計,《詩經》中“道”字共有 28 處。從歸類來說,其“道”之涵義比較簡單,其中道路之義最多,如“道之雲遠,曷雲能來?”“行道遲遲,中心有違。”“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四牡騑騑,周道倭遲。”

實際上,這些“道”字的使用都有雙關意義,是先民運用“比興”的文學手法,借道路的迂迴遙遠來比喻不合理的社會現實和自己遭受的苦難,以表達內心的悲傷之情。

其次,是言說之義,如“牆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醜也。牆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牆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在老子提出“道”論之前,哪些古代典籍曾闡釋過“道”?

有的學者認為,這是我們看到的最早將言、道、詳、讀聯帶使用的文字,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句話可以成為《道德經》第 1 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資源。

PS:到目前為止,甲骨文中還沒有發現道字。由於甲骨文並沒有全部破譯,所以我們現在還不能說甲骨文中沒有道字。金文中已確認有道字,而且不止一處。西周時的銅器上的銘文有道字,《貉子卣》上的道字,由行與首兩個部件組成。《散盤》上的道字,由行、首、止三個部件組成。春秋戰國時的器物銘文上也有道字,見於《曾伯簠》、《侯馬盟書》等。這兩處金文道字的形體看上去與西周的相似,大概就是從西周金文道字沿襲下來的。金文中的道字,一般是道路的意思。

在老子提出“道”論之前,哪些古代典籍曾闡釋過“道”?

2、《尚書》之道論

《尚書》作為商周文獻史料的彙編,對“道”字的使用次數達 36 處之多。從其使用來說,其涵義明顯增加,抽象程度有很大提高,與其它詞合成使用的頻率增多。

其涵義之特點如下:

第一,在宗教神學意義使用“天道”,這主要體現在殷商時期。如在《尚書·商書》所載“欽崇天道,永保天命”,說命總百官對商王進言:“嗚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不惟逸豫,惟以亂民。”都體現了殷商時期自然宗教意義上的神學世界觀,這說明殷商時期“天道”“天命”之義並不包含倫理內容在其中,他們總體上還不能達到倫理宗教的水平。

在老子提出“道”論之前,哪些古代典籍曾闡釋過“道”?

第二,在道德規範意義上使用“道”、“王道”或“天道”。《尚書》益對大禹的讚譽以及大禹會師對“有苗”討伐之誓言都是從道德規範意義上使用的,“滿招損,謙受益”即是一種積極的道德規範的體現,指責“有苗”之“反道敗德”是從反面說明道德失範的惡果。同時號召大家做事要像周王朝的國道那樣,正直坦蕩,像周王那樣不偏不私,摒棄個人好惡。

第三,在道德秩序意義上使用“天道”、“有道”與“無道”。商湯討伐夏桀時指明“天道福善禍淫”,周武王斥責商紂王“無道”,周王所說“以蕩陵德,實悖天道”都是從道德秩序上來說的。夏桀、商紂王之所以受到譴責,是因為他們都“實悖天道”,即違背了上天給定的道德秩序。面對“無道”的夏桀、商紂,商湯、周王只不過是代天行道。值得注意的是,商湯討伐夏桀以“天道福善禍淫”為旨,還存有一種自然宗教神學的傾向,因為這種文化觀念的發展是一種非常緩慢的過程,並非像王朝的更替那樣界限清晰。

在老子提出“道”論之前,哪些古代典籍曾闡釋過“道”?

第四,“道心”與“人心”相提並論。《尚書·虞書》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著名的“十六個字心傳”,據說它源於堯舜禹禪讓的故事。所謂“人心惟危”是說人生面臨著種種誘惑和危難,正如老子所說“體道”之士“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第 15 章)所謂“道心”即天地自然之心,“道心惟微”是指天地自然之心之微妙,這與老子所說的“體道”之士以心觀心,道體“玄而又玄,眾妙之門”有異曲同工之妙。

現代學者張舜徽認為“鄭氏惟善體古人辭言之情,故此釋最為精諦。今援斯例以說人心道心,則二心字自為動字而非靜字明矣。所謂人心者,言用心於人也,亦即其德在表之意。所謂道心者,言用心於道也,亦即其德在內之意。”

歸而言之,“道心”之謂使“道”之抽象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與《詩經》相比,《尚書》道論脫離了日常生活意義上的“道”,其所說之道不僅包含自然神學意義之道,而且伸展到了涵蓋是非善惡的道德規範和道德秩序意義,並且以“道心”概念使“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抽象水平,因此無論是“道”之涵義的層次,還是“道”之抽象程度都邁出了關鍵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